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 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下养朱……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朱植安排人撤去酒席,又奉上了虎丘茗茶,直让朱桂、朱?D、朱权三人摇头感叹。

    “我听闻虎丘茶极少,没想到十五弟这里竟可品尝得到。”

    朱桂用茶盖碰了碰茶杯,看着偏白的茶汤,轻轻闻了闻,有如豆花香气,淡雅入心

    “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此物信灵味,本出自仙源。”朱权对于茶道颇有造诣,审视着茶汤,讲述道:“这是唐代苏州刺史韦应物所作的《喜武丘园中茶生》,此物,便是这虎丘茶。”

    朱植呵呵笑道:“不错,历来苏州人只知碧螺春,鲜有知虎丘。殊不知,这虎丘茶,也是妙不可言。”

    “我听闻某本书中,有如此言论:虎丘茶,最号精绝,为天下冠。呵呵,虽只是一家之言,但今日一品,也不无道理。”

    朱权欣赏着黛色茶叶在水中舒展,眼神中满是享受。

    名茶,产于天者成于人。

    唐代名茶几乎都是贡茶,且以蜀中为主要产茶区,直至宋代,江、浙、闽产茶区地位提升,才超越了巴蜀茶区。

    唐宋时期的茶,多为饼茶。

    若是翻看典籍,你会发现,他们喝茶不是用“杯”作为单位,而是用“碗”、“瓯”、“盏”,在喝茶之前,需要“焙”、“碾”等工序。

    说白点,那时候的茶,多数制作为饼状。

    今天想要“煮茶”或“煎茶”了,先把茶饼拿出来,放火上炙烤,晾凉以后,弄一部分茶饼,然后研磨成茶末,之后放在煮茶器中煮饮。

    哦,对了,别忘记放盐,这是不能少的,还有葱、姜,记得加……

    如果比较个性,还可以放点枣、橘皮、茱萸、薄荷等。

    唐宋嘛,不是个性解放,便是文人为王,随你怎么搞私人订制,别管别人是不是要吐了,自己喝得舒服就行。

    散茶是在宋代逐渐兴起的,被称为“草茶”,难登大雅之堂。

    说起来诸位能喝上散茶,还得感谢朱元璋。

    朱元璋不喜欢茶饼,制造麻烦不说,喝个茶也那么麻烦,烧来烤去,加这个加那个,还给弄成细末,制,亲王每年一万石,郡王每年二千石,镇国将军每年一千石,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则逐级递减二百石,辅国中尉、奉国中尉逐级递减一百石。”

    “公主及驸马每年二千石,郡主及其仪宾每年八百石,县主、郡君及其仪宾逐级递减二百石,县君、乡君及其仪宾逐级递减一百石。”

    朱桂有些沉不住气,敲了敲桌子,问道:“我等皇室之人,如何不清楚这些?这与那天下养朱有何关系?”

    朱植看向朱桂,苦涩一笑,道:“十三哥,我等富贵荣华,安享太平,也想儿孙满堂,福泽万年。我们这一代人丁尚少,可又会有多少儿女?到了孙辈、曾孙、玄孙,又有多少儿女?”

    “这个……”

    朱桂紧锁眉头。

    朱?D、朱权也深吸了一口气,谁都不曾想那么久远。

    朱植目光肃然地看着三人,道:“皇上为我与珉王推演过,一百年后,我朝宗室人数将达八千余人,一百五十年后,近两万人,两百年后,便达到了惊人的十五万人!”

    “十五万人,以最低二百石来论说,便是三千万石!我朝往年税赋所得,也不过三千多万石。如此耗费,全天下的粮食,都用在皇室宗亲身上,如何不是天下养朱?”

    “到那时,纵是压减,每年至少也需八九百万石供养宗室,以山西、河南两地所有产出,犹然不够!十三哥、十四哥、十七弟,你们说,这还不算天下养朱吗?”

    朱桂、朱?D、朱权惊骇不已,谁能想到,眼下不过几十个皇室宗亲,到了两百年后,竟可以繁衍至十几万

    不过仔细想想也是,就说老爹朱元璋,二十六个儿子,十六个女儿,加上女婿,这便是五十八个了。

    从一到五十八,是如此的简单。

    那从五十八这一代繁衍下去,又有多少个五十八?

    就算是这些人没朱元璋龙精虎猛,一个人三个儿子,两个女儿总还是要有的吧?

    到时候皇室宗亲数量便翻了五倍……

    迭代下去,十几万子孙,想想都感觉恐怖!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