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 第一百八十七章 最高规格赈灾使团(三更)

第一百八十七章 最高规格赈灾使团(三更)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定远县衙,恢弘大气,威武不凡。

    三堂内,知县吴才茂正欣赏着手中的银锭,突然之间门被敲响,吴才茂不由怒斥:“本堂尊说过,下衙时辰莫要打扰,怎么回事?”

    “堂尊,怀远难民向定远城跑来了。”

    “什么?”

    吴才茂抖了抖八字胡,推开门,看着县丞周忠、主簿谢刚,皱眉道:“派人给我打走他们,不准他们进入定远城!一群叫花子,来我们这里,准没好事。”

    县丞周忠擦了擦额头上的汗,道:“堂尊,使不得啊。”

    “如何使不得?”

    吴才茂瞪威严道。

    “这些是怀远暴民……万一惹怒了他们,我们府衙这点人手,恐怕拦不住啊……”

    周忠郁闷地说道。

    吴才茂不屑地说道:“他们还敢冲击我定远县衙不成?罢了,不过是一群泥腿子,把他们安置到城西,记住了,不准放一人入城!”

    “那粮食该怎么办?”

    主簿谢刚不安地看着吴才茂。

    吴才茂眼神一亮,道:“这倒是个机会,仓库里不是还有粮食吗?掺和点沙子,施舍给他们,饿不死就行,等熬过这几日,水退了他们还是要回怀远的。”

    “若是如此的话,呵呵……”

    谢刚脸上堆满了笑意。

    “是啊,他们来了,倒帮了我们一个忙。去吧,如何赈灾,不需要本尊教给你们吧?”

    吴才茂不耐烦地推开两人,返回屋里。

    县丞周忠、主簿谢刚两人对视了一眼,带了二十个衙役,到了城西。

    怀远发大水,死了很多人,连知县都被这群泥腿子给打死了,周忠、谢刚不认识怀远知县,也无意去见一见那位仁兄,所以多带了几个人手。

    不过看到难民时,周忠与谢刚还是吃了一惊。

    这群人浑似游魂野鬼,衣服破破烂烂,一脸的泥垢,头上挂着泥巴不说,还夹杂着一些树叶子,树枝,还有一些人连鞋子都没有,赤脚走着,最让人悚然的是,明明近三百人,可安静的像是鬼蜮。

    “主簿大人,怎么那么?人?”

    衙役侯兵有些胆怯地问道。

    谢刚白了一眼侯兵,上前喊道:“你们听着,我身后是定远城,知县大人心怀仁慈,特意拿出粮食,命我等赈济,现在你们先寻一地休息,粥好了,就喊你们。”

    李老三吞咽了下口水,似乎缓过来一口气,低头看了一眼怀中睡着的女婴,眼神中满是忧伤。

    数日前,自己去城中救人,看到了水中飘着一个木盆,里面便是这可怜的女婴。

    她的父母还在不在,已经没人知道了。

    “李九,安排大家在城外歇息吧,找几个能动弹的,看看能不能搭个草屋或帐篷,给妇孺住下。”

    李老三瘫坐在一棵树旁,将女婴小心地放在地上,抬头看着午后的阳光,这一刻,似乎身体有了温度。

    李九答应一声,安排着大家在城外树林中暂且休息,然后带十几个人,围着一些树,在人头高的位置拉了绳子,将有些发霉的破被子与单子绑了起来,罩住一小片区域,有人捡了枯草、树叶,堆在地上,权当是地铺了。

    “老班头,我家娃咳得厉害,能不能去城里找个大夫看看。”

    一个妇人牵着七八岁的男孩,对李老三问道。

    李老三靠着树干,喘了几口气,道:“都有谁病了伤了的,让他们一起过来,我带他们入城。”

    妇人连忙谢过,将孩子丢在一旁,便据,反驳官员见解之后,再发怒指责官员不尽心尽力。

    可自凤阳府发出那份要命的文书之后,大明王朝便创造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存在:

    夜朝!

    历来朝廷只有早朝,最多有皇上勤快,开个午朝,从未有谁开晚朝的,但朱允?刹唤隹?耍?箍?艘徽?梗

    无论是什么官员,该上朝的一个都跑不掉。

    喝醉迷糊不醒的,马上催吐。

    逛青楼的,立即推开姑娘。

    床上原地运动的,赶紧换个跑步项目。

    总而言之,无论在哪里,在干什么,一律入宫。

    如此规模的晚朝会,震惊了整个京师,更让所有人震惊的还是朱允?傻奶咸炫?稹

    凤阳怀远决堤,算是天灾所致,可天灾之下的人祸,才是最令人愤怒的,尤其是怀远知县的所作所为,不仅不事救灾赈灾,还霸占着上山要道,任凭百姓淹死

    朱允?刹唤龇⒘嘶穑?沟谝淮味?昧送⒄龋?虿辛擞?防钌??还?馕挥?飞硖逡膊徽Φ危?姑坏降乩尉退懒恕

    一场廷杖,打得所有官员都没了睡意。

    御史李森是死有余辜,因为在怀远决堤半个月前,李森才从怀远回到京师,甚至还在奏疏中称赞怀远知县深得民心,爱民如子。

    朱允?扇衔??喊瞬派畹妹裥模??袢缱樱?峁??懒恕<热徽庋??钌?灿Ω檬巧畹妹裥模??袢缱拥模?凰涝趺炊缘闷鹫獍烁鲎郑

    一个小小知县,祸害地方不说,竟然连御史都被收买了!

    若是李森如实奏报,那魏八才应该在决堤之前便被撤掉了,哪里还会有如此人间惨剧?

    怒不可遏的朱允?桑?唤龃蛄死钌??菇??聘?轮小⒍讲煸骸⒗舨俊⒛诟蟀じ鲅盗艘槐椋?踔亮?淮畋叩陌踩?种富邮芬脖焕?搅顺?弥?希?盗艘欢伲?碛墒敲患嗖斓轿弧

    骂完之后,朱允?杀愦蛩闱鬃郧巴?吃蛾庠郑?峁?话俟偎浪廊白瑁?詈蠡故窃诮忡啤⒁?阈⒌热说那坷??拢?黄韧巳谩

    但朱允?傻呐?鹬?螅?缘胤降牟恍湃沃?兀?踩盟?腥艘馐兜剑?虻サ嘏筛龌Р抗僭被蛘腋鲂腥巳ノ课剩??疚薹ㄈ没噬舷??

    所以,才有了内阁大臣育新、户部尚书黄子澄、督察院左都御史景清、礼部侍郎毛泰亨、兵部郎中古朴、安全局指挥同知雄武成、行人司行人严许伯等数十人的最高规格赈灾使团。

    景清指了指定远城门,道:“这定远城可谓是名地,前宋有个名为包拯的,便在这里做过知县,想来这定远知县吴才茂,也应该沾染了点青天之气吧?选在这里赈灾,是不错的地方。”

    “在往年吏部考功时,吴才茂只算中平,虽无建树,应还算是一名好官。”

    毛泰亨记忆不凡,说道。

    安全局指挥同知雄武成皱了皱眉,这些文人说话总喜欢规避。

    对于大明而言,这定远城最出名的,可不是什么包拯,而是开国第一功臣李善长,消灭北元的蓝玉!

    这是他们的家乡。

    不过,他们都死了。

    若是以景清的话来看,这个吴茂才是不是沾染了李善长、蓝玉的浑浊气,离死也不远了?

    “大人,怀远难民已至城西,并没有入城。”

    一匹马飞奔而至,高声通报。

    育新脸色一寒,阴沉道:“为何没有入城安置?难民一路辛劳,老弱必有病伤,不入城安置,就在城外,如何能将养得过来?走,我们去城西!”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