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 第二百七十五章 新式炉子,百姓口碑

第二百七十五章 新式炉子,百姓口碑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商人是讲诚信的。

    满者伯夷国王维卡拉玛瓦哈纳亲眼看到了被俘军士的归来,满意地对沈一元说道:“你是满者伯夷的朋友,可以回去告诉大明将官,只要旧港宣慰司不进犯满者伯夷,满者伯夷便不会出兵旧港。”

    沈一元清楚,促成这一交易的并非是自己的口舌,而是大明的强大。

    东汉时,班超敢带三十六人斩杀北匈奴使臣,收服鄯善国,所依靠的绝非是班超手下的三十六人,而是东汉的强大。

    唯有国强,别人才可能坐下来听你的声音,思考你所说的话。

    “尊敬的国王,话我一定会带到,只是在下还有一个不情之请。”

    沈一元恭谨地说道。

    维卡拉玛瓦哈纳看了看吃水很深的商船,想起皇宫里的几件精美陶瓷,不由笑道:“若是商事,准了

    沈一元谢过维卡拉玛瓦哈纳,招呼商船上的伙计们搬出货物,三佛齐地方不大,货物不多,交易来交易去,也交易不了多少货物,可满者伯夷的国土便大多了,物产更是丰富。

    旧港宣慰司衙署。

    梁道明严肃地取下随身佩剑,交给了施进卿,道:“这一次战争耗去了我最后的生机,我已经没多少日子了,旧港宣慰司交付你来管理,切记,这里是大明的领土,你是大明的子民。”

    施进卿接剑,紧握在手中,看着梁道明,叹道:“真的要回去吗?”

    梁道明微微点了点头,说道:“落叶归根,是时候回家了。”

    施进卿有些悲伤,眼前的梁道明虽只有六十余,却已走过无数沧桑,最近的战争,给了他极大的创伤、痛苦与折磨,虽夺回了这片土地,但也燃尽了他几乎所有的生命。

    当两人走出房间,走到大殿时,梁道明对郑和道:“日后旧港宣慰司,便交给施进卿来管吧,我已想好了,跟随大明的船队返回故土。”

    郑和欣然道:“若皇上得知此消息,定会开怀,说不定还会见一见梁公。”

    梁道明露出了憧憬的目光,说道:“我也想去见一见大明皇帝,若在我有生之年,还能看到大明重开大海,便是死也无憾了。”

    郑和走向梁道明,肩并肩地说道:“海禁之策,还需梁公亲自问询皇上,我能说的是,皇上极为重视旧港宣慰司,或许在不久的未来,这里会成为大明的重地。”

    梁道明嘴角浮出了一抹笑意,道:“若真如此,海禁必开。”

    一个远离大明的“孤岛”想要成为大明重地,离不开军人,也离不开商人。

    “我们什么回家?”

    梁道明问道。

    郑和指了指大海的方向,说道:“等商人售卖完货物,我们便回家。”

    大明,京师。

    寒风终于吹到了京师,温度骤降。

    一车车煤炭拉至六部衙署,可纵是点了火盆、火炉,衙署之内依旧显得冰冷。

    户部尚书黄子澄坐在小炉旁,拿着一份奏报仔细看着,对一旁的卓敬说道:“开封府调拨粮食的明细,可都在这里了真是假?”

    黄子澄拿不准神机营的未来,问道。

    郑赐严肃地保证道:“一旦二炮局研制出新式火铳、火炮,其在三大营中战力必然居首,只是眼下研制出了一些问题,需要购置更多的材料。”

    黄子澄看了看二十万两的字迹,咬牙道:“最多十万两,多一文都没有。”

    郑赐为难地说道:“黄大人,十万两可不够啊。”

    黄子澄推开郑赐,不想理会。

    作为户部尚书,他如何不知道火铳、火炮的造价,以火炮来论,兵仗局的一门火炮,造价在一两至三两之间,十万两足够买多少火炮的了

    郑赐也很郁闷,生产成熟的火炮自然成本低,可研制新型火铳、火炮成本当然高了,最多的时候,一天毁了二十多门炮,工部也不容易啊……

    朱允?纱?忡啤⒒谱映巍⑵胩?⒘纷幽?纫桓扇耍?叫谐隽送?妹拧

    “工部营造居所,并不能御寒吧?”

    朱允?晌实馈

    郑赐连忙说道:“皇上,时日给得太短,加之灾民是短暂停留,待春日便会返乡重建,故此居所营造,以大通铺为主,只能挡风遮雪,并无多少御寒围挡。”

    “那灾民度冬,可有应对?”

    朱允?煽聪蚧谱映巍

    黄子澄肃然道:“过冬衣物已筹备妥当,大致已无问题,加之百姓手中有些存余,纵天寒加剧,穿着、睡眠保暖应是无忧。”

    一行人边说边走,已至了扇骨台。

    敲开一家房门,门打开,一个十一二岁,穿着单薄的少年打量着陌生的客人,一股热气扑出门外,让门口的解缙等人惊讶不已。

    “谁啊?”

    “奶奶,是官爷。”

    “官爷?”

    一个老奶奶拄着拐杖走了过来,朱允?勺呷敕考洌?溃骸袄先思遥????粒?颐抢纯纯茨忝枪??捎欣?眩俊

    老奶奶听闻如此,顿时笑了,道:“官家,过冬没困难,暖和的很。”

    随行官员惊奇不已,解缙打量着房间,见在墙一侧有一大炉子,而在炉子一旁,连接着一排铁质的管子,上前摸了下,铁管竟热得有些发烫。

    “老人家,这是?”

    解缙清楚,这房间温暖如春,必与此物有关。

    老奶奶到了管壁旁,用拐杖指了指火炉,笑道:“这是一炉暖春坊送来的宝贝,即可燃煤热水,也可暖室如春,端得是一件好物件。你们是官家,应该给一炉暖春坊嘉奖才是。”

    “为何要嘉奖?”

    黄子澄皱眉道。

    老奶奶笑道:“这位官家,这火炉与铁壁必有心血耗费吧,听闻这一套在外面,要三五两银子呢,可这一炉暖春坊,硬是给灾民中有六旬以上老人,十岁以下孩童的家庭送了来,分文不取。”

    “商人会如此好心?”

    齐泰不解地问道。

    老奶奶叹了一口气,道:“好心不好心,那需要怎么看了。这炉子虽好,可煤炭也不便宜,一日两煤,一煤十文,总还是有些花销的,但老身畏寒,有了这宝贝,多少可以熬过今年去。”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