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 第三百八十五章 无边寺,白塔问心

第三百八十五章 无边寺,白塔问心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太谷县,常家宗祠。

    常千里一脸肃穆,看着跪在堂下的常百业,嘴角带着欣慰的笑意。

    两厢站着常家族中有威望、辈分高的老人与中年人。在堂外,则是常家十六位掌柜、账房伙计与族人。

    而在常千里身后,则是常家先祖牌位,最上面的牌位之上,赫然刻写着“常惠”二字,而这个名字意味着是太谷常家有着悠长的历史,其族谱竟可以追溯到汉朝时期。

    常惠在历史上留下过名字,不过他这个小人物往往被后人所忽视,而是记住了与他一起的另外一个人:

    苏武。

    苏武牧羊北海的事迹广传后世,可与苏武一起被拘困匈奴十余年的常惠却罕有人提起小说

    常惠后被封长罗侯,也正是从此人开始,山西常家才成为了显赫望族。

    历史风沙淘去了无数英雄,一千多年的岁月里,常家到底经历过多少的波折变化,没有人能说得清楚。但常千里这一脉,已完全褪去了“官”的影子,成为了纯正的商人。

    常百业抬起头,目光炯炯地盯着最高的牌位,暗想:只经商是成不了名门望族的,没有官的背景,富户永远只是富户。

    一旁老人拿着秤杆与秤砣交给了常千里,然后将装有五谷、布匹的篮子放在常百业面前。

    常千里接过秤砣、秤杆,走向常百业,肃然道:“你的能力得到了宗族认可,今日升你为常家大管事,统揽常家大小生意事,然你需握好这杆十六金星称!”

    “北斗七星主亡,南斗六星主生,福、禄、寿即是你与常家之福、禄、寿。为商买卖,若少一两,则损你与常家之福,少二两则伤你与常家之禄,少三两则折你与常家之寿。少半斤,则你与常家生机不再,他日必亡!谨记于心,不可忘之一刻!”

    常百业感觉肩膀有些沉重,自己将要扛起的,是常家的未来!

    自己真的可以扛得住吗?

    常百业握着拳头,脑海中闪过这些年来的打拼,没有日夜的忙碌,自伙计搬运货物,到账房统算,再到掌柜东北西走,协调关系,再至出关漠北,见识了沙漠的荒凉,草原的辽阔,北元骑兵的锐利,又转京师,见过最繁华的城市,见过天下最权贵的人。

    自己经历过了许多许多,一路成长,也曾黯然流泪,也曾遭遇痛苦与折磨,可我不是都走过来了吗?

    什么苦难,什么痛苦,什么困难,我都踏过来了。

    一步一个脚印,我常百业终成了常家最出色的商人,既然我生活在这个时代,那就由我带常家走上辉煌吧。

    常百业松开手,目光坚定地接过秤杆,瞥了一眼篮子里的货物,五谷是粮食,是生存之本,布匹是衣,是生活之本,这些都是无数商人的起点。

    拿起秤砣,常百业用手微微提了提篮子,然后放在地上,秤砣移动到一定标度后,便挂起篮子,称量起来。

    秤砣一端微弱上扬,整个秤杆十分稳定。

    “买卖公平!”

    常百业喊道。

    这一手,赢得满堂喝彩。

    微微上扬,意味着但凡在这里上香许愿、还愿的,寺里的人多有了解,无论他是百姓还是一些大族。

    可打探的结果让常远有些吃惊,连忙找到“尾随痴汉”常百业,禀告道:“少爷,打探清楚了,这位小娘子乃是外地之人,并非太谷县之人。但她此番来,供奉了不少香礼,非是寻常百姓人家。”

    常百业有些着急,这要是外地人路过太谷,那说不得分开之后再也找寻不见,那自己后半生的幸福可就没了……

    那女子到了鱼池边,鱼池为六角形,池中有鱼儿嬉戏,微波涟漪,别有风趣。而在鱼池已北,便是白塔了。

    白塔,怕是她最后的风景吧?

    不知不觉,常百业竟跟到了白塔。

    白塔底面为八角,设计为七层楼阁,高十三丈,每一层都有出檐和平座。

    一层,接一层,再上一层……

    常百业终上了顶层,站在这里鸟瞰,可以将整个太谷县尽收眼里,还有十余里的风光。

    不能再等。

    常百业不甘心错过,咬了咬牙,走向看风景的女子,恭恭敬敬地施礼道:“这位姑娘,在下太谷常家常百业,不知可否有幸为姑娘导览太谷风光?”

    女子羞涩地退后一步,打量了下常百业,一旁侍女如防备豺狼般,半个身子护在了女子身前。

    “那就烦请常公子了。”

    女子低声说道。

    侍女听闻顿时着急,道:“小姐,老爷吩咐过……”

    女子示意侍女不要讲话,站在栏杆旁,看着太谷县城,道:“听闻太谷县是香山居士白居易的祖籍之地,不知这里,居易还是居难?”

    常百业听着轻灵动听的声音,心神荡漾,又听对方竟知晓白居易祖籍,不由打起精神,从容道:“大唐诗魔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香山居士祖籍确实是太谷,不过在他那一代,已迁至河南新郑。即便是沾光,也只能是祖上的光,冠在太谷,多少有些不太妥当。”

    “至于太谷居易还是居难,这倒难以回答。山西之大,矿产之丰,独不丰太谷,这里百姓多居之不易。然困于土地,所取有限。若从商取利,用心经营,居之也不甚难

    女子听闻之后,眉眼含笑,低声道:“可从商游走不定,少不了披星戴月,分离之苦,天伦团聚岂不是少之甚少。居之不难,又有何欢?”

    常百业有些惊讶,女子的问题直指本心。

    大明嫌弃商人,鄙视商人,一个原因就是商人重利轻别离,没有办法在父母身边尽孝道,也没有办法照顾好兄弟姐妹。

    居之不难,又有何欢?!

    取得万千利,却失去了父母与家人,那又有什么快乐可言?

    常百业看着远处的风光,突然笑出声来,回道:“登高不易,可人总喜欢站在高处,喜欢俯视这一片山山水水。姑娘不也如此吗?”

    PS:

    古代秤是十六两秤,又名十六金星称,其中包含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加福、禄、寿三星。

    有个成语名为半斤八两,意味着彼此相当,就是以十六两秤为准,八两即是半斤。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