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 第六百八十四章 洪江,晋商VS徽商

第六百八十四章 洪江,晋商VS徽商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常百业带商人买下了安南财富,而沈一元只是买下了洪江的主要地段。

    为什么是洪江?

    润娘一开始很是不理解,可仔细看过舆图,又亲自到了洪江,才发现这里确实是商人,确切地说,是去安南的商人无法避开的要地。

    洪江坐落在沅水、竹舟江(巫水)汇合处。

    竹舟江发源于城步,全长四百余里,由南向北注入沅水。沅水为长江支流,出贵州,于湖广岳州(岳阳)入洞庭湖,自岳州向东,便是武昌、九江、安庆,过了安庆,不远就是大明京师南京!

    可以说占据了洪江,坐着船一路沿江而下,睡几天几夜就能到京师了。

    对常百业等无数商人而言,最重要的是竹舟江。

    竹舟江起点是城步,城步在湖广南部,紧挨着广西,向南二百里就是广西府治之地的桂林,到南宁直线距离也不过八九百里。

    常百业等人在安南扛着木头,拖着锅碗瓢盆,腰里别着一大袋子香料,这些玩意如果走陆路的话,到京师至少也得三个月,沿途还得担心会不会被土司给土一下,可如果选择走水路,则可以节省一半多的时间。

    再说了,那么多宝贝,也不是一天两天能运出广西的,总需要找个中转站与仓库,回头继续去拉货,而中转中转,就需要一个位置可以转出去货物,广西只有仓库,没有可以支持商人中转的城小说

    而洪江,就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城步有渡口,只要有船,就可以经过竹舟江将货物放在洪江,伙计继续回城步入桂林也好,从洪江修整,准备回京师也好,都需要停留在洪江。

    润娘看着轻松的沈一元,笑着问:“你就不担心常百业等人扫掠安南之后,洪江会失去用处。到时候我们收不起来租金,可就麻烦了。”

    沈一元笑了,自信地说:“绝对不会。”

    乳娘不解,追问:“为何?”

    沈一元指了指西南方向,道:“洪江周围虽然穷困,但这周围有着大量的木材、白蜡、桐油物资,比如湖广、贵州、川蜀的楠木。虽然说金丝楠木是皇族专用,我们也可以拉动京师,卖给工部,毕竟皇上早晚也需要建宫殿,造椅子。”

    “金丝楠木什么价就不说了,毕竟工部压着咱也不好说什么。但香楠木、水楠木完全可以拿去,香楠木木微紫而带清香,纹理也很美观,多少僧道都喜欢,水楠木更是制作寻常家具的好木料。眼下京师也好,江北也好,不少官员与富绅都渴望添置家具,不愁卖。”

    润娘连连点头,楠、樟、梓、?共⒊莆?拇竺?荆??居质敲?局?祝?坏览砺舨怀鋈ァ

    沈一元继续说:“湖广、广西、贵州、云南、川蜀一部,这一片区域很是大,但是像样的商城却没有几个,甚至连云南的昆明出城不远就是杂草丛林,商人没一个固定的栖息、汇聚之地,而洪江完全可以成为一个汇聚中心。”

    廖掌柜笑呵呵地听着,这周围发展那么多年,依旧穷困的很,似乎一直都在原地踏步这次怕是运不完啊。”

    对这种事,常百业也没有办法。

    晋商买下安南,在张?看来就是胡作非为,虽然晋商拿出了契约,可常百业等人忘记了,张?文书功底很强,硬生生从契约中找出了漏洞:

    时间。

    没错,晋商与张辅、铁铉等人签契约的时候,没说明具体的时间,鬼知道张辅能这么快结束战斗,当时只规定了城池里的战利品(非王室)都是商人,没说打下城池到搬走战利品的时间是多久。

    一开始商人们是打算早点搬走,早点回家的,可计划赶不上变化,安南国成了交趾郡,自家的地盘了,还有什么好商量的,慢慢收敛,慢慢找宝贝,慢慢运输……

    结果张?来了一段时间,看着商人没完没了地跑来跑去,终于发火了,于是下达了最后通牒,商人必须在三月二日之前搬完货物,日后再来必须交易,谁再敢擅自搬东西,把腿打断。二日之前没离开大明的货物,归交趾都司所有。

    这也就意味着张?要打劫商人了,而这也就意味着商人必须有足够的人员中转货物,存储货物,转运货物,而最好的地方,还是洪江……

    张?这样做也是有道理的,安南国都没有了,这里是交趾郡,里面的建筑也好,矿产也好,就是一根木头,那也是大明的,商人搬了那么久也该消停了,说好的是一锤子买卖,你们咋就锤一直敲,一直搬?

    全都搬完了,交趾需要多少年才能恢复过来,商人应该懂得适可而止。

    常百业和张?说不通的,当初契约是和张辅、铁铉签的,这两个家伙现在估计已经到江西了,追上去把他们拉过来解释解释估计是不太可能了,现在交趾郡说话算数的是张?,他发话,得听小说

    “让伙计辛苦一些,暂时将货物存放在凭祥等地吧,晚几日再运到城步,前往洪江。”

    常百业无奈。

    渠宝点头,已经没其他法子了,其他商人也是如此做的。

    “爱州港正在营造,渠叔,我们晋商要不要入南洋?”

    常百业思虑再三,问道。

    渠宝呵呵笑了笑,摆手:“这件事可不能问我,若不是你这番动作太大,我连岭南都不会过,这一辈子,咱就在北面生活了。”

    “渠叔经验丰富,给侄儿一些建议也好。”

    常百业请教。

    渠宝见常百业没有开玩笑,便收敛了笑意,严肃地说:“我们虽然是晋商,但你也要清楚一点,商人是家乡,但商业没有家乡,商人要做的,是行商天下,至于是北面的草原与瀚海,还是南洋的波涛巨岛,商人只贩卖货物,利在,则可往。”

    常百业深吸了一口气,看得出来渠宝是支持晋商下南洋的。

    也好,郑和两下南洋,朝廷又设置市舶司,航海贸易已经开始了,既然如此,晋商没有道理固执地留在大地上。

    ps:

    洪江部分资料来自于读者莫兔子精的萝卜,感谢。感谢艾奇逊提供的郑和、美洲等资料,十分珍贵。大家有想法的可以多留言,也可以加我讨论。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