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哈利波特之晨光 > 第一百八十八章 花之争(三十)

第一百八十八章 花之争(三十)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努尔哈赤创立“八旗”制度之初只有黄、白、蓝、红四种颜色的旗帜,后增设四种镶边的旗,分别为XHQ、镶白旗、镶蓝旗、镶红旗。在多尔衮之前正白旗不是“上三旗”,皇太极亲领的是正黄旗、XHQ和

    正黄旗虽然是皇族,但旗民大多数是包衣,地位远不如XHQ,瓜尔佳氏鳌拜便是XHQ人。

    不论是福临还是弘历,都是年幼登基,实权其实都掌握在辅政大臣的手里。顺治元年颁布的剃发令实际上是摄政王多尔衮下令的,当时清廷刚入关不久,考虑到时机未到,执行了一段时间后就暂停了。

    到了第二年,多尔衮再次下令,京城内限十日,直隶几各省地方以发文到日亦限十日,全部剃发。

    在剃发令颁布的同时还有易服令,实在不愿意遵守这个法令的人遁入空门,比如当道士,他们留有发髻,又或者当和尚,头发全剃了,总比留着“金钱鼠尾”好看。

    叫魂案中,弘历担心的是僧道中藏有谋反的人,尼克所收到的纸条上写的是“满族人投机取巧,占我中原,此仇不报,愧对列祖列宗”。

    在传教过程中,利玛窦发现了中国人祭祀孔子和祭祖的习俗,他活着的时候只要不违反教义,不掺入气球、崇拜等成分并不干涉,他死之后意大利人龙华敏接替了他的职务,对于“利玛窦规则”他早就反对了。

    罗马教廷对此事也产生了分歧,多次产生了允许、不允许的转变,后来朝廷干脆限制了传教士的行动自由,到了康熙、雍正时期甚至采取了反制措施,不仅禁止天主教传教,还把一部分传教士赶到了南京。

    这下好了,“免得多事”,钦此。

    不需要谈论祖宗对中国人的重要性,只需要记得“数典忘祖”是句骂人的话就行了。

    那张纸条有很强的煽动力,更关键的是它是印刷字体,也就是说会看到这个纸条不只是尼克一个人,具体有多少人看见不得而知。

    提督马上要卸任了,他在广州留下了好官声,然而一旦发生了叛乱,他就要和其他“戴罪立功”的旗人一样上前线打仗了,这对于一个道教信徒来说简直是个噩耗。

    上天有好生之德是儒家思想,慈悲为怀是佛教思想,道教是顺应的平衡,比如兔子多了,破坏草场,那么适量杀一些兔子是顺应天理的,但滥杀却是禁止的。

    天地万物都有“好生恶死”的本能,天地当上太皇太后的原因了。在她身边有个侍女叫苏麻喇姑,也是个警醒的人,她曾经担任康熙皇帝的启蒙老师,甚至等她老了,康熙还过继了一个儿子给她养着玩。

    汉宫边上有个宫人斜,唐宫里有野狐落,都是埋死去宫人的地方,不是谁都和高力士一样可以有自己的墓,就连荣宠一时的赵飞燕也安葬在了宫人斜里。

    明清时期没有这样的地方,宫外的百姓才谣传宫斗里死了的宫女、太监都扔井里,宫里的井水没人喝。

    在西苑金鳌玉桥西、羊房夹道有一个内安乐堂,凡是宫人老了或有罪都发放此处,这里就是放骨灰的。按照朱元璋留下的祖训和明朝律法,火葬是不允许的,然而虽然有严刑峻法,却未能阻止火葬风俗继续存在。

    火葬很适合毁尸灭迹,然而宫外实行火葬却和佛教有关,高僧圆寂后都要火化,他们所留下的骨灰中会有那么一些被称为舍利子的遗留物。

    什刹海据说是因为有十座古刹而闻名,但这些寺庙里,没有哪一座供奉了舍利,或者是道教圣物。

    一般认为水属阴,在刘伯温改建元大都的时候,将北墙南移,将什刹海北边那块割于城外,城外积水潭又用土堤分成南北两个部分,南部成为护城河的一部分,北边则成了太平湖。

    不过刘伯温没有算到白浮泉会断流,什刹海水位下降,形成了一个小岛,明孝宗时期有个太监在岛上建了住宅,还在月牙河上建一座桥,这座府宅就是后来和?的住处

    因为白浮泉断流了,玉泉水直接引入什刹海,活水代表生机勃勃、好运方来。

    相比起热河,玉泉山的行宫才是真正的大内禁地,虽然它位于宫外,即使是高级别的官员也无法入内,除非有皇帝的特别恩赐。

    人们相信风水能给自己带来好运,和中堂很相信风水,家里的布置都有用意,可惜宅子选错了地方。

    随便他怎么摆,即便流经紫禁城的金水河水源来自什刹海。

    太监都是断子绝孙换来的富贵,幸好他的儿子丰绅殷德与和琳的儿子没有牵连进来,但也风光不再了,即便和琳为了镇压苗民叛乱付出了性命。

    可能要等到白莲教被镇压后皇帝大赦天下他们才有恢复爵位的机会,只是他们估计不会上前线,毕竟当提督看到那张纸条的时候紧张得宛如收到了皇帝赐的毒酒,天地万物都有好生恶死的本能,没事谁会去主动找死呢?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