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时尚大撕 > 第41章 卖气何如?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罗老师,好久不见!”

    门口的风铃一响,方吉就撇下原本招呼着的散客,热情地迎了上去,“哎哟,琪琪也回来了?这不是还没放寒假呢,回来过周末啊?”

    “我外公过生日——”琪琪脆生生地说,一蹦一跳地自个蹦去沙发上坐了,手机掏出来埋头看,方吉老婆过去问她,“琪琪喝不喝水呀?”

    这条商业街很有县城商业中心的气质,各式各样的店铺沿着河挤挤挨挨排列在一块:旧式苏联楼房改造出的低矮店面,新建成的住宅楼外沿的一溜车库改建的新铺子,景观区面河步行街上联排的商用店面,各做了不同档次的装修。越是窄小的店面越把空间利用到极致,货架通天彻地,铺面中央还有两排衣架,衣服挤挤挨挨全挂在一起,抽一件出来都费力。像是方吉的精品店这样的店面并不多见——

    40多平方米的店面里,也就是沿着隔饰挂了那么一排衣服,空间阔阔绰绰,店里客人也不多,店主对散客更谈不上热情,熟客一来,两夫妻都去围着转,原有的一两个客人倒也不敢显出怨气:要怪人家狗眼看人低,自己得有底气,人家过来殷勤伺候了你买不买?小城镇,彼此知根知底,没必要装这个逼。踱步片刻,翻翻吊牌,眼馋眼馋自己也就散了。

    “上次我说的毛衣到了没有?”罗老师笑着和方吉打了个招呼,一边说手里一边拿下两件毛衣看款式,“就是杨老师从你们那拿的那件,我说要黑色的——本来上周就该拿了,琪琪外公办寿一直没时间。”

    “到了到了,鄂尔多斯的那件是不是?”方吉说,他老婆倒完水又去里间翻找,“罗老师来的巧,我们新货昨晚刚刚到,你手里这两件毛衣也好的——你先看看——杨老师上午还来试了一件夹克呢,也是我们刚抢到的尖货,非常棒的款式——就是有点贵,她说要考虑考虑。”

    “哦?”罗老师动作缓下来了,注意力从毛衣上移开,“哪件夹克呀?我看看?”

    方吉转身从柜台后的整理架上取下,“就这一件,上午刚从模特身上脱下来——喏,就剩个裤子了,裤子杨老师穿不了,是罗老师的号,喜欢的话要不要一套试试

    服装店老板的话,罗老师逛街时一般都是似听非听,自不可能随他的销售话术起舞,不过这件夹克的确打眼,方吉一拿出来,她的眼神就仿佛磁石被吸过去:料子是真好,一眼都看出来的好。

    不是年轻小女孩,追求潮流和性价比,罗老师这个年纪的女人,买衣服第一个看的就是料子,鄂尔多斯因此在女老师中很流行——贵是贵些,一件纯羊绒的毛衣也要两千多了,还不是一等绒,但至少是牌子,且料子又好,穿着也显身份:大衣的话,鄂尔多斯的就贵了,纯羊绒的要六七千,是有些辣手,且鄂尔多斯做毛衣还好,大衣就露怯,廓形不好,穿着不衬身,料子再好也有点乡土气。“好吧好吧,能拿上就行了。”

    这段对话,并不仅仅是在一处县城内发生,也绝不仅仅是在南昌路的一家店铺,2007年的中国,在全国经济最发达的东南沿海,大学毕业生能拿3000薪水已算体面,月薪过万是让人瞠目结舌的高薪,更遑论还在吃草的西南西北,一件5300的夹克会有销路?听起来简直就像是做梦,但2007年的中国,同时也是贫富差距悬殊的事实逐渐浮上水面的一年,按照二八法则,全国就有一两亿人掌握了80%的财富,哪怕把这个数字缩减到收入前10%,也意味着1.3亿的庞大人口,1%就是1300万,中国的富裕家庭足以填充一座上海这样的大中型城市了,对他们来说,这件夹克的售价是个数字,但也并不怎么可观。

    甚至于可以说,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一样觉得市面上没衣服买——很显然,中国大部分财富的掌控者都不年轻了,一线大牌过分有设计感的衣服,不适合他们的身材、身份和审美,他们也并不都生活在大城市,更无从去接受世界名牌的熏陶,甚至消费观也无法容许自己购入如此奢侈的产品,她们是有钱,可多数都穷过,这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对于那些生活在县城的有钱人来说,料子、剪裁都有要求,样式又要大方,至少不能土气,符合自己年龄段的衣服,基本不怎么存在于市场,也所以笙歌、鄂尔多斯等专卖店能畅销——样式还是有些土,但料子好,也勉勉强强了。仟仟??d

    【韵】的出现,一下就点亮了这些县城家庭的购物视野,料子好,衬身,最重要是洋气,穿着怎么就如此精神好看?他们不会知道这是多裁片的功劳,只会本能地感觉到:这是好货!拼皮夹克款式年轻又如何?有杨老师这样,刚届35,还能抓住年轻的尾巴酷一把的,如罗老师这样,妈妈给女儿买的,局长儿媳妇买、县里开厂的老板娘买……方氏只进了一件皮夹克,在店里挂了三天被杨老师买走,这期间来试过的熟客有七八人,陆续有四个人回家考虑后来买,买不到只能订货——他胆量放开了,返单一下就返了七件,还有皮裙、裤子、针织衫……一下就定了十几个sku,都是两三件的起定量,整个订单额反而后来居上,超过了南昌路的廖小姐。

    但他这还是少的,h市作为全国惟一一个房价可以和一线比肩的二线城市,有钱人还少了?有类似需求的人只会更多,上架的三个sku,三天就售罄了,采购一看这势头,大胆返单,原来下单了还没上货的那些sku也追单,全都是几十件几十件的下……在十一月下旬,第一波试探性上货结束以后,【韵】是单如雪片,客似云来,一下就进入了一个小爆发的增长期——

    这是好事吗?当然是好事,在返单高峰以前,【韵】的回馈销量就已经让杜文文非常吃惊了,据她自述,她走过秀的所有设计师品牌里,多数品牌都无法完成商业化,完成商业化也不意味着就能盈利,【韵】的表现,已经超越了几乎99%的同行,她也因此爽快点头,应下了乔韵的走秀邀约,收走了她的五十万块钱。可以说,杜文文最后就是被销量说服,改变了自己的主意。

    这是坏事吗?不能说坏事,但的确也是挑战,这个单量完全超出预期,换句话说,【韵】的产能有点跟不上了。乔韵不得不放下手里快收尾的设计工作,飞到n市和陈靛一起找厂家签合同,如今她的单量,大厂依然不屑做,但小厂工艺未必跟得上,品控若出问题,耽误上货,即使能让厂家赔钱,但讨要也是麻烦事,再说受损的终是品牌自己。她忙得晕头转向,心里也渐渐放下了对杜文文的一点疑惑:她多少猜到了点杜文文问这问那的心情,也许她是想要考察【韵】的潜力,在国内给自己留个退路,万一出国闯荡不成,回国了还能有秀走,有代言拿。模特通常都很注重和品牌的关系——这直接关系到她们的工作合约

    只是……一开始为什么要过工作室来看呢?难道看画册还看不出潜力吗?她要留个人情,就不该多问啊,表现得越爽气,岂不是就越容易得到她的好感?

    每个人都有秘密,杜文文没解释,乔韵自然也不好多问,她也没心思多想——12月下旬,西伯利亚寒流南下,冬衣销售旺季正式开始,该来的也终于会来,【笙歌】最新一季的新品里,赫然就出现了一系列皮革拼接的新品……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