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逍遥小医圣 > 第十七章 漳缎织机,以后的路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噗通一声。\n  周天生没有任何预兆的跪在了陈河的面前,对着陈河接连三拜。\n  “先生今日大恩,在下永生不敢忘。”\n  “赶紧起来。”\n  陈河走上前,赶紧扶住周天生。\n  但任凭陈河如何用力,周天生双腿却依旧如灌铅了一般,死死的跪在地上,声音沙哑,对着陈河又是一拜:“这一拜乃是在下为老东家而拜,感谢先生在我德济堂为难之时出手,让老夫得一保下德济堂这一块招牌。”\n  说完又是一拜。\n  看的陈河完全愣在那里,不知道该怎么。\n  周天生年纪比他大了一倍还多,完全是他伯伯辈的人。\n  这么一拜,完全给他搞懵了。\n  站在那里也不是,扶起来也不是。\n  就这样,周天生又是三拜,再次对陈河表达感谢之后,这才走出小院。\n  但他带来的药箱却留在了柴房里,里面是三百两白银,以及一份后续康王镇德济堂永久五成收益的契约。\n  陈河本不想要,但周天生坚持,他也没有办法。\n  就这样小院里面只剩下了陈河一人。\n  看着眼前的白花花的三百两银子,以及那份康王镇德济堂永久五成分成契约。\n  陈河神色有些复杂。\n  虽说这一份是他该拿的,但是从周天生手里拿到怎么都有点过意不去。\n  “算了,以后若是能帮,就帮帮吧。”\n  陈河轻叹一声。\n  把脑子里面的杂念甩出。\n  想了想这箱子里面三百两白银该怎么用?\n  三百两白银虽然不多,但却是眼下德济堂能拿出的极限了,而且大乾百姓一年的收成也不过才十两左右,这还是丰年的情况下,荒年的话五两都没有。\n  如此对比之下。\n  三百两的份量自然重了不少。\n  “可是我该做什么呢?”\n  陈河心底暗自琢磨。\n  盐铁不可能,这是官营。\n  漕运也不可能这一份也被官府牢牢的掌控在手里,而且漕运,盐铁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这三百两投进入和打水漂似的,一点水花都溅不起来,搞不好还要落得个人头落地的下场。\n  “要不干老本行?做医生,开药堂?”\n  陈河眨巴着嘴。\n  但是想想又算了。\n  这是古代不是现代,就算他有医术,可药材从哪进?\n  哪个地方出产的药材品质最好。\n  哪个地方出产的药材疗效最好?\n  这些他都不知道。\n  就拿前世来说川蜀之地出产的黄连是最好的,但却被国外的医药公司提前订走,本土虽然也有其他地区出产的黄连,但同样的药方所用的黄莲不同效果却天差地别。\n  中医一道药方很重要,药材也同样重要。\n  就这么两眼一抹黑扎进去,同样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n  问周天生?\n  是可以!\n  但前脚刚给人家药方,人家特地给了德济堂后续净收益的五成给他,这样做也不合适。\n  去别的地方倒是可以去。\n  但郡城以他现在的资金又不够。\n  所以现在就很尴尬。\n  “还是要找个稳定见收益,投资又不是很大的活。”\n  陈河眨巴着嘴。\n  稳定见收益,投资又不是很大的活。\n  有两种,一种是吃的,一种是用的。\n  吃的。\n  他不是厨子,也不知道这个地方人的胃口,还是算了。\n  那么剩下的也就只有用的了。\n  “丝绸,布匹?”\n  “这个好像还真行。”\n  陈河眼前一亮。\n  吃穿用度每一个人都需要用,普通的老百姓穿的是粗布麻衣,叶家这种地主之家穿的都是上等的锦衣,也就是锦缎制成的衣服,价格还颇贵,就是叶大有也只有一两套上等绸缎做成的衣服,平日里都舍不得穿,也就有事情的时候穿穿。\n  整个叶家也就叶成武这个被叶大有寄有“厚望”的纨绔能穿穿。\n  至于别人都没有,就是叶韵芝都是这样。\n  而清河郡又是大乾有名的蚕丝产地。\n  虽然叶家不养蚕,不种桑树,但是陈河自己老家的二里沟山上就有不少野生的桑树。\n  如果能利用起来,好像的确不错。\n  陈河拎着周天生留下的箱子,向着自己和叶韵芝的小院走去。\n  可进门却并没有看到叶韵芝。\n  只是在桌上看到了几碗冒着腾腾热气的饭菜。\n  一碗小炒肉,一碗清水白菜淋了一点猪油,放了几颗蒜瓣。\n  不得不说还挺香。\n  陈河顺手捻了一块小炒肉放在嘴里。\n  味道也不错。\n  “这小妮子去哪了?”\n  陈河看了一眼院子里面依旧没有发现叶韵芝的身影,顺手把保温的木盒重新盖上等着叶韵芝回来一起吃。\n  随后便向着书房走去。\n  先把纺纱用的珍妮机结构图画下来。\n  这个还是他读大学的时候在大学图书馆里的书上看过几次。。\n  具体记得多少,他自己也不知道。\n  还是要先画下来。\n  如果实在忘记的地方大不了慢慢想。\n  至于纺纱的工人定制这些机器所需要的人工费,三百两银子足够了。\n  而且一开始他也不打算搞多大,先搞点机器回来试试水,效益好再扩大规模也可以。\n  纺纱虽然来钱慢了一点,但胜在稳定,又是刚需不在乎卖不出去。\n  至于织布用的机器,陈河脑子里面也有现成的构图。\n  漳缎织机。\n  前世他被他爷爷逼着学中医的时候,闲得无聊就会跑去邻居奶奶家玩,老人家里刚好有一台明清时期苏州织造绸缎时用的漳缎织机。\n  那时候穷,又没有什么文物保护意识,就那么摆在那里落灰。\n  他和老人的孙子没事就喜欢捣鼓。\n  后来捣鼓坏了,还被他爷爷打了一顿。\n  哭的那叫一个凄惨。\n  不过也正是因为那一次被他爷爷揍,所以他对于漳缎织机的记忆极为清晰。\n  想想小的时候经历,陈河也想笑。\n  可惜一去不复返了哦。\n  研磨好石砚,陈河便随手拿起桌上的,取了一张宣纸随手画起来。\n  他也没打算一次性画出来,而是一张纸上画一个零件,然后找不同的木匠定制。\n  然后自己回来组装。\n  这样一来也不用担心珍妮机的结构图是否会外泄出去。\n  毕竟这年头技术也是钱啊。\n  陈河在屋子里面画着,很快几张图纸就画了出来。\n  虽然前世练了一手好钢笔字,但是用在毛笔上却显得差了不少,不过也没事反正这辈子也不靠字吃饭。\n  开门的声音响起,房门被人由外向内推开。\n  叶韵芝端着一碗还冒着腾腾热气的米粥走了进来。\n  手上的篮子里面还放着几个白布盖着的馒头。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