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疯狂大唐人 > 第167章 计上心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咸阳城西,于家西城房老族长客厅,老族长心情忐忑的坐于主位上,左边上首的位置让给了于正和李无情,右边上首的位置是当今的家主,于富的同族兄弟于中,字得水。

    此人和于富的相貌天差地别,于富和于正有八分像,也就是:高大伟岸,相貌堂堂,不如宋玉,也是美男。

    只是近年来,为家族的琐事操劳,于富看起来有些显老,再加上脸上还有胡子,如今才四十岁出头的他,看起来却像五十多岁。

    而于中则是面目粗狂,胡子拉碴,胆大心细,有勇有谋,是个从不吃亏的主。

    “正儿呀,自从你做了那混蛋事之后,家族的铺子和产业,都是你叔父用他的智慧,从于得雷手中夺回来的。但于得雷却咬死那一千顷上田不放,哪怕为父出三万贯铜钱他都不为所动。”

    原来这是趁于富父子衣锦还乡之际,西城房临时开启的一次家族会议,顺便说一下对付于得雷的西城房。

    于正站了起来走到大厅中间,对老族长双膝跪地,吓得老族长和其他家族成员一阵紧张。

    “正儿,你这是干啥?快起来。”于中赶忙走到于正旁边,欲将他扶起。

    于正现在是官,是他们于家最有出息的一个人,又怎能让他这样跪在地上呢?

    中国古代的王朝将治下的百姓分为四个等级,士、农、工、商。士就是士大夫,也就是当官的,农就是农民,虽说抬高了农民的地位,实际上并没能提升多少,工就是工匠,包括小手工艺者,拥有看家本领的工匠等,最底层的是商人,就是做生意的人。

    虽说商人是最低等的人,但他们往往利用手中的财富,将前三个高等人狠狠的踩在脚下使劲摩擦。这也导致了明朝成立之初,商人的身份低到连穿丝绸衣服的资格都没有。

    而商人和工人、农民起冲突时,商人则罪加一等,更严重的是,不允许商人的子弟考科举和当官。

    而唐朝商人的限制是比较开放,这得益于唐朝成立之初,军费吃紧时,得到了商人的大量资助,其中最有名的是长安丝绸商郑风炽、太原木材商武士镬。

    而像于家这世代的商人,既没支持李家打天下,也没门阀的背景,在这时候是很难出人头地的。可到了于富这一辈,却出了这两号人物,又怎能不令于家将他们当宝供起来?

    于正举手止住于中的搀扶:“叔父,都是正儿不懂事,才害得家族如此。若不是您,我西城房的族人就要到街上讨饭了。既然大部分产业都夺回来……”

    “正儿,若不是你父拿出三万贯铜钱,即使叔父诡计再厉害,也奈何不了他于得雷。”

    于正终于明白了,这是他父亲和于中出钱出诡计,才将他这身体赌输的产业弄了回来。

    老族长颤颤巍巍的就欲站起来,于正也赶忙站起来,他可不敢让这白发苍苍的老族长来扶他。

    “老族长、叔父,这个田产之事由正儿给你们拿回来,正好皇帝给正儿和郡主的赐田有五千多亩,全划到他于得雷占我们的田里去。而且,郡主和正儿的食邑一共两千户,也全部招他东城房的人。”

    老族长和其他家族成员听了目瞪口呆,于中更是高兴得一把抓住于正的手,迫不及待的往外走。

    “叔父别忙,咱们再商议一下统一意见的事,麦子快熟了,要地和麦子一起收回来,还有冬天种什么的事。”

    所有人再一次目瞪口呆。

    老族长疑惑的问道:“咱们将地连麦子一起收回,这是天经地义之事。按你所说,冬天还能种啥?”

    于正邪魅的笑了笑:“现在也才八月初,收了麦子还种麦子应该来得及。”

    此话一出,四方皆惊,所有人像看傻逼一样看着于正。他们不明白,这个昔日的混蛋是不是得了失心疯?

    李无情也一脸诧异的看着于正:“夫君,你确定你说的是种麦子,而不是将地翻一翻,留着明年种?”

    于正微笑道:“你们听到的都没错,就是种麦子,种冬小麦!”

    另一族老开口说道:“种小麦?不可!麦子种下去,一到冬天麦苗就得冻死,我反对,不准种!”

    “我也反对,不准种!”

    “对,不准种!”

    ……

    所有的人都一致反对,不准于正种冬小麦。于正也很无奈,虽然他已被封为开国县伯,可他在家族的地位还很低,还没有自主权,什么也做不了。

    “不让种冬小麦,种菜总可以吧?”

    “不行!”这次反对的是李无情。“夫君,各位叔伯都是有经验的庄稼人,他们的意见你得听。即使你说的方法可行,但你马上又要去营州任职,你不在这里看着,一但种下去还不得被雪冻死了,这样得不偿失。”

    于正有些尴尬,她怎么就没想到这一层?只想着利用土地最大化,却没想到这时候并没这样的技术,哪怕他写出来,也没人会操作。

    他只得做回了自己的位置,闷闷不乐的吃着饭。

    由于靠近中秋,天气变得凉快起来,再加上天上有点云,太阳也没那么晒。吃饱喝足的各官员挺着大肚子,跟随于正等人出发了。

    可于正他们来到西城门时,却无意间看到了令他意想不到的事。

    城门口外,众多百姓围在平时贴告示处,对上面贴着的几张纸指指点点议论着。

    只见上面写着:流窜于河北道之神偷空空儿,近日流窜本县,如有知情者请报官府,如能抓获,赏钱百贯,如有包庇,与罪犯论处,绝不姑息。

    于正笑了,他和空空儿是有联系方法的,可以找他办件事。他找到那天使说道:“贫道掐指一算,今日不利丈田,不如明日再去如何?”

    那天使也不傻,自然听得出于正话里有话。随即说道:“既然今日不行,咱们再等一天也无妨。”

    于正见他们答应得干脆,便连忙给随行人员做出解释,可老族长却不解,非要去丈田,免得夜长梦多。

    他只得在老族长耳边作出解释:“曾孙儿想到了个好办法,必让于得雷倾家荡产!”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