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明末大寨主 > 第五百二十二章 援军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大明实在是太大了,能人辈出,即便是他无比堕落且腐朽,但是愿意以忠诚守护这份腐朽的豪杰人物也大有人在。

    中都之战,刘云龙擒唐王,缴获金银财宝数以百万计,原计划便是一鼓作气,取庐州,破安庆,长驱直入直取湖广。

    但是他前脚刚刚攻克凤阳,马士英就立刻采取了手段,派遣两万精锐,分大兵两路,直取凤阳西部的颍川、武平二卫。

    如果明军只是派遣两万精锐,跟第四兵团掰掰手腕,其实也没什么。

    作为军中新秀之将,刘云龙擅长的便是打硬仗,但是奈何这一次明军的指挥官,是无比鸡贼的假话,他们借助大乾对凤阳西部控制力不足的情况,跟大乾的第四兵团打起了游击战。

    然后寻找机会,袭扰第四兵团的后勤两道。

    只要第四兵团聚拢兵力,他们便派遣精锐攻打只有少量治安军驻守的霍丘、蒙城、宿州等地,将凤阳搞得乌烟瘴气。

    而刘云龙也因为后勤补给线受到了莫大的威胁,不敢全力西进或者南下,只能停留在凤阳,开始清剿这些分散的明军。

    因为相比山东战区,凤阳府和淮安府更相当于大乾的腰部,如果丢失,就会让大乾首尾无法兼顾,彻底陷入不利的局面。

    但是与其同时,刘云龙不能快速出击,入侵湖广,亦或是河南行省,意味着以断掉大明粮道的方式,减轻山东战区的计划彻底失败了。

    如今刘云龙看着大王言辞震怒的要求第四兵团火速西进或者南下的时候,浓眉紧皱。

    第四兵团上下,看着一袭征袍,身子挺拔的将军忧虑之色,也都是一脸为难,大王的诉求可不是那么好满足的啊。

    刘云龙兵团长在凤阳这边儿为被明军拖住了脚步而感觉到苦恼的时候,第二兵团兵团长陈先?在败退莱州府之后,也在忧心被围困在青州府城士兵们的命运。

    青州府会战,表现出了老将敢打敢拼的能力,表现出了青州府军民血战到底的勇气,表现出了大乾在民间无与伦比的统治力,却偏偏没有表现出他们这些新式将领的能力!

    亦或是,以往他们这种擅长大兵团作战的将领,在遇到了更擅长打大兵团作战的朝廷统帅级别的人物的时候,是那么的无力。

    虽然大王早就明令指示过,如果山东情势不妙,第二兵团全体官兵,可以携带百姓南下,以兖州、泰安州、蒙阴、沂山、诸城一线构建防线,抵挡朝廷官兵南下。

    楚行会为第二兵团背负战败的结果。

    可是打到了现在,陈先?比谁都清楚,现在是想走都未必走的了了。

    如果说,马士英一下子派遣十万兵将入侵山东的话,那么第二兵团上下,会毫不犹豫的南下的。

    毕竟大乾从来都是讲究失地可以,人员必须保存的。

    真要是说传统,大乾也是讲究“胜利转进”的。

    但是奈何马士英这条狡猾的老狗,采取了添油战术,将兵马一波波调入山东,跟温水煮青蛙一样,便是三万兵马,也是分三次抵达战场。大风小说

    这让山东的守军看到了守住山东的希望,所以采取了层层阻击的战术,其中参杂的青壮甚至比正规军还要多。

    南下南直隶之后,他们虽然遇到的明军也是数量众多,但是正规军也就那么三五万。

    相比之下,大乾的正规军数量甚至很多时候,是比朝廷的官兵要多的是,是占据人数优势的。

    如今第二兵团这边呢,如果青州府那边的部队损失完毕的话,第二兵团就只剩下一个第三步兵团以及一个暂编团了,兵力不足五千。

    想要挡得住十万明军的进攻是极为困难的。

    面对如此困局,一方面是前线将领们绞尽脑汁想办法,而扬州的楚行也是想办法,最简单,最有效,同时也是最直接的办法自然是增派援兵了。

    为了解决青州府之围,楚行起用刘青山为第三兵团副兵团长,并命刘青山携带王命,快马加鞭抵达第三兵团,命陈二黑抽调部分主力背上兖州府,以备不测。

    因为第三兵团的实力本身就很拉胯,再怎么抽调,也抽调不出多少部队来的。

    再者,第三兵团自身的任务也十分沉重,随着第一兵团南下扬州府,第四兵团西进凤阳之后,第三兵团的任务成了肃清淮安府、凤阳府东部、徐州多地的明军余孽,而且还要时刻防范朝廷在海上发起攻击。

    陈二黑与刘青山商议再三之后,决定将第三兵团的防务中心,转移到海州城。

    同时派遣刘青山率领一个主力团火速北上,与之一同前往的还有兵部的同仁,加快招募新兵的速度。

    而这样的部署,也是削减了第三兵团弹压淮安府大部分区域的力量,如此一来就势必要收缩在徐州方向、凤阳府方向的力量,能够维持淮安府的防务就不错了。

    别以为大乾王朝打下了这些地方后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历朝历代里从来都是不缺乏各种各样的叛乱的,对于明王朝如此,对于大乾王朝同样如此。

    这些叛乱有些是野心家自以为看到了机会,用各种名目起兵,有些则是明军溃兵所组成,有些干脆就是那些士绅地主们的私人武装,因为大乾王朝施行的统一农业税政策,尤其是摊丁入亩,士绅一体纳税等政策,可以说是极大的损害了这些地主们的利益。

    为何?

    因为他们以前占地成千上万亩,但是却是从来都不用交税的,现在你让他们每年都要缴纳一大批的税收,这得多难受啊。

    因此大乾王朝的治下,地主们,尤其是大地主们的武装反抗历来都是层出不穷的,要不然的话,大乾王朝也不会在各县都维持一支治安军了。

    甚至有时候这些治安军都不管用,只能是让驻军来镇压。

    因为乡下的那些大地主们,他们拥有的武装力量其实并不弱,随时都可以组织起少则数十,多则数百庄丁的军队呢,几个大地主们一串联,就能够拉出一支好几百甚至成千上万人的大军来,没有军队驻防弹压,可是压不住这些大地主们,更加别说推行农业税了小说

    所以抽调第三兵团的援兵,短时间就只能是用来预防万一了,别指望他们能够迅速北上山东发挥多大的作用。

    除非刘青山这员老将可以给自己制造意外之喜。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