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明末大寨主 > 第六百二十章 争议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齐岐山怎么也算是大乾的老臣了,而且还是那种指挥兵马上过战场,差一点以身殉国的那种。

    往日里,他真情相邀,朝中重臣多少也给他几分薄面。

    今日被李岩直接不留情面的驳斥,也气的头疼,但终究按了下来,回归正题,“李公子,事情不是这么考虑的,陈二黑是大王手下的宿将,这些人是不会打没底气的仗的。”

    “况且,你暂任参谋次长之职,不应该对大王手下的兵马一点都不了解吧?”

    “我如果不了解第三兵团的实力呢?不要说第三兵团,就是大王手下任何一支前来支援的义勇队,我都能如数家珍,可是我越是清楚他们的实力,我越忧虑,他们是真的有底气么?还是一时的热血使然?当初陈先?也是一腔热血的,结果还不是一败再败。”

    “这一次,伪明派出来的军事力量,可以说是一国之精华所在,没有那么容易征服的。而我这里所言的精华,非止诸如刘良佐、张应昌这样的名将,还在于伪明派出来的武装力量中的夯实,这一次交锋,卫所兵马都只能做辅兵,一线将士的着甲率超过了百分之二十,火器的配比、战马的配比也非常高。我说这些,你明白是什么意思吗?”

    “我是真的糊涂了,你若是心里没有盘算,今日又怎么会这般。”齐岐山恢复清明,继续勉力回应,“李岩,事到如今我也不与你吹嘘什么大乾兵马战斗力有多强,即便是没有那么强,在山东这地界上,拿下朱大典还是轻而易举的吧?”

    “那又如何?”李岩继续冷笑。

    “那便可以出战!而且应该出战!”齐岐山急切而对。“王上决定西征以来,定要赢这一场,而战机在前,如何能坐失良机?咱们身为臣子的,得为王上与天下分忧!”

    李岩见齐岐山这等老臣,愿意这般坦诚的与自己交流,倒也冷静了下来,其人一声长叹,然后又摇头说道:“齐大人,诸如陈二黑这样将军的话,暂且不提。你心中对于未来战争的走向肯定也有属于自己的判断,但是你知道,我心中是如何做想的吗?”

    “汝心里是怎么想的?”齐岐山闻言也冷静了下来。

    “朱大典不会是那种愚蠢之人,复盘第二兵团与朱大典之首战,固然陈先?打的非常好,但是朱大典的操作更加漂亮,可为什么后面朱大典的操作反而这般的不当?连添油战术都用上了。”李岩眯缝着眼睛说道。

    “那是受地形影响,朱大典摆不开那么多兵马?”

    “你确定?”

    “哎。”齐岐山长叹一声说道:“若是人人都像你这般谨慎,这仗也不用打了,咱们还不如劝王上直接投降。”

    “我并非此意。”李岩见齐岐山一脸苦相,只能颇为无奈的与他解释说道:“我只是想与你说,越是这种国家之间的争锋,待到决战之时,并非谁家兵马多,谁家日子便好过的

    “因为这大战与小战不一样,小战无非是几千人,亦或是上万人的厮杀,胜败只在眨眼之间。”

    “可大战考虑的国家的综合国力,考虑的是一个总的考量,靠得是奇正想和,诸军争锋,仅仅是展现就好几条,厮杀不停,一处出现漏洞,便处处出现漏洞。”

    “这也是小国与打过争锋的无奈之处,若是想要以弱胜强,便要不断的以多击少,积攒优势,可真的在某一地集中的兵马多了,本身的破绽也就多了。”

    “而伪明这一次,有马士英、有孙承宗、有朱大典都是极其擅长捕捉战机的。”

    “一旦他们抓住了我们的破绽,便是我大乾全军倾覆的时候。”

    齐岐山稍作思索,算是勉强明白了李岩的忧虑,其实对于李岩所言,齐岐山心中早有忧虑,只是大乾与伪明争锋以来,朝廷嫉妒拉胯,以至于他们都心高气傲,不愿意承认此事罢了。

    齐岐山看着那个身材瘦削,因为忙碌于参谋之事,而多少有些萎靡的李岩,开腔说道:“李公子,你肯定是有你的算法的,而且大王既也觉得我的想法,有些过于忽视了大乾上下的齐心协力,但是至于未来怎么打,还是需要大王乾纲独断的……”李岩言辞恳切,“所以,齐大人,咱们各司其职,做好本职工作,为大王尽心谋划即可,至于未来战事该怎么打,王上心中肯定有谋划的。”

    齐岐山沉默片刻,重重颔首。

    但刚一点头,整个马车便狠狠晃了一下,引得二人在车内齐齐晃了个趔趄。

    “出了何事?”齐岐山一时气急。

    而与此同时,李岩却本能握住手边佩刀……战事紧要,齐岐山是实际上的整个大军后勤总管,李岩自己则是总的参谋军事,须防刺杀。

    但马上,马车外便有随从禀报:“并无大碍,乃是城外新入兵马太多,路口绵延不断,马刚刚又太快,一时失序……”

    这倒是寻常事了,实际上之前二人便听得甲胄车马声音不停,只是没在意而已,而现在既然车子停住,张刘二人便干脆一起出了闷热的马车,顺势喘一口气。

    不过,二人刚刚一下车,便一起愣住。

    因为眼前兵马连绵不绝,旗帜、甲胄一应俱全。

    这些其实都可以理解,因为有援军抵达颍州肯定是要穿戴整齐,以展示军威的。

    但真正的问题是旗帜和甲胄有些过于多了,甚至像极了传说中的第三乙等作战旅。

    这就是问题所在了,谁都知道眼下是第一兵团所担负的使命到底有艰巨,肯定不可能大规模抽调部队的。大风小说

    而眼前这支部队,不仅仅甲胄像极了第三乙等作战旅,而且战马数也多的吓人。

    “这是哪路兵马?”齐岐山目瞪口呆。“从何处而来?”

    “这不是哪路兵马,这是大王的仁义之名!”一旁的李岩笼着手,看着已经过去的一名将领,在苗字大旗下,耀武扬威的在自己身边儿走过。

    却丝毫不顾及身边两位朝中大臣的感受,最后无奈道:“这是苗人凤的队伍,主动投靠大乾的。”

    原来苗人凤不仅仅是自己投靠的大乾,而是凭借其威名,迅速整合了大批河南、湖广、四川等地的起义军。

    这些起义军虽然被朝廷大军镇压的不成样子,但是却也未曾放弃对于朝廷的抵抗,如今大乾国主坐镇颍州,他们也千里迢迢赶过来投奔。

    苗人凤将自己手下的兵士一股脑的集合到了颍州,着实使得颍州震动了一把。

    兵马不多,还抵不过李自成后期动不动一个将军拉出来的兵马多。

    但是在这个时代,出去逛一圈,便能圈出来七八千军队的人,可真的不是一般的大才了。

    而且,这支部队的出现,对于颍州来说,是绝对有非同小可的意义的。

    首先,在这个极其敏感的时期,所有人都在盘算着未来的决战的时候,双方兵马一丁点的变动,都会引起战争的走向的时候,这七八千人的出现,足矣让很多人为某个趋向加一些砝码了。

    其次,之前苗人凤出现在军议上,大家在心里是颇为看不起这位草莽出身的人物的,因为大乾就是靠镇压同行,收编同行起家的。

    大家都在心里不怎么认可同样起义军出身的苗人凤的。

    可当苗人凤的部队出现在颍州的时候,这几乎是一个无法躲避的政治宣告,那就是我苗人凤不是你们想象中的土鸡瓦狗,是真的一支强悍的军事力量。

    而最后,所有人都不得不重新评估和认识这位年轻的大乾国主了。

    毕竟除了大乾国主之外,颍州乃至凤阳,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属于大乾的“编外”之地,虽然凤阳府名义上归属于大乾所有,但是凤阳府的主要话事人,确实凤阳府的官员,以及连兵马都是凤阳府自身的招募的兵马多一些。

    诸如刘云龙兵马,更多的是扫清伪明的军事力量,积极主动的去进攻,而非扫荡凤阳府的反动力量。

    也就是说,大乾对凤阳府的控制力量是不足的。

    而现在,这位大乾国主却用非常直白的方式,向所有人展示了他的权威。

    一时间充斥着迷雾的局势,似乎变得真切起来。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