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明末大寨主 > 第六百八十章 扩充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大乾目前的处境,其实相当尴尬,虽然与伪明的战事多以胜利而告终,且占据着为伪明的财税重地,甚至楚行所能掌控的直接财富,比燕京的崇祯皇帝都要多小】

    【说】

    但是从地理位置上来讲,大乾几乎所有的地盘都沿海,几乎随时处于大明的打击范围之内,这是郑家忙着向某岛移民,扩充实力,同时还要与西方人争雄,暂时没时间打理自己的事情,不然自己的日子绝对不好过。

    而且大乾的领土过于狭长,如同前文所言,如此狭长的领土,只要大明派出几支精兵强将,便能使得大乾首尾不得兼顾,甚至于如同朱大典一般,掐住大乾的七寸,就能将大乾活活掐死。

    此外,便是人心的认可上,说到底现如今的整体社会形态,是地主阶级掌握着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掌控者人心。

    楚行的那一套理论,其实非常单薄,虽然他在努力的改变人心,改变普通人民群众的生活,争取民心。

    但是楚行很清楚,绝大多数的老百姓是善良却容易被人误导的。

    这一点,在河南民勇激烈的与大乾对抗就能看得出来,老百姓并不一定认可大乾的治国纲领。

    在一定程度上来讲,楚行是靠军队,是靠一次次胜利,强行带动大乾发展。

    所以对于湖广这一块地方,楚行是必须拿下,却有不得不承认,是困难重重的。

    虽然楚行击败了朱大典,击退了孙承宗,但是马世英和刘宇烈的力量并未受到重损,而在这个过程中,海上郑家的力量正在蒸蒸日上,那边儿的何腾蛟和孙传庭正在积蓄力量。

    这也是楚行为何在形势大好的情况下,非要压着主力部队修整。

    因为当下的楚行,不敢让自己有一场大败。

    在击败了朱大典、孙承宗的主力部队,瓦解了伪明的围剿之势时,如果乘着士气高昂,发起进攻,固然可以攻城略地,但是除了基础比较好的山东方面军可以稍有余力之外,其他部队早就成了强弩之末,而且很多部队处于一众不满编的状态,火器非常缺乏,这样即便是进攻,也只能是一时的胜利,很容易在进攻力量被靠近之时,出现意外情况。

    万一主力部队打的筋疲力竭,何腾蛟率领几万精锐杀过来怎么办?

    别以为这种事情不可能,这种事情的可能性非常高。

    实际上,人家明军也不是傻子,吃了那么多败仗,人家早就涨了心眼了。

    现在已经很少有胆大妄为的明军军官跟伪乾硬碰硬了。

    如今不论是南直、湖广、河南方向的明军都已经开始玩套路了,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跟大乾的将士打野战。

    就算是要打,也是集中兵力打埋伏。

    就和前一段时间,何腾蛟率领本部兵马,与孙传庭打配合,埋伏大乾军队一样。

    可以说是最近大明方面打的最畅快的一战。

    哪怕是明军的损失也非常惨重,但是不管是从战术和战略角度而言,当时明军都算是取得了不小的胜利。

    除了集中优势兵力打埋伏外,现在明军将领最喜欢的就是死守城池,等伪乾贼军主动来攻,利用坚城来抵消伪乾贼军的火器优势,同时还能够为后方争取时间。

    因为即便以救民军的战斗力,要想攻克一座明军严防死守的城池,也不是一件轻易的事。

    要么是付出重大的伤亡,要么是耗费大量的时间。

    而这些,都是明军所乐于看见的。

    基于上述所面临的困难,楚行才是暂停了湖广前线的持续进攻,而是让部队开始休整,并给部队配属更多的火器,尤其是攻城所用的火炮。

    通过这段时间的努力,楚行可谓是举国之力为支撑,为军队提升战斗力而努力。

    同时,楚行不断派出商人、情报人员渗透到湖广区域,搜集马世英手下军队的具体数据,了解当地百姓的情况。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大乾不能打没有把握的仗。从目前来看,马世英具体指挥能力如何,暂且不知。

    但是其运筹帷幄,筹措粮饷物资的本事确实不俗。

    所以楚行急需知道,马世英手下的人员情况,并且想尽一切办法腐蚀当地的官员和将领。

    甚至,连当地的山川地形图,都必须精确到不能再精确。

    此外,便是暗中发展救民会势力。

    虽然说,湖广熟,天下足。

    但是因为马世英源源不断的搜集物资,致使百姓和小地主破产的不计其数。

    而大乾的民会则悄无声息的出现在湖广,虽然未必是打着民会的名头,但是帮主穷苦大众,伸张正义,暗中继续力量还是可以的。

    外功做好的同时,则苦练内功。

    在大乾内部改革逐渐顺畅的同时,源源不断的物资涌入军中,目前大乾王朝已经是初步完成了对六个步兵师以及五个暂编团、两个混成团的整编任务,从步兵到炮兵再到辎重兵都是一律满员。

    甚至是因为新兵还在源源不断的训练并补充部队,楚行甚至是特别设立了三个补充旅。

    补充旅这个名号,还是楚行看抗战剧时候了解到的。

    所谓补充旅的最大任务就是继续训练刚从新兵营出来的新兵们,随时为之后,他们就会被派往本地的补充旅继续训练,在补充旅里可以进行实弹训练,并且可以模仿正规军的作战,甚至偶尔还会有实战任务:剿匪,镇压叛乱,护送运输队等小说

    在补充旅里的训练时间不一,步兵和辎重兵、工兵的时间最短,他们在完成两个月的补充旅训练后,就能够等待分配到各主力部队了。

    而普通炮兵属于技术性兵种,所以学习时间会延长到三个月。

    至于骑兵和弓箭手,这个可就没准了,因为这两个兵种对于个人能力的要求太高了,区区几个月可培养不出来一个骑兵或者弓箭手,所以这两个兵种的训练时间虽然也只是三个月,但实际身上如果不是前线部队的骑兵和弓箭手出现大规模伤亡,急需补充的话,这个训练时间应该会延长两个月。

    毕竟前线的骑兵将领们,也不希望自己的手底下只来了一个刚学会骑马,连跟随大部队冲锋都做不到的新手骑兵。

    如果把补充旅也算上的话,那么如今大乾陆军的新兵训练才算是比较正规的,非技术性兵种的训练时间为三个月,普通技术性兵种为四个月,高技术兵种为六个月。

    这么漫长的训练时间,也就只有如今局势比较稳定,外部没有大规模威胁的情况下才能实现了。

    如果不是完成了六个师以及若干暂编团,混成团的整编任务,楚行可是不会这么干的。

    唯一楚行想着,如果后续前线部队的损失不大的话,补充旅的训练时间还能继续延长呢,到时候训练个一年半载的,再从老部队里抽调一部分军官和士官充当骨干,谁又敢说这些补充旅不能直接上战场了?

    即便是训练还没有完成,但是也能够在后方充当一些简单的任务啊,情况紧急的时候,也能直接拉上去打仗啊,这可比他们在新兵营里训练几个月好多了。

    这也算是楚行借鉴后世,开辟出来的增加军队的方式了。

    而且,如今有三个不满编的补充旅坐镇后方,可以很大程度上让主力部队腾出手来专注于前线作战。

    只不过,楚行虽然对补充旅寄望甚高,不过救民军陆军的高层们其实对补充旅不怎么看好。

    以他们看来,要扩军,最好还是效仿两个混成团的模式,直接从主力部队成建制的抽调一部分部队,然后补充一部分的新兵,通过以老带新的方式,直接就能拉上战场,打过几仗后,这新兵自然就变成老兵了。

    而抽调了老兵的老部队,也能够直接补充新兵,虽然暂时会影响老部队的战斗力,但是实际影响并不大。

    如今这种补充旅,纯粹就是多此一举!

    对于楚行无语,这补充旅的主要目的可不是为了扩军,主要还为了训练新兵,扩军只是一个附带的效果而已,如果单纯为了让主力部队腾出手来的话,他还不如直接建立二线部队,比如以前的治安军、民兵之类的。

    而且主力部队的花费和补充旅的花费也是差别巨大,不管是人员薪资还是装备费用都是如此,补充旅用的装备都是主力部队里淘汰所不用的装备,基本不用花钱再额外购置,仅仅是这一点也能够节省一大批的开销。

    其次是人员薪资,补充旅的士兵都是新兵,武勋大多数很低,人数也不多,而且都是从主力部队抽调过来担任教官的,至于尉级军官,大多是刚从讲武堂毕业的菜鸟军官,肩负教导任务为主。

    所以补充旅里的高等级士兵数量是远远低于正规军的,这样就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员薪水开支,这一等兵和二等兵以及各级士官,虽然都是士兵这一个等级,但是彼此间的薪饷可是相差巨大的。

    大乾陆军整编改革后,一个二等兵,其每个月的薪资为一两八钱,这个钱是他们可以全部拿到手的,至于他在军队里的其他生活花销,包括伙食、被服、作战用的工具等等,但是部队全包了,如果这些都算上的话,其实大乾陆军为每个士兵所提供的支出基本上能够得到四两银子左右。

    嗯,其中伙食费是大头!

    而一等兵的薪资,每个月就能够提升到二两银子,至于士官的薪饷更高一些,下士就需要四两银子。

    而正规军里,一等兵的比例是非常高的,基本上完成了新兵训练,在部队里参加了一次战斗后,基本就能够从二等兵升为一等兵了。

    即便是士官的比例也是非常高的,比如说一个步兵排里,同样会有一个以上的士官,部分则是两个士官。

    至于技术兵种里,比如炮兵,士官的比例更高,至于骑兵,更是清一色的士官,目前大乾王朝里一个合格的正规骑兵,其最低武勋都是士官,而二等兵和一等兵的军衔,往往是骑兵在新兵训练阶段的军衔,正式进入正规骑兵营后,基本都是下士起步。

    补充旅的模式,毫无疑问是要比正规军会节省大量的军费,这也是楚行为什么要搞补充旅的原因了。

    有了补充旅作为补充,前线的几个主力步兵师也是相继摆脱了原来的各种乱七八糟的任务,开始大规模集结,并为今年冬天的大规模攻势做准备!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