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明末大寨主 > 第七百四十章 启民智施仁政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大乾王朝建立的时间也就堪堪两三年,而真正占据大明的膏腴之地,成为一方巨擘,也堪堪两年不到而已。

    而这两年不到里,大乾王朝的重心自然是要放在大明的反围剿战争上。

    而内政事务却是也从来都没有放下过,楚行趁着大乾王朝还处于一张白纸状态下,按照自己的意志实施了一系列的内政革新。

    在中央,他集中皇权,实施严格的军政分离!

    在教育上,他推行科学教育,开设了新学进士科,引入西方的科学技术,重用理科人才,设立了童子军,尝试在明末建立科学的近代教育体系。

    在财政上,他免除苛捐杂税,摊丁入亩,士绅一体纳粮当差、并实施统一的农业税,又征收商税、关税、同时把盐务直接官营,从中征收盐税。

    工商业上,他推动工商业,尤其是制造业、海贸的发展,并以此带动商税以及关税的收入。

    行政上,他推动政权下乡,建立镇、村这两级行政机构,直接把统治机构建立到了村一级别,加强对乡村基层的统治力度。

    这些以及更多的改革,都是在短短一两年时间不到施行的,而且这个过程也是遭到了众多旧势力的反扑,但是楚行却是毫不手软,尤其是士绅一体纳粮当差这一改革,更是引起了众多反叛,但是楚行却是坚决镇压,丝毫都不给他们希望。

    而现在,楚行却是觉得还不够!

    大乾王朝正在和明王朝打仗,需要集中将全国上下一切可以集结起来的力量全都攥在手中。

    这就需要更多的军费,更多的枪炮,乃至更多的粮食!

    于是乎,一系列紧锣密鼓的新政策开始频频出台

    今后:巡捕部、督察院、刑部这三家独立司法机构的人员升迁,只能是在本机构内进行,不得转调其他部门,其他部门的官员也不得调任到上述机构。

    同时进一步剥夺基层审判权,命令刑部官员大规模下放,最低下放到县一级。

    大规模组建大乾刑部法庭、巡游法庭。

    督察院设立反贪司、渎职司等新机构,专门从事对百官贪赃枉法事进行调查!

    而这些都是公开机构,而在军机处里,楚行又是成立了军机处巡察科,不定期派员以钦差名义巡察各地,调查重大不法事,接受当地民众告御状。

    又设立军机处信访科,规定天下百姓,皆可邮寄书信到信访科进行举报,也可亲自到信访科举报。

    为了防止举报书信被地方官员拦截,书信可直接投递到归属军方管理的驿站,随同官方公文一共邮寄!

    这些,都是关于吏治上的一些措施,虽然楚行觉得最后用处可能也不大,但是终归是一些措施,而且楚行也不指望能够多有用,只要颁发下去,让百官有所忌惮,那么也就算是成功一半了。

    随后,鉴于民众容易受到鼓动生乱,楚行命令礼部方面设立大乾周报社,专门负责办一份面向天下人的报刊,向天下人通报朝堂动态、政策、以及对政策的详细解读。

    之前周凤翔的报刊,局限性太大了,受众太窄了,这一次大乾要有全天下都能都看懂的报刊。

    每七天一报,由礼部周报司直接主办,样稿随同公文加急派到各地,并在当地的重要城池印刷后,直接派送到各县各镇,并在显眼的地方张贴!

    而这一份报刊的名字,即为‘大乾周报’,算得上是一种官方主办的近代报纸了,不过这可不是大乾的第一份报纸,周凤翔等人已经为报刊业的发展,摸索了许久,并且具备相当大的影响力了。

    不过周凤翔的报刊,也只是朝廷的喉舌而已,主要刊登的都是一些重大消息,以及辩论时文,和伪明的邸报打对台戏,和普通民众并没有什么关系。

    但是现在的周报,却是一份专门面向百姓的官方报纸,所以要怎么办礼部的官员们还是有些搞不太清楚。

    因为从古至今,都还没有搞过这种事呢,这一个搞不好,恐怕就要闹出大乱子来,因此很快礼部的官员们就是找到了楚行,询问筹办周报的章程。

    当然了,他们的问题并不是说怎么印刷,怎么把周报送到天下去,他们更加关注的是,要刊登什么内容。

    对此,楚行对礼部官员给予了口谕指示:周报的办报核心有以下几点:首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大王楚行决策永远都是正确的,英明无比的;再次,要正确引导民众支持朝廷的各项政策。

    在这两个大方针之下,具体怎么做呢?

    概括起来就是:国君和重臣们都很忙,忙什么?自然是忙着为民众谋福利,尤其是国君楚行,天天都忙着关心民众福祉,比如说前段时间楚行不是去扬州兵工厂视察了吗,可以来一篇大王慰问工人,受到工人亲切爱戴,甚至那些受到慰问的工人们感动的都哭了的文章

    然后是大乾臣民都无比拥护大王以及各项政策,比如最近受到嘉兴府受到台风灾害影响,导致局部地区粮价上涨,就可以以此为题,来一篇‘农户喜迎粮价上涨’的文章。

    再过来就是大乾治下的民众都无比幸福,大乾之外的民众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如果是战争报道,必须坚定一点:大乾王师英勇无比,战力彪悍,伪明军队都是渣渣!

    总之这份周报的最主要,最核心的功能,就是要正确的引导民众的思想,别让他们轻易受蛊惑,有事没事就造反!

    对于楚行的口谕时的焦晓峰还不知道,大乾周报的发行,已经是引起了整个天下的震动!

    扬州城,城门口,一个穿着儒服官袍的从九品官员看着身后的一群大字不识的民众,一边是在心里咒骂着把自己派来城门口宣读周报的上司,一边是拿出了茶杯狠狠地喝了一大口浓茶,喝完后,还用手帕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

    这大热天的,被派人城门口宣读周报,而且一读就是连续一天,并且要持续三天,他整个人都感觉不好好了。

    但是没办法,谁让自己只是一个最低级的从九品官员,这种苦差事自己不来,难不成还想让那些上级来不成?

    而且他也知道,今天和他这样在各处人来人往的地方宣读周报的人也不值他一个,实际上有上百个呢。

    此时,外头的民众有人在高喊:“大人,麻烦再说一说那开垦荒地免税的事,小的刚才来的晚了,没听全!”

    “开垦荒地是真的免税吗?”

    “什么?还有这种好事?”

    免税啊,这是一个多次稀罕的词汇啊!

    在大乾王朝交税那可是不仅仅天经地义,而且还是必须做的事,要不然的话,家破人亡不在话下!

    而且自从大乾王朝拿下扬州城之后,普通民众听说的都是那些税务官多么多么可恶,天天都想着收税,免税?除了上个月嘉兴那边遭遇了台风侵袭做了一会外,其他时候还真没干过。

    但是这一次,为了增加周报的影响力,大乾王朝可是把谋划已久的开垦荒地免税的事也是放到了周报上公开,当然了,公开之前早已经是被楚行所批准,并且已经行文各地准备具体施行了,许多消息灵通的人都已经知晓。

    但是,这些朝廷上的政策,其实普通民众都是很难有渠道得知的,别说这些目不识字的普通民众,哪怕是不关心事实的读书人以及士绅阶层,都还不知道呢。

    所以这一次的周报上虽然内容众多,但是引起广大民众,尤其是农民关注的事其实只有一件,那就是开垦荒地免税!

    当即,润口完毕,感觉嗓子恢复了少许的这个从九品的官员,带着些许的微笑,然后道:“没问题!”

    虽然他心里头正咋竖着中指臭骂上司派了他这么一个苦差事,但是他却是知道,这事虽然苦,但是绝对不能轻视,如今但凡是个官员都知道朝廷上下对周报的重视,上司让他宣读周报之前,可是再三吩咐过,一定要注意形象,因为那个时候,他和周报一起,都代表了朝廷的脸面

    对待民众,必须和气,但是也不能低声下气的!

    如果你丢了朝廷的脸面,朝廷就会让你丢掉官帽子!

    他说了一句没问题后,下头的人群立即就是安静了下来,这年头的人们对于读书人是非常尊重甚至是敬畏的,更加不要说眼前的这个人还是正儿八经的朝廷命官,而身边也还有几个维持秩序,穿着黑色制服的巡捕呢。

    待众人安静下来后,这个从九品的官员就是拿起了手中的周报,然后轻咳了一声,此时才是朗声宣读了起来!

    因为众人都想要听开垦荒地免税的事,所以他也是掠过其他不读,重点先读关于开垦荒地免税的相关报告!

    首先就是正式公文王诏,奉大王诏……内容自然是不可能说楚行觉得现在大乾的粮食自产率太低了,农业税太低了,而是说楚行深感民众生活困难,为了增加民众的收入,当即决定,即日起,但凡是新开荒的农田,前三年一律免除农业税,三年后到第八年,半税。

    不过可惜的是,这些民众们根本就听不懂这些辞藻华丽的圣旨正文,所以他们听完后甚至都没有说话,而是继续保持安静继续听着。

    而此时,从九品的官员也是开始解读了起来,解读的时候,用的话自然都是口语,而不是周报上的那些书面用语。

    并且是以肯定无比的语气道:“大王已经下诏,只要是新开垦的农田,就能够享受三年免税、第四年到第八年半税的优惠。

    “那我们上个月开荒的田地也能享受优惠吗?”

    “可以的,只要是本年度新开垦的农田,只要经过申报后,都能够享受这个优惠!”

    “那我们找谁去申报啊,难道要去县里的衙门吗?”

    “你们只要到你们村子里的税务官里申报就行了!”

    “八年以后是不是就要足额交税了?”

    这话不用那个官员回答,旁人就是插口道:“这还用问,刚才大人都说了,前三年免税,第四年到第八年半税,八年以后自然就要交税了!”

    “而且都减免八年税收了,你还想怎么样,除了我大乾圣君,还有谁有这么大方啊!”

    “是啊的,圣君是好人啊!”

    “那可不是,我听我家大侄子说,我们大王可是千古圣君呢,好着呢!”

    听着这些愚民们一口一口说着圣王,千古圣君,人群之中,穿着锦袍的赵子安不由得露丝一丝讥笑!

    还圣天子,千古圣君呢,这些愚民们根本就不知道,伪乾国军以前只是一个山贼头子而已,也不知道走了什么狗屎运,才得了东南的天下。

    不过这伪乾国主虽然出身低微,不过这政策倒是好政策,前三年免税,后五年半税,这样的话,自己家里倒是可以组织人手开荒了。

    现在农税不轻,有了这个税收优惠的话,组织人手开荒倒也划得来。

    回头倒是要和父亲好好商量一番,拿出一个开垦荒地的章程来!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