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明末大寨主 > 第七百五十章 兵破和州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远处的几个明军士兵看着这个几乎刀枪不入的伪乾贼军重甲步兵,再看看躺在地上的五个明军士兵尸体,他们虽然还没有转身逃跑,但是脚步却是不由自主的向后退却!

    眼前的这个伪乾贼军重甲步兵是一个怪物,刚才竟然是在他们八九人的围攻之下活了下来不说,而且还反杀了他们当中的五人,直接让负责防守这一小段城墙的明军小队死伤大半。

    而这几人的明军士兵还好一些,在他们旁边,另外好几个明军士兵却已经是开始逃跑了!

    登上城头的林武一眼就能够看到的出来,眼前的这些明军里,并不是每一个都是善战之士,刚才敢上前和自己肉搏的明军士兵,都是募兵,而且是募兵之中的刀盾兵、长矛兵,而剩下的几人则是火枪兵,至于周围的那些明军士兵,一看他们身上的破烂军服就知道,肯定是地方卫所兵。

    那几人明军士兵不由自主的退却着,而好几个人则是直接扔下手中的武器逃跑了,但是林武却是没有主动上前追击,而是就守在原地,他需要掩护更多的战友爬上城头!

    而不用几秒时间,就是有另外一个同样身穿全身板甲的战友通过云梯爬上了城墙!

    有了第二个,就会有第三个。

    很快,通过这个小缺口,十多个突击营的战士就已经是冲上了城头,不仅仅有重甲步兵,还有掷弹兵!

    当穿着胸甲的掷弹兵少尉爬上城头后,立即就是这十几个人开始向前推进!

    此时,明军也是反应了过来,远远的就能够看见不远处的城头,有着一队同样是身穿重甲的明军刀盾兵,在一群火枪兵、长矛手的掩护下,直接冲了过来!

    率队的掷弹兵少尉看着冲过来的明军士兵,立即就是道:“自由投弹!”

    很快,几个掷弹兵就是齐齐投出了手中的手榴弹!

    “冲锋!”

    掷弹兵少尉虽然只是个掷弹兵军官,但此时他却是身先士卒,率领着这支混合小队杀了上去!

    在这个时候,火枪已经是基本失去了作用,因为双方的距离实在太近,对面的几个明军火枪手还没有来得及开枪,就已经是被对面的救民军士兵冲到了跟前,紧接着,这数十人就是厮杀在了一起!

    此时,大乾救民军所装备的板甲再一次是体现出来了其强悍的防御能力!

    虽然板甲在面临火炮时没啥防御作用,哪怕是明军的那些碗口炮都是能够轻易的穿透板甲,中近距离的火枪射击,也能够击穿这些板甲。

    但是在这种混战之下,双方根本就没有火炮,而火枪更是变成了烧火棍,大乾救民军里的掷弹兵是直接端起长了刺刀的火枪化身长矛兵。

    在这种单纯依靠冷兵器杀伤的混战之中,板甲的作用得到最大体现!

    明军士兵发现自己的长矛或者长刀,根本就砍不动对面伪乾贼军的盔甲!

    一场小规模的混战只持续了短短二十多秒,但是增援而来的这个明军小队,足足拥有三十多人的小队就已经是伤亡大半,剩下的人自然是叫喊着逃跑了。

    伤亡如此惨重,哪怕他们是督标新军,明军里的精锐也是撑不住啊!

    而更重要的是,趁着这二十多秒的时间,又是有更多的突击营将士冲上了城头!

    很快,城头上的突击营士兵就已经是超过百人了,他们牢牢的控制了一段大约五十米宽的城头!

    此时,更多的大乾救民军的将士们正在通过云梯不断的向上攀爬!

    更远处,第五步兵师的大量步兵已经是发起了冲锋,大量的步兵开始朝着这个缺口冲了过来!

    五分钟后,突击营的将士除了途中死伤者外,剩下的已经是全部登上的城头,正在对抗着明军持续不断的反扑!

    此时,第五步兵师第十六步兵团的将士也是开始登上城头了!

    此时,已经是没有人关注城墙之外的战斗,甚至就连炮击都是停止了,双方所有人的目光都是注视着这片只有百米宽的城墙。

    在这段城墙的两端,大量的明军士兵被上级军官驱赶着,不断的向前发动反扑,试图把这些刚登上城墙的伪乾贼军士兵赶下去。

    而突击营的将士们则是拼死抵抗,不时还有第五步兵师的士兵们爬上城头,并加入战斗!

    手榴弹不时的响起,鲜血不时的喷出染红天空!

    惨叫声更是持续响起,没有停歇的时候!

    城外,陈先?看着城头上的激战,脸上笑容依旧,然后点了点头道:“让第四混成团和第五混成团不用发动强攻了,准备拦截明军的突围!”

    此时战况已经是非常明显的,他的大军已经是登上了城头,而当数以百计的重甲步兵登上城头的时候,哪怕是明军拼死抵抗,但是也绝对无法把自己的大军赶下城头了

    此战,他赢了!

    而现在他要做的就是,全歼城内的明军,他可不愿意让这些明军逃走,然后跑回和州或者南昌,在自己的后续攻势造成麻烦。

    尤其是城内的那些督标以及边军,必须全部留下来!

    而战况也是和他预料的一样,随着南面城墙失守后,城内的文武官员也是知道,这和州城是彻底完蛋了,如果不想死的话,就必须立即突围走区进军,控制各交通要道,重要区域,坚决不给城内的马明军重新组织起来的机会。

    当天下午以及晚上时间,和州城内的枪炮声依旧持续响起,但是却越来越密集,大量的明军残兵被围剿,少量顽抗被击毙,但是大部分还是选择了投降!

    可惜的是,城内的那些明军文武官员,尤其是高级官员们并没有人选择率军投降,只有少数人被俘虏,有一部分被发现自杀了,而有一部分则是不知所终,有可能逃出城去了,也有可能躲藏在城内,也有可能混入那些被俘虏的明军士兵当中。

    但是这一切,对于陈先?而言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拿下了和州城,扫平了持续南下的第一道,同时也是最难攻克的障碍,接下来,只要他按部就班,拿下整个安庆、南昌是指日可待的事!

    天亮后,一封战报就是通过三百里加急离开和州城,然后向后方传递,这封战报将会一路回到扬州,向楚行报捷!

    虽然报捷的战报送出去,但是和州城内的清剿作战还是在持续,城内的溃兵实在是太多了,虽然说成组织的抵抗已经没有了,但是太多溃散散落在城内众多民居里,是需要逐一清剿的。

    大乾救民军对这种清剿城内溃兵的工作也是相当熟悉了,而且他们使用的清剿的手段也是简单,直接控制各交通要道、重要区域,把各城区进行划分并间隔期间。

    然后直接让这一片区域的所有民众从家里出来到指点地点进行集合,但凡是躲着不肯出来的人,不敢说百分百,但是大多都是那些溃散。

    而混入民众之中的溃兵,要识别起来也简单,首先是把青壮挑选出来的,这和州城以前不过是个府城而已,城内的居民一共也没几万人,青壮全部算上也就顶多七八千人而已!

    但是挑选出来的青壮却是有差不多两万人!

    然后是进行简单的口音识别,但凡是外地口音的,基本上也不可能是城内土著,直接拉走再进行识别,如果这个人没有合情合理的理由,那么不管承不承认都会被当成溃兵抓走。

    如果说自己是本地人,或者是外地人来此地,但拒不承认是明军士兵的,那么就会进行审问,让他们的家人或者朋友来领人。

    这种简单的识别手段不敢说百分百能够把溃兵都抓出来,但是绝大部分还是能够抓出来的,至少逃走一些落网之鱼,大乾救民军也不在乎。

    三天后,城内清剿完毕,同时详细的战果也是统计了出来!

    在此战中,不包括后方运输辎重的民夫,大乾王师陆军和水师参战兵力约为三万人。

    不包括两斤、三斤散弹炮的话,陆军方面参战的五斤以上野战炮约一百五十门,海军内河战舰三十艘,五斤以上火炮二十多门。

    打出去的五斤以上炮弹超过万发,大口径榴弹八百多发。

    基本上把和州城的城墙打成了一片废墟,城内,尤其是靠近城墙的城区大量建筑损毁

    参战部队阵亡、失踪者八百余人,伤者千余人,也就是说,伤亡人数大约是在两千人左右,而伤亡人数主要是集中在一线登城部队,包括两个突击营、第五步兵师的冲锋部队,另外炮兵也是在炮战中有所损失。

    至于骑兵,一个伤亡都没有!

    而他们的战果堪称辉煌!

    城内的五万多明军被全歼,直接击毙敌军六千余人,伤者无数,另外俘虏四万余人,只有区区数千明军趁乱逃了出去!

    而被全歼的这五万多明军里头,还有五千督标以及三千边军!

    恩,实际上,死伤最多的明军,也正是这些督标以及边军,因为他们正是城头防守作战的主力,基本上很多第一时间就是死伤惨重了,而也是因为他们的死伤惨重,直接导致了守城明军的大崩溃。

    至于普通的卫所兵,倒是死伤比例不大,因为他们虽然人数众多,但只承担辅助任务,比如最血腥的城头搏杀,根本就没有没有卫所兵参与,他们在大乾救民军的突击营登上城头后,第一时间就是跑光了。

    而抵抗的最英勇的,则是督标!

    从战死者明军的军服进行辨认,战死的督标超过千人,但是守城的督标一共也才五千人啊,也就是说,三千边军有五分之一都直接战死了,如果算上受伤的人,伤亡过半恐怕都是有可能的。

    这固然是和他们是守城的第一线兵力,在作战中承受了最猛烈的火力的缘故有关,但是他们的抵抗意志却是依旧远远超过那些卫所兵,也超过了边军有关,如果他们不拼死抵抗的话,他们也就不用死伤这么多人了,没看见那些卫所兵们都还活的好好的。

    至于边军,他们的战斗意志也不算弱,但是这些边军的武器装备太差了一些,而且打仗基本都是依靠个人的勇武,他们和大乾救民军的战斗里,非常不适应大乾救民军那种集体作战的打发,因此也是死伤不小!

    战后讨论会议里,秦去疾按照这一场战役里给这些明军进行了简单的排名:战力最强的是督标新军,其次是边军,再其次则是地方募兵,然后是普通卫所兵,最次的则是那些连武器都没有的青壮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