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明末大寨主 > 第八百八十一章 人心惶惶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就连税部的几个高官们都是颇为欣慰,自己手底下出了个能够让陛下夸上一句的人才,他们脸上也有光啊!

    于是乎,赵进人还在江北道处理后续事务呢,税部的大佬们就是准备开始给他加担子了!

    一纸公文就是让他继续巡视皖北道税务,嗯,江北道那边的巡视还没有结束,让他继续巡视着。

    这也就是说,皖北道、江北道这两个重要无比的区域,赵进都得管着里头的税务,因为赵进前不久刚升官,所以品级短时间是不可能升的了,就算是人才,那也得磨砺一番,至少要等几个月啊!

    同时伴随着任命的还有楚行的那一句‘这倒是个人才’也是流传了出来,别都不说,仅仅是凭借着这么一句话,谁都能够看的出来,这个赵进的前途不可限量啊!

    赵进接到上头让他巡视皖北道的任命后,倒是没有太多的感想,只是觉得未来几个月恐怕自己又有跑断腿了,这皖北道地方大了去,要整顿税务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倒是楚行的那一句人才,倒是让他颇有感触,他猜测应当是自己整顿税务内部系统时,把满是人渣的税务系统整顿了,让税务系统的风气得到了极大改观,让大王感到了满意所以才会这么说的。

    这也让他觉得,大王也是和他一样讨厌税务系统内部的风气,是支持他把改革税务系统内部,顿时就是让他生出了士为知己者死,更是觉得大王也是个仁君,就是大王身边有着一群奸佞之臣阻挠圣听,蒙蔽了圣君,所以才会造成如今这种乱政暴政横行的状态!

    他必须更加努力,这样才能够升到更高的位置,然后真正的接触到大王,并为陛下出谋划策,匡扶圣君革新大乾,结束众多的乱政暴政,还天下黎民一个朗朗乾坤!

    嗯,赵进是绝对不会知道,楚行之所以这么说,只是觉得这个赵进收税的本事挺不错的,一下子就搞了四千多万两银子,这不是人才什么才是人才?

    赵进虽然还没升品级,但是差遣是越来越重了,掌控两道税务巡察税务,其实际权势可以说已经是不小了,而更重要的是,现在稍微有点官场觉悟的人都能够看的出来,赵进以后是要升官再升官啊,兴许再过几年,就有可能成为朝廷重臣了。

    于是乎,以往不少讨厌赵进的人,悄然改变了态度,那个当着他的面宣布断绝师生关系的老师,如今也是不在外人面前说他的不是了,外人偶然问起,赵进是不是他的学生时,也是不再否认了!

    当然了,身为一个读书人,他还是有骨气的,即便是他的学生现在要飞黄腾达了,但是他也是懒得凑上去,顶多就是不再否认赵进是他的学生而已!

    身为读书人,就是要有这么一身正气!

    至于以往对赵进颇有微词的众多亲友们,现在也是改变了态度!

    去年赵进那匹夫投贼的时候,不……呸呸!

    去年赵大人心怀苍生,朝廷求贤若渴,毅然出仕的时候,他们之中的大部分可都是保持鄙夷的态度的,尤其是当他们得知赵进还是成为了一个税务巡察的时候,就更是如此了。

    赵进从池州杀到广德州,宁国府,再杀到松江府,如今杀到江北,这一路杀了不少人,或者更加准确的说,他这一路上杀了不少的士绅。

    所以江南士绅们,包括赵进的亲友们都是以赵进为耻,很多人都想着,等到明军打回江南的时候,定要把赵进那狗贼大卸八块!

    只是呢,这是以前的想法了,当大乾王师在山东安平镇外一举击溃伪明在北方的最后一支主力部队事,是个人都知道,伪明已经是无力回天了,这天下,已经是彻底落入了大乾手中

    于是乎,几乎是一夜之间,大乾王朝统治区里,尤其是南直隶这一片地方,很多士绅们已经是很自觉的把伪乾,楚贼、贼军这一类的词汇抹掉,然后张嘴就是朝廷,闭嘴就是王师,这说的可不是公开场合,而是私下场合了。

    公开场合里,是不可能有人公然这么说道,这要是不一小心,人家巡捕直接就会上门带走调查,搞不好就是一个侮辱圣君的罪名,这罪名可大可小,小的话打板子罚款,大的话斩首抄家也是不在话下。

    活在大乾治下,竟然敢骂万古圣君楚行,简直是寿星公上吊,活的不耐烦了!

    外人对赵进被重用,简在君心是议论纷纷,尤其是亲友们,前些时候,和赵进解除了儿女婚约的一个同窗好友,厚着脸皮又是手书一封,言之前的退婚之言自己过于鲁莽了,最近数月是寝食不安,如今是厚颜重立婚约。

    赵进看罢后,轻摇头叹了口气,他倒是不恨他的老师,他的同窗等亲友们,相反,他理解他们的想法,即便是当初他的老师朝着他的脸连吐三口痰的时候,他都不曾生气过,相反,那个时候他还满是愧疚,希望他们有一天能够理解自己。

    然而现在,他却是第一次感受到了烦闷!

    他们怎么会这样?

    他们怎么能这样?

    他们不能这样!

    他们是读书人,是读圣贤书了大规模的整编,不过这种整编也不是直接按照大乾陆军骑兵的编制进行改编,因为救民军骑兵和明军骑兵的战术是截然不同的,而不同的战术所带来的就是训练上的差别。

    训练以及战术上的差别,所带来的是编制上的不同!

    这七千明军骑兵,是典型的东方传统骑射骑兵,强行把他们按照大乾骑兵的方式来整编,可能会适得其反。

    因此大乾陆军方面经过了谨慎考虑后,并没有把七千骑兵清一色的按照大乾骑兵的编制进行整编,而是保留了他们的基本战术编制。

    然后整编出来了七个骑兵团,每个团都是千骑规模!

    然后这七个骑兵团里,有三个状态比较好的骑兵团,这三个骑兵团里的骑兵们,都是经过了挑选的,然后把这三个骑兵团直接编入了第三骑兵支队,使得吴三桂率领的第三骑兵支队,骑兵数量扩充到五千骑。

    而剩下的四个骑兵团,则是分成了两部分,编为第五骑兵支队、第六骑兵支队

    原则上,上述七个骑兵团的主官们,都是原来的明军降将,不过副官、参谋长都是救民军方面的军官。

    此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随着整编的细化,这些骑兵团里的排长、队长这两个级别的基层军官,却是大乾陆军抽调过去的军官。

    楚行花费了这么大的代价,也是同意了让这些明军降将继续带兵,但是绝对不是一点防备都没有,中高级明军的降将可以留任,也是可以继续担任团长这个级别的职务,但是整编后的这些骑兵团,其基层军官必须是大乾陆军派过去的。

    原有的明军基层军官,则是大部分被送到讲武堂学习,等他们学习结束之后,再派遣任职,也肯定不是这些骑兵团了。

    虽然投降后的不少明军高级骑兵将领对此颇有微词,但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更何况都已经是投诚大乾了,所以现在也只能是夹着尾巴做人,装着看不见大乾王朝对他们手下进行分化拉拢。

    整编后的这七个骑兵团,编制和战术和大乾原有的骑兵都大不相同,但是这并不影响他们重返战场!

    为了防止什么意外发生,这些投诚后的明军骑兵,除了三个被编入第三骑兵支队的三个骑兵团奔赴北平,随同第三兵团主力部队作战外,第五骑兵支队则是被派遣到了河南,配合第四军作战。

    第四军骑兵很少,其第四骑兵支队虽然有支队的名义,但实际上只有六百骑而已,第五骑兵支队的加入,能够极大的减轻第四军在骑兵上的弱点。

    至于第五骑兵支队,则是先由枢密院直辖,目前随同虎贲军一起行动。

    在这个时间里,大乾陆军的骑兵将领们,也是不断的努力拉拢分化,试图彻底吞并这支骑兵部队,把他们变成大乾陆军骑兵的一份子。

    有了这七千明军骑兵的加入,大乾陆军在骑兵上虽然存在着骑兵少的弱点,但是也算是增加了不少。

    在北方诸省里,大乾陆军原有的骑兵再加上这七千明军骑兵,骑兵总数已经是超过了万人,而且之前大乾陆军还缴获了不少蒙古人的战马,为了利用这些战马,如今大乾陆军在后方正在发疯了一样训练骑兵新兵,甚至是那些骑术还不算很精湛,战术能力还比较一般的新骑兵,都是被抽调了出来。

    利用这一批缴获的战马,大乾陆军有望还能够再增加五千骑以上!

    这样算起来的话,其实目前大乾陆军在北方诸省的骑兵力量,已经不算差了,至少目前除了草原上的那些游牧部落外,其他的势力已经是没有救民军这么多骑兵了。

    救民军的野战能力本来就强悍,如今有了大量的骑兵加入,野战能力就更加强悍了,北平城内的弘光皇帝以及明王朝的臣子们,也都不傻,自然是知道,这出城的话,绝对是死路一条。

    至于守城?

    对于弘光皇帝以及不少人而言,同样是死路一条,因为没有人会认为他们守得住北平!

    但是!

    对于一部分人而已,留在北平,却是有活路的!

    比如说那些官员们!

    如今北平城内的文官武将们,态度是非常的微妙,一方面他们持续在朝堂上争权夺利,尤其是争夺城内仅有的两万多明军的控制权。

    但是另外一方面,却是没有人认真的布置城防,到现在,甚至都没人认真的去征召、训练青壮,仓库里的众多备用的武器依旧是待在仓库里。

    而皇城里,弘光皇帝度过了最初几天登基为帝的兴奋后,整个人已经是变的大臣们所不认识了,一开始他是惶恐,然后是愤怒,再过来就是无奈,这两天,弘光皇帝是天天召见群臣们,但是召见群臣也是半点用都没有。

    甚至都是有人在这种关键时刻辞官不干!

    皇宫里的妃子们,也是人心惶惶,她们这几天已经是开始发现,不少太监宫女已经是开始偷偷的逃出皇城去了,逃走的时候还不忘偷几件珍玩,而更关键的是,这种事竟然是没有人管。

    如今谁都知道,大厦将倾,人人都是为了自己,谁还有工夫管别人啊!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