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明末大寨主 > 第九百四十九章 科举和赈灾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所以近期楚行主要关心的还是内政事务,准备掀起新一轮的各种改革,同时大力度的推进工商业的发展。

    而工商业的发展,又会直接推动海贸的发展!

    因为工商业发展了,对于原料以及市场的需求就会越来越大!

    而海贸发展了,和佛郎机人的矛盾也是越来越大!

    当又有一支小规模的西班牙人的船队千里迢迢,好不容易东躲西藏来到南洋海域,但是被佛郎机人的巡逻舰队发现,并召集战舰给打的到处逃跑,最后被迫躲进广州港才是避免全军覆灭的时候。

    佛郎机人再一次是对大乾王朝对西班牙人的包庇行为提出了严肃的抗议!

    不巧的很,大乾外务部也是再一次向佛郎机人递交了抗议文书。

    说佛郎机人阻挠南洋贸易正常化!

    而双方的矛盾,也是可以从这一次次的抗议之中看的出来,是越来越大了!

    而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双方的贸易量越来越大,佛郎机人试图彻底垄断欧洲到东亚的贸易,而大乾王朝则是试图摆脱佛郎机人的垄断,和更多的西方国家直接贸易,从而赚取更多的利润。

    但是抗议归抗议,但是双方依旧还是保持了极大的克制,毕竟钱还是要赚的!

    佛郎机人也是不太敢惹毛大乾王朝,生怕断绝了双方的贸易。

    同时大乾王朝在没有可供取代的渠道之前,也是不愿意随便中断贸易。

    所以两国之间的关系,就是一边抗议一边做生意,有趣的很!

    然而,这种情况会永远持续下去吗?

    双方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

    但是想要打起来,一时半会的也做不到,这搞来搞去也就那样,而进入四月份的时候,大乾王朝将会迎来一件大事!

    第一件就是崇祯八年的殿试,到时候一千多名进士科以及新学进士科的贡士,将会汇集一堂参加殿试,从而改变他们一生的命运。

    崇祯八年四月初,金陵城内,众多人都是被即将举行的殿试吸引了目光!

    和以往大乾王朝举办科举时的场面完全不一样!

    大乾王朝举办的科举虽然也是受到了不少人的关注,但是说实话,整体影响力还是比较局限的。

    早期定都扬州的时代,举办的几次科举可以说都是有着极大的局限性,参加科举的都是两广以及部分贵州士子,而且即便是当地的士子,绝大部分人都是不认同大乾王朝的,当年大乾王朝的礼部为了凑够几百人参加科举,可谓是费了不少的苦功夫。

    稍候两年,为了让士子们参加科举,礼部那边也是使出了浑身解数!

    早期只要考中进士,当场就是授予六品以上官职,然后不用多久,完成基本实习后授予的官职往往还会再高那么一两个级别。

    早些年,考中大乾进士后,一年内爬到四品并不是难事,因为考中就是正六品起步,三个月后选官又是往往提拔一级甚至两级,而且当时大乾的占领的地方越来越多,对官员的缺口是相当大的,只要不犯错,哪怕是没什么过人之处,但是往往几个月后就能够得到升迁了。

    运气好一点,一年内爬到正四品是可能性非常大的!

    而运气好,又有能力的话,那么升官速度就跟做火箭一样了,比如说赵进这样的,在征粮司这个至关重要的机构,都能够两年升四级。

    后面两年大乾对官员的需求虽然还是比较大,但也是没有这么恐怖了,尤其是在占据江南之后,大乾王朝对新科士子的授官就是降低了少许。

    但是等到了崇祯八年的今天,新科士子的授官,基本上已经是恢复到了历史正常平均水平,不管是进士科还是新学进士科,都是统一标准,一甲授予从六品、二甲授予正七品、三甲授予从七品!

    不过除了品级外,实际上影响最大的还是具体任命,通常来说,一甲和二甲,都是留京任职,他们有可能被安排进入各部任职,也有可能被安排进入军机处任职,哪怕是进入了军机处后,也分好多个科,进秘书处和进普通的科室,那又是截然不同的。

    这里头,品级相当的情况下,进入秘书处自然是首选,这可是能够近距离接触到楚行的机构,也是无数年轻官员们梦寐以求的地方,进去了只要任职三年期满,再一次外放,仕途将会顺利的多。

    但是秘书处选人非常严格,而且最近两年已经是很少直接从新科士子里招募,一般而言,每年铁打能够进入秘书处的只有两个人,那就是进士科和新学进士科的状元,而其他人,包括一甲的第二名,第三名有时候也是进不了,至于二甲以及三甲,那是百分百没有机会了。

    秘书处选人,除了每年的两科状元外,如今更加倾向于选拨年轻,有经验的中低层官员。

    总之就是要年轻要有才华要有经验,然后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背景也得过硬,要不然的话,全国那么多年轻有才华也有经验的中低级官员,怎么就能够轮到你进入秘书处,从此飞黄腾达啊!

    而二甲和三甲这些新科士子们,二甲一般还是能够留京,通常都是进入各部担任比较重要的事务,也有可能进入督察院或者大法院,又或者是税部、巡警部等特殊机构,具体要看士子自己的意愿以及具体衙门里需不需要人,不是说你想去那里就去那里的。

    而三甲嘛,基本都是先留在京师各衙门实习三

    的入学考试相当,结果呢,没有一个人的卷子是满分的,甚至上八十分的都少。

    一大批进士科的学子,其理科的卷子,分数都是只有六七十分而已。

    而会试里新学进士科的列内容,还要更难一些,整体上已经是达到了王室理工学院大二的水平,因为考卷难度极大,所以考满分的也没有,很多人都是只有五六十分的水准。

    而这样的分数,他们之所以还能被录取,也是很正常的,因为能够把这些卷子做到满分的话,目前也只有王室理工学院里的那些学生了。

    考虑到这些学子们的实际理科水准,五十六分已经是很不错了。

    而今天的殿试,理工方面的内容不多,只是考一些基本的理论,而重点在于策论,这一点不敢是进士科还是新学进士科都是如此。

    因为甭管他们的侧重点是什么,但是他们今后都将会成为大乾王朝里的文官,而且起步也是比较高,一出来最低级的也是从七品,而从七品在大乾王朝里,已经算是中级官员了,放到地方上,那也是科室的二把手或者是镇的二把手。

    而部分人,更是正七品乃至从六品起步。

    所以这对于他们的素质要求就比较高了!

    策论的题目都是比较大,而今天不管是新学进士科还是进士科,都是有着同样的一个题目,那就是:试论工业发展。

    这个题目很空泛,甚至都没有什么明确的方向,就是让考生谈一谈工业发展,而工业发展也有很多东西可以说,而具体说什么,考生自行决定。

    或者换句话说,这个题目其实就是问考生,假如让你当一个县的工商科的科长,或者干脆是一地县令,你怎么发展当地工业?

    大乾王朝的殿试策论题目,基本上都是紧跟时代的,前几年说过明王朝的卫所问题,后来说过海外贸易问题,也说过移民屯垦问题。

    这一次说工业发展问题,自然也是不例外。

    其他的几到题目,也是方向比较大!

    而这些题目,并不是说让考生们都进行回答,没有强制要求,你可以选择其中一道题目,来一篇文章,也可以同时回答两道题目甚至更多。

    但是考试时间是有限制的,两个时辰,不多不少,时间到了就要递交考卷。

    而这一个半时辰里,他们还得先做理工的一些考题。

    楚行在上面坐着,看着下面一群考生在做题目,只不过他待了半个小时后,就是先走了。

    考试要三个小时呢,他可不会傻乎乎的在这里坐足三个小时,他还有一堆事要处理呢。

    所以在考上露面后,楚行就是先到了隔壁偏殿,然后连续开了两个小型的会议。

    第一个会试是讨论陕西那边的民生问题,如今陕西那边的情况还是不太好,虽然大乾入陕西之前,已经是存在的比较大规模的叛乱都已经是被强行镇压,但是这只是屈服于大乾王朝强悍的军事力量之下,然而当地的民生依旧困难,当民众吃不饱饭的时候,造反就是肯定的。

    去年冬天到今年春天,该省好几个地方又是有旱灾,虽然说并没有因此爆发大规模的叛乱,但是小规模的骚乱已经是发生了十多起了,而这已经是足以引起帝国高层的注意了。

    一次,两次,没事,这是小概率时间,但是短短一两个月内,陕西那边就报告有十多起骚乱发生,那么就不正常了。

    因此,楚行需要内阁那边,提出一个解决当地民乱的综合解决方案,而要解决民乱,归根到底还是要让当地民众吃饱饭。

    民生问题,才是核心!

    有了解决民生的方案后,军方那边也好配合一二,彻底的解决陕西叛乱众多的问题!

    会议上,赛八仙他们也是有着充分准备了,会议刚开始,就是提出了好几个解决方案,而这个解决方案,也是效仿之前大乾王朝在河南、山西两省的处理办法,那就是多管齐下!

    而目的就是彻底的防范,控制流民,因为纵观历史,大规模的叛乱,几乎都和流民有关系,控制流民,一部分是靠军事手段,而另外一部分,则是需要靠行政手段了。

    内阁方面提出,要让当地官府衙门,组织受灾地区的无地民众进行屯垦,新开发出来的土地归属免费归属他们,并给予屯垦的一些必要帮助。

    同时加大投资,用于修建水利设置,道路、河道等基础建设,通过以工代赈的模式,让当地民众可以获得额外的工作让他们获得必须的口粮,并且通过雇工等方式进行集中的军事化管理,防止他们重新演变为流民,造成骚乱。

    此外则是加大救灾投入,从周边省份调集粮食进入陕西救灾,避免大规模的饥荒发生。

    这些都是一些普通手段,不过内阁方面还提出,因为陕西方向本来就需要比较多的用兵,因此可以适当的从山西加大募兵的数量,把当地的青壮们直接招募入军队,避免他们成为各种骚乱的中坚力量。

    楚行对赛八仙他们提出的部分建议还是感到比较满意的,比较务实,正视了困难,没有轻视,也没有夸大。

    至于招募宅民从军,这却是让楚行有些感到有些顾虑了小说

    招募流民从军,这事宋朝就干过,结果呢,没卵用,土耗钱粮。

    但是这个提议也是让楚行有了新的想法,直接让这些灾民从军打仗,估计不靠谱,而且也和大乾王朝的建军思想相违背。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