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明末大寨主 > 第1367章 水陆交通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他们计算过,如果是有一条运河,并使用蒸汽机运输的话,其运输成本将会比现在使用马车运输货物便宜十倍以上。

    这也意味着,未来五大湖区域以及新南河区域,将会需求大量的内河船只。

    运河上使用的小吨位驳船,他们是没指望的了。

    运河驳船看似只有几十吨,但其实技术含量很高,都是使用大功率蒸汽机的船只,要不然无法拉动这么多的货物,而整齐船只,这些是本土造船厂的自留地,他们这些海外领地的造船厂不能建造。

    他们没有设备,也无法购入蒸汽机,甚至连造船用钢铁都得不到。

    但是,内河驳船,其实是有两种船只组成的,一种是拖着一大堆无动力驳船前进的船头,然后还有一大堆无动力的驳船,这种小吨位的驳船,本来就是他们新南造船厂的特长。

    木制的小吨位无动力驳船,没啥技术难度,成本也不高,可以。

    此外他们还准备进军五大湖船只。

    五大湖的开发,已经成为了近在咫尺的时,他们新南造船厂也是不敢落后。

    从这运河,从当地的发展来看,可以说美洲地区哪怕是受到了诸多的限制,但是他们的发展依旧要远远超过了其他地方。

    哪怕是靠着传统的手工工业,他们也是发展迅速!

    毕竟当地的自然资源实在是太过优渥,不管是农业还是传统手工业之类的,都不用官府去推动,民间自发随便搞一搞就能够很成功了。

    这种对比,可以说是让其他地方的海外领地很受伤。

    尤其是在非洲地区,依靠着一个内洛地区的金矿,他们才是获得了一点局部本土化的机会,但是即便是这样,帝国高层也只是把这里定为纯粹的黄金产地而已。

    可没有说在这里大规模发展工业的想法。

    这种情况下的,隔壁的南非平原就依旧只能憋屈的发展农业,顺便依靠海上贸易了,但是这种困难也只是相对而已。

    其实大乾帝国在海外占据的海外领地,并且有比较多人移民的地方。

    抛开了近在家门口南洋诸岛外。

    在印度和非洲以及美洲地区,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一种是战略要地,比如说摩洛哥休达、波斯湾的霍尔木兹、马六甲、檀香岛、火地岛、锡兰岛等。

    第二种则是简单的补给港口,这一类就多了,基本上很多地方的沿海港口都是被大乾所占据的,但是对于这些地方,大乾人一般也只是搞一搞补给而已,基本不会大规模进行移民开发。

    第三种嘛,则是自然条件比较优渥的殖民地了,包括美洲、南非平原、印度戈河州等地。

    如今让大乾大规模开发移民的,也就只有南非平原、印度戈河州以及美洲这几个地方而已,这些地方的条件其实都不错的。

    甚至比本土的很多地方都要好的。

    大乾帝国的本土,如今广阔无比,但实际上也不是所有地方都适合大规模开发生存的,至少北边的那几个省份,现在都不可能大规模开发。

    帝国本土的精华地带,依旧是少数中部省份以及东部沿海省份,尤其是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湖广这四大区域。

    而其他地方的话,其实发展的很一般,主要是受到交通、地形、资源等自然条件的限制。

    内陆地区中,其实发展的比较好的也只有山西了,而这地方之所以发展的好,纯粹是因为这里有煤炭,并且开通了铁路。

    如今乃是蒸汽时代,对煤炭的需求是一天比一天高,这也是让煤炭的产量虽然逐年攀升,但是依旧没有降过价就可以看的出来了。

    而山西也是依靠着大量的煤炭资源,把经济给发展了上去。

    但是,这只局限于工业部分。

    然而哪怕是现在已经是工业革命时期了,但实际上工业规模依旧远远无法和后世相提并论。

    对于现在的大乾帝国而言,农业为代表的第一产业,依旧具有不可动摇的的作用,一个地方的普通民众生活水准怎么样,更多的还是要看当地的农业发展。

    至于工商业嘛,这年头的工业所提供的工作岗位,相对于大乾帝国两亿多的人口而言,其所占据的比例依旧是非常有限的。

    尽管大乾帝国涌现出来了众多典型的工商业城市,比如说上海、广州、天津这三大工商业城市,都是发展迅速,并且因为工厂扎堆,导致城市人口暴涨,已经是先后突破百万人之巨。

    而次一等的武汉、当涂、金陵、镇江等城市也是达到了数十万人之巨。

    此外还有诸多中小型城市也是汇集了大量的人口,超过十万人的城市如今已经是非常多了。

    这可以看成是工业革命所导致的城市化,大量农业人口陆续转化为工商业人口。

    累积下来的话,全国本土范围内,也就是大陆本土以及后续完成本土化的东海省、部分局部本土化的地区在内,城市人口大概也就两千万人左右。

    城镇比例都还不到百分之十呢。

    因此别看这百万人口的城市,数十万人的城市很多的样子,但是比两亿多人口比起来,那么所占据的比例就非常小了。

    大乾帝国的绝大部分子民,都还是生活在农村里,依靠种田为生。

    因此绝大部分情况下,一个地方的农业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当地的民生。

    通常来说,民生比较好的,都是土地比较肥沃,拥有大量耕地的地方,比如说江南、湖广、华北等等,都是差不多。

    而山西那边的话,纵然有着大量的煤炭资源,给当地带来了不少的助力,但是因为人多地少,因此民生依旧是比较困难的。

    因此本土地区其实很多地方的民生条件很一般,看似经济总量大,但是当地百姓的生活,还真没有美洲地区的移民们生活质量高呢。

    哪怕是跑到非洲南非去,随便一个移民也能够获得大量的耕地,其他不敢说,但是只要努力耕种,吃饱饭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其实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每年才会有这么多的人陆续移民海外,或者到边疆省份屯垦。

    而这一点,楚行也是有心无力,对于这些因为自然条件而限制的落后地区,作为官府层面虽然能够推动其中一两个地方发展,但是绝对不可能把所有地方都是给推动出来的。

    但是就算是困难也不能不搞!

    比如说,其实很多地方不是不适合发展工业,而是没有这个机会!

    比如说四川,这个天府之国其实条件也还是可以的,但是这些年却是没怎么发展起来,主要还是进川的交通比较差。

    铁路没有,而普通的马路虽然有,但是那个路难走的很。

    长江航运的话,从宜昌到重庆这一段可是有着大名鼎鼎的三峡呢,航行非常危险不说,而且航道的水深以及宽度都不足,加上水流非常急,因此往往需要动用大马力的蒸汽船才能够溯江而上,这不但加大了运输成本,而且也限制了运输量。

    所以到目前为止,四川那边的工商业发展,更多的还是以服务当地的轻工业为主,但是比重很小。

    更多的,当地还是依靠传统的农业。

    四川如此,其他省份其实也好不到那里去,比如贵州、云南、广西等西南省份都发展的不太好。

    但是在楚行看来,要发展还是可以的,哪怕是不搞什么大型工业,但是多搞一搞轻工业或者特产加工业也是可以的啊。

    限制这些地方发展的,在楚行看来还是交通问题!

    尤其是内河航运条件不怎么好的地方,因为交通不便,经济发展,尤其是工商业发展上已经是被交通便利的地方拉下了太多。

    而这种情况楚行自然是不会当做没看见。

    前些年的时候,帝国内政的发展,主要还是集中在条件比较好的地方,哪怕是修铁路也是在比较容易修铁路的地方修,重点发展了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区,顶多再加上一个湖广。

    现在嘛,楚行已经是准备朝着其他省份倾斜一二,反正其他发展良好的省份已经能够自主持续的发展了,不需要金陵方面的支持都能发展的很好。

    但是其他省份如果没有金陵方面的扶持,估计是很难追上来。

    而根据后世的经验来看,要想富先修路!

    要发展地方经济,交通问题必须先解决!

    在这年头要解决内陆省份的交通问题,除了靠铁路也没有其他办法了。

    为此,楚行已经是让大乾铁路总公司,开始筹划修筑西南铁路干线了。

    目前大乾帝国的铁路修筑基本上已经是完成了前期规划的数大干线。

    主要有从宁波一直到杭州、上海、镇江、金陵、九江、中间还有一个杭州到金陵的江南铁路网。

    然后是以香港为起点,途径广州、长沙、武汉、郑州、天津南北干线铁路。

    再过来则是东西铁路,从金陵到徐州、郑州、长安、兰州、肃州、哈密、吐蕃、喀什、库里的超长东西铁路,这一条铁路包含了京郑铁路、西北铁路、中亚铁路东西段。

    再过来则是次要干线,比如:

    以济南为中心,同时联通天津、徐州、郑州、青岛的山东十字铁路网。

    南昌到武汉的南武铁路。

    再有则是草原铁路,天津开始出发,途径幽州、丰州、黑石城。

    再有则是天津向东,经过锦州、沈阳、哈尔滨的东北铁路。

    再有沈阳向东,进入高丽半岛,一直抵达釜山的辽东铁路。

    上述的这条铁路干线,构成了帝国本土的主要铁路干线,同时围绕着这些铁路干线,还有众多的铁路支线,而经济越是发达的地区,铁路支线也就越多。

    比如说在珠三角和长三角以及华北平原一带,铁路线是非常多的,其总长度也是非常的长。

    但是依旧有众多的地方没有通火车,比如说四川、云贵两省、广西等省份,虽然他们本省内会有一些短途铁路,但是却并没有连接到铁路网当中来。

    下一步,楚行要铁路公司搞的就是,把上述这几个省份的铁路先修通了,至于说更多的边疆省份,比如说吐鲁番省、黑龙江以北区域的东北省、西伯利亚地带的河西省、西伯省暂时就不搞了。

    那些的自然环境太恶劣,吐鲁番可是高原,后世为修个铁路都是麻烦的要死,现在这年头是别指望修铁路了。

    而北边几个省份连人都没几个,而且绝大部分都是冻土,不好修,修了也没啥用。

    但是西南几个省份和福建这个省份就不一样了。

    楚行都做出了决定,铁路总公司方面自然是不会有任何的拖延。

    很快就是向楚行报告了预定的铁路修建方案。

    福建那边,主要是修一条连接江西和福建的铁路,至于沿海地区,有海运,倒是不用急着修。

    而铁路一直拖着没修,纯粹是因为地形太复杂,施工成本太大,同时福建的沿海运输其实很发达的,海运便利,对铁路的运输需求其实也有限。

    既然能用简单方便的海运,这难修,成本又大的铁路自然也就暂停了下来。

    毕竟这会的福建进行海运,可不存在什么海运安全问题。

    这东太平海域乃是帝国海军的自留地,基本不可能有外来船只威胁帝国在这一海域的航行安全的。

    至于说突破帝国海军的封锁,然后杀入东太平洋海域,除非是外星人入侵,不然是没这个可能性了。

    这年头的大乾帝国,海军实力有多强,这个其实已经很难其衡量,因为他们随便拉出一支分舰队出来,都比其他国家的所有海军加起来还要强。

    日不落时期的英国曾经搞两强标准,海军实力要超过世界老二和世界老三之和

    冷战后的美海军虽然没有明确公布,但是人家的常规海军玩的就是全球标准,也就是美国海军一家单挑全球其他各国海军!

    但是到了大乾帝国海军这边就不一样了!

    大乾帝国海军从不追求什么数量上的优势,人家追求的是全球海军的绝对控制!

    什么是绝对控制?

    就是他们想去那去那!

    不想让谁去那,就不让谁去那!

    大乾海军和其他国家海军根本不在一个位面上,你非要用数字去衡量的话,那么可能是百倍甚至千倍,万倍。

    为啥?

    两者根本不在一个层次,没有丝毫可比性!

    大乾随便开一条战列舰出去。

    就算是光挨打不还手,那些土著的风帆战舰也拿这万吨自己没有丝毫的办法,

    所以如今大乾海军追求的不是什么数量上的变化,对土著海军的优势,而是绝对控制!

    用海军内部的口号就是,海军的敌人从来都不是什么土著海军,而是陆军那边土鳖!

    海军如此无解,海上运输自然也是无解的很,沿海运输不存在任何问题。

    所以,很多沿海地区,其实根本不会专门去搞个铁路,直接用船只运输简单便宜。

    但是西南的几个省份可没有沿海,哪怕是广西,其实也是没有沿海的,因为这年头的廉州属于广东管辖。

    铁路公司准备修一条从长沙起步,然后抵达贵阳,并继续向西延伸的到昆明的西南铁路。

    同时还准备修一条川汉铁路,基本上就是汉口往西,然后从宜章进入巴东,然后抵达重庆、成都等。

    为了修西南铁路以及川汉铁路,其实大乾铁路总公司已经是花费了多年时间进行实地勘察,这路线选择都是经过了反复考虑的,并不是说林轩提出来让他们拿出方案后,这才临时搞的。

    大乾帝国铁路总公司,在过去的十多年来,一直都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各种勘测,各种各样的铁路线勘测都会有。

    既然铁路总公司已经是拿出方案来了。楚行自然不会拖延。

    直接大笔一挥,就是批准了西南铁路以及川汉铁路的修筑工作。

    如此也是宣告着,大乾帝国铁路总公司将会正式启动这两条施工难度极大的干线铁路。

    让大乾铁路的建设进行了一个新阶段。

    过去的十多年来,其实大乾的铁路建设虽然已经无比快速了,但是受限于这个年代的技术条件,再加上在本土修建铁路,不可能和其他基建公司在海外领地修筑港口、码头等设施一样大量使用土著劳工,只能是使用帝国子民。

    因此是不可能不考虑施工人员的性命,为了进度拿人命去堆的。

    最近这些年,为了加快部分战略铁路的修建速度,尤其是中亚那边的铁路进度,甚至连军方都是动员了诸多现役部分帮忙修筑铁路,其中好几个二三线的部队,如今都是快要变成专业的铁路施工部队了,修铁路又快又好。

    受到技术以及人员的限制,帝国的铁路建设,在前面的十多年里,除了几条战备铁路,也就是西北、中亚铁路、草原铁路、东北铁路外,其他的铁路线建设大多都是遵循商业建设的路子。

    在容易修铁路的地方修,并且也会考虑铁路的盈利前景。

    哪怕是川汉铁路也是如此,铁路的勘测人员进行路线勘测后,其实铁路总公司方面是有多个入川铁路线路方案的,但是最后为什么选择了从汉口往西,然后入川的方案呢。

    就是考虑到了这样修的话,沿途连接的都是人口比较多,经济比较好或者有发展潜力的地方,同时也是考虑了建设的成本而综合考虑的一个版本。

    川汉铁路如此,其他地方的铁路建设,自然也就更多的考虑到了经济因素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