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三国:气运图录,开局娶亲大小乔 > 第三章 腐朽的汉室,气数将尽罢了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两位叔叔,还请稍安勿躁。”\n  “你们认为,这洛阳城,还有我继续待下去的必要吗?”\n  杨辰没有正面回应杨彪和杨虎的诧异,反倒是如此询问道。\n  听到这儿,杨彪和杨虎相视一眼,眼中露出不解之色。\n  即便是朝堂之上的一方巨鳄,也依旧没有完全听明白杨辰这番话蕴含的意思。\n  要知道,在世人眼中,洛阳城这块宝地,可是大汉国都呀!\n  即便是权力中央有许多勾心斗角的斗争。\n  但只要大汉帝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这里就是当之无愧的正中心!\n  “叔父!”\n  “你们还记得,半个月前刘焉那厮的奏折吗?”\n  杨辰语气迫切地问道。\n  “这……”\n  “当然记得。”\n  “刘焉那厮,整天不想着怎么治理地方,净是搞这些没用的玩意儿。”\n  杨虎满脸不忿地说道。\n  在大汉一众官员之中,刘焉实在是个摆不上台面的小人。\n  虽然这家伙是汉室宗亲,可从他担任官职至今,可以说是一点建树都没有!\n  当初黄巾之乱的时候,刘焉到幽州任官,结果被黄巾打的落荒而逃。\n  不仅丢失城池,而且还干了屠杀百姓冒领军功的事儿。\n  这事儿整的,各路地方刺史州牧纷纷瞧不起他。\n  因此,刘焉虽然名列汉室宗亲,路人缘这玩意儿,却是差到了极致。\n  可就是这样一个家伙,在前不久,上奏朝廷,建议以刺史取代州牧。\n  这个制度,在杨虎和杨彪看来,不过是搬起石头砸脚的操作罢了。\n  在大汉原有的制度里,一州之中,刺史和州牧,两个职位只能同时存在一个。\n  这也就说明,要不只有刺史,要不就只有州牧。\n  刘焉这个提议,不是搬石头砸脚是啥?\n  可是,熟知历史大势走向的杨辰心里却清楚,正是刘焉的“刺史代替州牧”制度,让大汉地方势力彻底崛起。\n  从今往后,各路诸侯开始割据,军阀林立状态逐渐出现。\n  臂如,现在的凉州刺史是董卓。\n  如果按照原有的汉制,应该从京城之中再派遣一名官员去凉州担任州牧。\n  然而,在“刺史取代州牧”制度的作用下,凉州的地方豪强董卓,直接成为了真正的一把手!\n  原本,刺史和州牧存在的意义是相互制衡,不让一家独大。\n  可现在,像董卓这种在凉州土生土长、根深蒂固的地方军阀势力,直接成了一州长官!\n  换言之,董卓就算直接宣布脱离大汉,自己建立一个新的国都,恐怕凉州都会有大批追随者。\n  诸如此类事情,还有许多许多。\n  刺史代替州牧制度,直接让地方势力掌握了一级行政权,从而让中央的管控力大幅度下降。\n  这便是刘焉这厮的野心所在。\n  他瞅准的,正是素有天府之国之称的益州。\n  原来的益州牧在前不久去世,刘焉担任益州刺史,相当于直接掌握了益州的军事、财政大权。\n  再加上益州地形偏远,山高皇帝远。\n  这刘焉,就彻彻底底成了益州的土皇帝!\n  历史上也正是这样,刘焉、刘璋父子,在益州割据多年,一直到二十几年后的刘备入川,这个局势才被打破。\n  可是,令人感到很离谱的是。\n  这个让大汉地方势力彻底抬头的政策,刘宏竟然大手一挥,同意了!\n  究其原因,可就懂的都懂了。\n  汉灵帝刘宏,最出名的两件事儿,一件是称呼十常侍为“阿父”、“阿母”,另一件就是买官卖官。\n  刘焉这厮,是百折不扣的大贪官。\n  他手上贪的银子,绝不在少数。\n  为了让刺史取代州牧制度被刘宏同意,刘焉没少给十常侍和何进孝敬银子。\n  同时,刘宏自己也得到了不少“孝敬”。\n  这道荒唐的政策,就这样被批准了下来,刘焉屁颠屁颠前往益州上任去了。\n  杨辰能看不出来这计策吗?\n  他当然看得出来!\n  而且,杨辰想要的,就是这么个结果!\n  如果董卓、刘焉这些人不崛起,这腐朽的汉室,还怎么被推翻吗?\n  刺史代州牧制度,直接受益人是刘焉。\n  可得到最大好处的人,却是董卓!\n  西凉军从今往后,拥有了进可攻、退可守的能力。\n  董卓自身,也具备了入京的实力,只等一个契机,便可带着西凉将士长驱直入。\n  那个契机,一年之后就会出现。\n  大将军何进和十常侍之间的争斗,将会伴随着汉灵帝刘宏的寿命将至,从而彻底爆发!\n  爆发之后,紧接着就是两派势力火并,十常侍和何进被双杀团灭。\n  在袁绍、袁术的提议下,大将军何进为了对付十常侍,在身亡之前,召集董卓进京。\n  董卓进京之后,整个人都懵了!\n  本来以为进京之后还要进行一番争斗,才能慢慢掌控中央大权。\n  可真正得到他进京的时候,却发现,何进、十常侍、刘宏这三个能官制自己的人,全都已经死了。\n  整个天下,再也找不到能管着他老董的人!\n  因此,董卓渐渐放飞自我,将汉室根基毁灭的一干二净。\n  之后,大汉也就彻底迈入了群雄割据时代。\n  既然未来大汉,必然要形成诸侯混战、豪强林立的局面。\n  像是袁绍、袁术这些人,在董卓进京之后,也会相继离开京城,到地方发展。\n  含着金汤匙长大的袁术,开局一个豫州。\n  同理,袁绍也是被安顿在了冀州最富有的渤海郡。\n  再加上冀州刺史韩馥是袁家的故吏门生。\n  也就变相相当于,袁家开局拥有大汉最富有的两个州。\n  在这样的格局下,袁家自然也是鼎力支持刘焉的“刺史取代州牧”建议。\n  不过,杨辰的目光,却并不在这两个州。\n  他所看重的,是冀州旁边的并州,也就是九原(包头)吕布的故乡所在地。\n  “辰儿,你告诉叔叔,你到底心里是怎么想的?”\n  迎着杨辰的目光,杨彪和杨虎二人越发觉得有些看不透侄儿的想法。\n  雏鹰长大了,该展翅飞翔了。\n  果然,杨家的未来,还得靠杨辰。\n  他们这些老家伙,尽力给辰儿铺路就好。\n  面对两位叔叔的询问,杨辰笑道:\n  “叔叔,我想去并州。”\n  “世人皆知,并州兵强马壮,盛产精锐。”\n  “当年我大汉双壁卫青和霍去病,征伐匈奴,所用的兵马,有一半都是并州军。”\n  “若是能将并州握在手里,也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为我杨家在未来这不确定的局势下,保留生存之道。”\n  “汉室真的气数将尽了吗?”\n  杨彪自然是听出了杨辰话语中对于大汉本质的勘破,但他还是不甘心地询问道。\n  作为一名汉室朝臣,虽然杨彪能力很强、目光长远。\n  但要说到汉室气数将尽,他现在是不太相信的。\n  毕竟,汉室立国四百多年,黄巾之乱都没有让它垮掉。\n  现如今,虽然中央掌控力不强,可这么一个帝国,轰然崩塌,这不是开玩笑吗?\n  可是,面对杨辰斩钉截铁的语气,再加上朝堂上的一些端倪,杨彪心中也不确定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