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我在大明当皇帝 > 第106章 脑子灵活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他们毕业的时候,我将亲自给他们颁发证书,同时对前几批的学员,未来我们需要多加关注,建立一个完善的培育制度,保证他们的成长!”\n  夜校的成果,看样子比自己想的还要好。\n  也是,如今被挑选出来的青壮,多数年龄都在十七八岁了,别看不少人已经做了父亲,但这个年龄段却是人一生中学习能力,接受能力,理解能力最强的时间。\n  而且能被挑选出来,除开各位威望之外,多是脑子灵活的人。\n  过去他们被现实所埋没,如今朱允?赘?嘶?幔??白匀桓???Α?n  取得这样的成果,在预想之中,也在预想之外。\n  不过,是骡子是马还需经过考验。\n  “三亚,就当成他们考验之地?”黄子澄提议道。\n  “那谁做监考官呢?”\n  三亚就是复制海口,学员都是从经历了海口发展的,又经过了系统的学习,去三亚发展不难,可三亚不能只有学员,还需要负责人。\n  “湖海散人不是马上要抵达琼州,我觉得可以让他接替解缙,解缙前往三亚负责全局!”\n  解缙的能力不弱,从朱允?捉?蠹普庖豢榻桓?忡疲?涂梢钥闯隼粗煸?锥越忡频目粗亍?n  审计,看似监察所有,但黄子澄却知道,审计和行政并非完全独立,如今很多行政事务都需审计辅助。\n  再说审计这一块,的的确确约束了解缙的发展,解缙也不可能一辈子待在审计系统。\n  迟早要跳出来,为什么不在关联不深的时候跳出来呢?\n  “可以,询问一下解缙的想法,然后审计这一块,我再挑选一个人负责!”\n  点了点头,朱允?姿闶钦馓嵋椤?n  审计很重要,可格局却小了。\n  古代文人追求的,历来都是“生闻名与当时,死留名与千古!”\n  为什么当官,不就是因为当官可以施展抱负,治理天下吗?\n  司法独立,审计独立,是必须的过程,可司法,审计做的再好,在古代文人眼中都不过是辅助手段。\n  活得时候给予的荣耀再多,死后的名声终究还是不如成为行政这一块的首脑,同时能做的事都在暗中。\n  解缙有这个天赋,有这个格局,长期按在审计这一块,是对其才华的浪费。\n  “解开先生对于大学堂感觉如何?”\n  提到解缙,就不得不提解开这位教出了洪武十八年三位进士的大佬,这可是被朱元璋都看重的山西名士。\n  他的到来,对于琼州的意义可不同。\n  如果解开最终能留下来,就代表琼州的文脉得到了这位大儒的认可,对于未来招揽中原文人有巨大的好处。\n  “感官相当不错,开了几堂大课,受众不小受到多数学生的爱戴,而且解开先生最近也一直在琼州转悠,对于大王提出行知合一,同理之心等说法,俨然是在进行检验!”\n  同是山西人,黄子澄怎么可能不了解解开,早年更是与解开论书。1\n  “照顾好解开,如果可以争取让先生留下来!”\n  解开的价值谁都看得出来,这就是中原文脉的一杆旗帜,江西文人的代表性人物,更关键是解家的家学。\n  那可不是名教一套,对于琼州文教会产生巨大的补充!\n  “解开先生那边,我会盯着的,争取将这位大儒留在我琼海!”黄子澄笑道。\n  “大王!”\n  炼钢坊的负责人刘汉推开大门,当看到黄子澄也在,当即打起招呼,“黄先生也在?”\n  “有什么事?”\n  看到老刘进来,朱允?撞⑽匆蛄鹾捍蚨献约汉突谱映翁富岸?张???呛挽愕奈实健?n  眼下,琼海国工部下属三大工坊群。\n  第一工坊群,命名为技术研发群,以冶金,水泥,新型材料为根本,负责人刘汉。\n  别看刘汉长得跟老农似的,但人家刘家在山东过去也曾阔过,冶金打铁数百年,技术自宋传承下来,若非元末动荡刘家在山东还是大户,到了洪武年间刘家没了过去的家底,可刘汉本人还是凭着手艺走南闯北养活家人,同时带出了不少徒弟,对于北方冶金情况非常了解。\n  是被常家高薪挖过来的!\n  第二工坊群,命名为农耕保障群,负责打造各种农具,生产工具,暂时没有总负责人,直接由黄子澄负责。\n  第三工坊群,命名为营造事业群,主在研究各类营造所需的技术,加入其中都是技术精湛的匠人,也是唯一负责对外支持的部门,负责人温太安。\n  这个事业群目前仅仅只参与到了码头,直道修建,但未来影响范围会越来越大,毕竟造船的工匠都在营造事业群里。\n  这三大工坊群,可以说都是朱允?着踉谛目诘谋Ρ锤泶瘢?蔽溺冉谥?鞲?潜恢煸?椎苍诠し恢?狻?n  “咱们造出了五层,七十尺的高楼,刚拆了木板,这不给大王报喜来了吗?”\n  没有用木材,没有用铆钉,就靠着水泥和铁棍,一栋七十尺的高楼在半个月内营造出来,哪怕是刘汉亲眼看着的,可当拆了木板之后其本人也是蒙的。\n  “五层,七十尺?”\n  黄子澄眨了眨眼睛,有些不敢相信看向老刘,“我们琼海有这个技术?”\n  奉先殿……九十九尺,但这只是资料写的,实际上多高谁也不好说,但肯定少于九十九尺的。\n  可眼下刘汉却说,他们造出了七十尺的高楼,这怎么造?\n  水泥,而且才半个月?\n  “真真确确七十尺,并且非常的稳固,老刘我亲自丈量了两遍!”刘汉脸色微红的,之前是不敢相信,如今听了黄子澄的话,其觉得遭了侮辱。\n  “老刘,我没那个意思,只是有些不敢相信!”黄子澄当即解释道。\n  工坊实验能搞出七十尺,那就代表现实至少也可以弄出五十尺,再打折扣四十尺总该有吧。\n  这才多久一点时间?\n  修一个奉先殿花了多久,今天的七十尺才多久?\n  “老刘,你别激动!”\n  朱允?着牧伺睦狭醯募绨颍?胺凑?呗ゾ驮谀抢铮?颐且黄鹑タ纯床痪褪橇耍?嬉?愠隼矗?窀龉し簧柩纾?胰没葡壬?髋悖 ?n  “作陪就算了!”\n  老刘连忙推手,却不想黄子澄接口道的,“要的,要的,不仅要设宴,而且要大宴!”\n  ……\n  “这是怎么造出来,难道就真的只用了这些东西?”\n  看着眼前的高楼,在看着脚下的残余材料,黄子澄亦是陷入自我怀疑。\n  这是一座八角楼,上下五层,整体灰蒙蒙,可框架就在那里,稍作装饰依旧是一座亭楼\n  “这真的是半月里弄出来的吗?”\n  “正确的说十四天半!”老刘咧着牙齿笑道。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