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我在大明当皇帝 > 第142章 一文不值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可!”\n  “龙涎香一斤,先生这送得倒是奢华,行了就这样吧!”\n  一张礼单奢而不华,不懂的感觉价值千金诚意满满,懂得却知道这些东西在琼州那是一文不值。\n  沙子烧出来的宝瓶,鲸鱼肠子里挖出来的粪便,熬炼的糖霜,外加一套红木打造的桌椅。\n  这些东西琼海不能说到处都是,但工部工坊出来的能值几个钱?\n  “礼单准备的这么丰厚,那么先生,你们这是打算要点什么回来?”朱允?滓涣惩嫖犊醋呕谱映巍?n  这位过去可是大明的太常寺卿,他要不是懂名教那一套打肿脸充胖子回礼制度,朱允?字苯咏?源??吕锤?苑降鼻蛱摺?n  等等,球?\n  怎么忘了足球呢,这不仅是娱乐想法,更是竞技项目,如今琼海百姓的肚子丰富了可也要健壮身躯与精神。\n  数万劳工俱是青壮,吃饱喝足一个个活力满满,总得找点发泄的方式,现在没搞事是因为工程不断,但这种日子不会太长。\n  这点得先考虑起来!\n  “金银珠宝什么我觉得就算了,琼海国以后不会缺这些,稻米盐油也不会送,大王不如搞点书籍回来,四书五经放在明面上,多要一点杂书,什么类型都可以,这一两年伴随施政,我们越发感觉杂书内的内容有用,但杂书太杂,为民教所鄙夷,依靠商众收集很难,若是能乘此机会,借大明的力量收揽一批当是最好!”\n  黄子澄不知道朱允?啄宰永锵胧裁矗?豢谄?慕?约旱南敕ㄋ盗顺隼础?n  “这个提议不错,我琼海的确缺书,古人多有智慧,宋朝商贸发达,手工业鼎盛,出现了不少好书,可惜被人当成杂书,他们不用我们要!”\n  一想到随着蒙古踏碎山河,中华文明断绝,以及后续所引发的一些列历史影响,朱允?妆愀械皆?牡奶邸?n  崖山之后再无华夏,明亡之后再无中国,这真的不是说说的!\n  宋朝,一度被认为是我古代最有希望从封建制走向资本的朝代。\n  其兴盛的手工业,吸纳了大量的失地百姓,大量产品输出南洋换来了巨大的财富。\n  开眼见世界的商人,高层越来越多,江南地区更是出现了资本运作的例子。\n  若非如此,南宋一朝也养不活那么多湘兵。\n  可惜这一切皆被蒙古的铁骑踏碎,成为一段泡影。\n  这一过程中失去了不仅仅是我华夏文明社会体制进一步衍化的可能,更让我华夏文明的发展产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折点,失去了创新性,开拓性,逐渐走进了一个自我封闭且无限循环的怪圈。\n  此转折,最明显的体现就是明清两朝的科举制。\n  无数人认为科举源自于隋,一脉相承久经不变,可稍微了解一点历史就知道,科举真正来自南北朝,隋朝的科举不过是汉朝察举制变种版,隋文隋炀两帝,通过科举招录的进士平均三年有一个就不错了,纵有名额也多被世家高门把持,一个寒门子弟都没有。\n  什么拉拢寒门打击门阀世家,统统都是狗屁,隋朝做的甚至还没其老东家北周宣皇帝宇文?做得好,至少人家真的提拔了寒门子弟。\n  不过在一群洗白隋炀帝的历史发明家,虚无家口中,将科举制雏形扣在隋朝头上,隋炀帝也成为一代雄主。\n  跟着就是唐朝,唐朝的科举更像是对抗世家门阀的政治手段,而不是真心提拔,读书花费多,选拔没有规律,加上名额有限,大量的寒门士子在唐朝科举中失去了机会,就算得到机会也只是小官。\n  怎么办,朝堂不要转投地方节度使,总得有个出处,人是要恰饭的!\n  安史之乱,五代十国初期,不知有多少唐朝科举制的失意者登场。\n  真正稳定下来的科举制还是要说宋朝,虽然出现了沉官的现象,可至少人家宋朝养得起,南北两宋诞生了多少名家,出现了多少脍炙人口的诗赋,连带着文化,经济,手工业快速发展,思想无限碰撞。\n  不提拉胯的军事力量,宋朝所诞生文化,智慧绝对为历朝最为耀眼的。\n  只可惜这样的辉煌文化,随着八股文的出现,愣生生将后世文人变成了考试机器,这些考试机器人,不复汉朝的气魄,不具唐人的风骨,再无宋人的烂漫,除了做题就是做题,脑子都锈掉了。\n  儒林外史中有记,清代进士不知苏轼是谁,这完全就是一个冷笑话!\n  “多亏先生提醒了我!”\n  如今有机会挽回这些杂书,将炎黄汉人的文化,智慧保留下来,朱允?自跄懿欢?模?笆眨?唤鲆?眨?颐乔砗9?挂?扇舜罅康氖眨?樟瞬凰憧戳瞬恍校?挂?谡庑┗?∩媳嘈蕹扇纭短?焦慵恰贰短?皆だ馈贰段脑酚⒒?贰恫岱??辍芬谎?乃嗡氖椋 ?n  后世,一讲到四书,脑子里冒出来就是四书五经。\n  但实际上四书最早的代指是《太平广记》《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册符元龟》,此四书的价值丝毫不亚于《永乐大典》!\n  《太平广记》,是汉族文言小说第一部总集,全书500卷,目录10卷,取材从汉朝至于宋初各类也使传说,外加道经,释藏等为主的杂著。\n  《太平御览》,全书以天,地,人,食,物为序,分五十五部,包络古今万象,书中引用古书一千多部,保存了大量宋前文献资料,可谓是真正的百科全书,可惜保存到后世的十不足一二。\n  《文苑英华》是大型诗文总集,上至南朝,下至五代,收集了2200人的诗文,作品近两万篇,唐代作品更是占据九成,没有这本书后世小学生也就没必要背那么多唐诗宋词。\n  至于最后一本《册符元龟》,则是一本政事历史类百科全书性质的历史学书籍,著名的《资治通鉴》受这本书影响而诞生。\n  此四书,涵盖年数之长,包囊范围之广,记录之详细,绝对算是开了古今先河。\n  后面的《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多有其影子在其中。\n  ……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