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 第六十九章 善意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袅袅炊烟不在村中,而在村外,数以千计的难民有条不紊,炉灶后方,约莫五十青壮手持长矛默然肃立。大风小说

    窦轨看了片刻后,皱眉问:“只几十青壮看守?”

    “窦公请看。”李善轻声说:“难民青壮出工,以五十人为一队,村中出青壮两人为首。”

    顿了顿后,李善轻声解释,“若难民作乱,必然暗通,村中青壮在侧,无暗通,难以作乱。”

    窦轨嗤笑摇头,“也难保万一。”

    一旁的李乾佑笑道:“有何布置,尽皆道来。”

    “难民青壮每日出工,颇为劳累,一日三餐,实则只有早、中两餐饱腹。”李善轻声道:“晚上亦只是粥米充饥。”

    这句话意思很明显,难民青壮吃不饱那是不行的,干不了活,但白天吃得饱能干活,晚上那一顿吃不饱,加上疲累,必然是早早入眠,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难民青壮对朱家沟可能的威胁。

    “难民五十人为一队,每日选出两人,一碗肉食。”

    “夜间严谨喧哗,若是骚乱,立时驱逐。”

    李善慢条斯理的一条条叙述,每一条都很有针对性,每一条都言之有物。

    窦轨轻笑道:“以小见大,倒是不愧秦王赞誉有加。”

    “但理应不止如此,均说来听听。”

    李善犹豫了下,咳嗽两声,“村中族老仁德,容难民在村外容身,更收容孩童入村。”

    窦轨一怔,转头看了眼李乾佑,视线对撞,登时都了然于心。

    难民都是河东、关内道逃来的,这些日子官府少有赈灾,即使世家大族赈灾也是量力而行,而这些难民一直将孩童带在身边,不离不弃,自然是非常重视。

    李善将那些孩童送入村中,说得好听点那是有仁德,说的难听点那是将其扣作人质。

    李乾佑对此并不在乎,倒是更看重李善小小年纪,处事得当,考虑周详。

    而窦轨是对李善此举大为赞赏,笑着问:“如此仁德,难怪有高僧落脚东山寺。”

    李善眯着眼回道:“菩萨有好生之德,但若遇不轨,亦行霹雳手段。”

    其实这些难民管理起来非常轻松,李善立好规矩,第一日亲手带着随从将流程走了一遍,到第四日就基本“那就你管着吧。”李善懒得管这些小事,“摆饭。”

    不多时,两个仆妇捧着各式菜肴进来,仆人也去请了周赵来。

    周赵此人,其他不论,确有才学,而且有理事之能,李善定下规矩,周超查漏补缺并指点村民,这几日也很是辛苦。

    当然了,那张嘴还是那鸟样,一进门,周赵就皱眉,“某月钱十贯授经,这几日疲累至此,居然无酒?”

    李善面无表情的冲着桌上努努下巴,简洁明了的说:“有红烧猪肉

    周赵脸色登时惨白,瞥了眼就扭过头去,忍了又忍还是呕的一声……

    那日盗匪来袭,李善随口一言,老范还真的将一锅猪肉都塞进周赵嘴里了。

    然后……然后周赵好不容易缓过来,出了门正好撞见村中青壮正在斩杀俘虏,吐得是昏天黑地。

    此时此刻,长安令李乾佑已经回了县衙,翻身下马进了门,一位中年人疾步而出,行礼道:“拜见上官。”

    “你就是裴相快婿李德武?”李乾佑点头笑道:“县尉一职出缺已有两月,既然补上,当尽力而为。”

    “上官主持,属下遵而行之。”李德武恭恭敬敬的又行了一礼,嘴里歌功颂德,他是个明白人,陇西李氏丹阳房,即使是前朝,也是自家够不上的门阀。

    李乾佑心里有事,只寒暄了几句将人打发走,自己进了后院,“大郎,这些时日没去过朱家沟?”

    李昭德这些天都在县衙帮忙,这也是世家子弟出仕后大都能有所作为的原因之一,听了这话纳闷道:“这些时日父亲忙碌,孩儿哪有空暇?”

    看李乾佑不吭声,李昭德想了想,“城外难民作乱之前去过几次,有时候是和七兄一起,有时候是和孝卿兄一起,不过后来……”

    后来李善和秦王府子弟打得火热,李楷是无所谓,但李昭德毕竟是齐王府子弟,自然是不好凑到一起的。

    李乾佑沉默片刻后,低声吩咐,“五日后是你生辰,当请好友一聚。”

    古今一致,生日自然是要请好友聚会的,但李乾佑特地点出来,李昭德当然知道这是在指李善。

    想了想,李昭德躬身应是,补充道:“还请父亲示下。”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