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 第九十章 乌鸦嘴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古代,才能是重要的,出身也是重要的,但容貌同样重要。

    魏晋时期评定品级,容貌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明清时期考中了进士,吏部选官,也是要评定容貌的。

    隋唐时期,考中进士,吏部铨选,更是要看风仪。

    李德武一表人才,口齿清晰,侃侃而谈,将陕东道、齐王、河北道的局势一一说来,听起来浅显易懂,令人印象深刻。

    “齐王殿下驻守虎牢左右,虽欲北上,奈何陕东道输粮草不济,又缺船只,军有战意,但实难以出战。”

    太子和王?对视了一眼,李德武这句话的意思挺明显的,李元吉至今未入河北道,其实是东宫的意思。

    李德武用似是而非的理由解释齐王不出兵……实际上是屁股坐在了东宫这边。

    都是成精的人物,在座的几人都看得出来,李德武这是有投靠东宫之意,太子闭口不言,只听李德武继续说。

    “刘黑闼兵锋锐利,席卷大半个河北道,淮阳王虽有小胜,但无关大局。”

    韦挺好奇的问:“淮阳王三战皆胜,平定冀州、深州,何以无关大局?”

    徐师谟早年在高开道麾下,主要就是在幽州以北的地域,和突厥接壤,倒是听出了点味道:“何为大局?”

    李德武拱手道:“数月前突厥大局南下,太子亲自出征,先战而后合,逼退突厥,此为大局。

    但数月以来,难以顾及河北道,是以河北唐军只能先败而后胜,此亦为大局。”

    在这儿稍微停顿片刻,就在诸人还在思索之时,李德武躬身行礼,“下官冒犯,虽万金之体,但请太子亲征河北。”

    此言一出,室内寂静无声,年迈的王?、徐师谟还好,还算年轻的韦挺用极为诧异的眼神打量着李德武,又转头去看同样诧异的李建成。

    其实李德武滔滔不绝的话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其一,齐王是肯定不会出兵的,而李道玄是肯定赢不了的。

    为什么

    刘黑闼南下是在河东道、关中的突厥兵开始后撤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刘黑闼大举南下,显然是有突厥兵撑腰的。

    在这种情况下,李道玄很难取得完胜,甚至有溃败的可能。

    其二,刘黑闼复起自然不是为了突厥,而是为了自己。

    但突厥兵不可能始终留在河北,他们是要回老家的。

    而东宫太子李建成此时亲征河北韦挺也赞同,“殿下稳居东宫,当谨慎行事。”

    李建成微微点头,笑道:“李德武此人……有些才情,又是裴相快婿,记得之前长安令被三胡府中所夺,这番……”

    韦挺建议道:“李德武如今乃长安县尉,不如兼东宫太子千牛备身?”

    这个消息当日就传出东宫,太子千牛备身,只是个从七品的小官,但非青年才俊不能当,非太子近臣不能当。

    待得太子登基,李德武这个太子千牛备身必定扶摇直上九万里。

    当天晚上,李德武抱着还在酣睡的婴儿在室内想着心事,突然噗嗤一笑。

    “夫君何事发笑?”

    李德武摇摇头,他是在想……如果李善没有死在河北,听到这个消息会有什么反应?

    “岳父如何说?”

    “倒是未说什么。”

    李德武温和一笑,心里却在想,这位泰山大人在前朝就是个滑不留手的,虽兼任太子詹事,但始终摇摆不定,知道自己入东宫为千牛备身,未必高兴。

    裴氏接过婴儿放在床上,“夫君虽历磨难,但才情不减当年,父兄也颇为欣慰。”

    李德武脸色微变,他觉得这句话听起来有点刺耳……心想那厮还是死在河北比较合适。

    此时此刻的河北道冀州下博,李善惊奇而恐惧的发现,自己那封信里瞎扯的事成为了事实。

    “之前三战真的没突厥兵?”李善揪住朱八的衣领。

    “真没有!”郭朴在一旁说:“问的很仔细,前日遇上的那百余突厥骑兵,还是第一次在冀州露面。”

    李善龇牙咧嘴的指着不远处的伤兵,“那现在呢?”

    郭朴神色变得凝重起来,“昨日、今日,淮阳王命骑兵以数百骑轮番出击,已然十余战,几乎每战都遇上突厥骑兵。”

    李善愣了会儿,真想给自己一个大巴掌,说人家朱八是乌鸦嘴,其实自己才是乌鸦嘴

    他只不过是根据史书推测,最终是太子李建成平定刘黑闼,拼凑了些理由让李德武攀附东宫而已。

    现在看来,淮阳王李道玄三战三胜,显然比起去年,刘黑闼实力下降了很多。

    在这种情况下,最终是李建成亲征,只可能是突厥兵影响了战局。

    只是不知道,之前突厥兵未参战,是刘黑闼刻意为之,还是其不愿突厥兵劫掠乡梓。

    但无论如何,李善可以确定一件事,接下来李道玄这一战,必败。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