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 第一百九十九章 仁义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朱氏冷眼旁观,看儿子处置诸事有条有理,前后次序不乱,不由暗暗点头,果然不一样了。

    苏家、凌家也告辞离去,还要回去收拾收拾,他们两家不用与别人挤,就住在李家宅院的边上,近的走几步路就能到。

    苏母起身犹豫了下,周氏住哪儿呢?

    在馆陶,周氏早就住到李善房里了。

    苏母扬声道:“听闻姐姐收为义女?”

    苏母笑着点头,“老身唯独大郎一子,早就想要个女儿了。”

    “宅子杂乱,还需布置,略为等一等吧。”朱氏瞄了眼早就吩咐完事就是不肯出门的儿子。

    这句话一出,大伙儿都放心了,就是小蛮嘟着嘴扯着李善的衣袖。

    “乖,乖点。”

    “再不乖,要揍你屁股了!”

    “好了,别生气,以后好好相处……”

    李善心想,就你们两这小身板……八成以后还要携手对战,是同盟啊,现在闹什么小性子!

    临出门前,李善轻声道:“凌伯,德谋兄你是早认识了的,这位是孝卿兄。”

    “王仁表拜见凌先生。”王仁表上前施礼,“久闻先生大名,如雷贯耳。”

    “王……”凌敬迟疑了下。

    一旁的李楷点头道:“孝卿兄乃太原王氏祁县子弟。”

    “太原王……”凌敬瞥了眼李善。

    来长安的途中,凌敬曾经和李善讨论过门阀,他敏锐的察觉到李善对门阀有着明确的排斥……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坚持斩杀崔帛小说

    即使不将这件事算进去,之前对崔昊的不客气,对崔信联姻一事的不上心,都证明了李善对门阀的排斥。

    之前有李楷这位陇西李氏子弟,还能解释为意气相投,但刚刚回长安,就有太原王氏子弟登门造访,显然交情很不一般。

    “凌伯还是第一次入关中,对长安颇为陌生,还请德谋兄、孝卿兄……”李善转头看着苏定方,“苏兄不如也听听?”

    凌敬微微点头,立即判断出李善和李楷、王仁表的关系非同一般,因为他一直李善在万军阵前,说退突厥大军,如何不让人心折。

    再到之后李善设伤兵营,亲卫无不俯首帖耳。

    一家家走过,李善看到了垂泪的父母,嚎啕大哭的儿女,强忍悲痛的兄弟姐妹,虽然有远超过这个时代标准的抚恤,虽然李善亲自拜祭……但对于一个失去亲人的家庭来说,那些补偿总显得苍白无力。

    面对这一切,身后的亲卫不少都垂泪,毕竟都是从小玩到大的同族兄弟,李善想努力挤出几滴眼泪……哪怕是鳄鱼的眼泪,可惜大部分医生都失去了这个功能。

    至少在面对死者家属的时候。

    虽然挤不出眼泪,但李善也心里黯然,人心都是肉长的,五个青壮充当护卫,护佑自己冒险北上山东,以至于客死他乡,连尸骨都葬于河北。

    忙的手忙脚乱的朱玮看到黯然神伤的这伙人,上来拍了拍李善的肩膀,“上得战场,命就不是自己的了。”

    “石头和赵大都说了,你屡屡护住大伙儿,后来还刻意让他们照料伤员,不用上阵厮杀……足矣足矣。”

    李善苦笑两声,“做的再多……还是如此,七伯,这五家,日后多多照料。”

    “放心就是。”朱玮轻声说:“诸家都添了田地,家中也不止一个男丁,抚恤又丰厚,日子不难熬。”

    “添的田地都是要缴税赋的,李家一力承担。”李善想了想,“十年为限。”

    “不可!”朱玮压低声音,“几个月前就有数百难民未离去,定居此地,此次又来了两百余人,其中好些都是投入门下,若成惯例,他日如何承担的起?”

    李善摇摇头,“不碍事,适才问过德谋兄,东山酒楼利润丰厚,再开财源,养活不难

    在李善的思路中,以田地养人,那实在太亏欠自己穿越者的身份了,而且对于那五家人来说,自己掉几滴眼泪,还不如自己多给些实惠来的合适。

    朱玮不禁感慨,石头曾言,大郎仁义之名遍传山东,果然如此。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