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 第二百三十二章 东宫密谋(继)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如此说来,魏公今日也去了朱家沟?”

    魏征苦笑道:“大雪封路,恰巧碰到淮阳王……救命之恩,自当拜谢,难道某要厚颜?”

    这下李建成和王?都没话说了,几个月前魏征被李善所救,之前还能说李善不在长安,如今人家都回来好久了,自然应该登门拜谢……当然了,还没入京就要登门,那是被李道玄挤兑的。

    王?捋须道:“只怕玄成还不知,凌敬已入天策府……当日房玄龄、杜克明、长孙无忌出迎,秦王遍召文武幕僚,设宴款待……好大的架势!”

    秦王李世民以极为隆重的礼节,迎抚慰山东有功的凌敬入天策府,在东宫看来,这是秦王左一巴掌右一巴掌扇在太子脸上啊。

    “此事已知。”魏征看了眼李建成,“凌敬就住在朱家沟,原本并未出面,后因宇文仁人出迎。”

    “什么?”王?神色微变,“他和李怀仁?”

    “他性命都是李怀仁所救。”魏征将事情说了一遍,才叹道:“凌敬此次抚慰山东各州,立功不小……”

    对于李善的凌敬的这种关系,秦王府那边除了李世民,几位心腹幕僚都是知情人,但并没有传播开……李善今日也是刻意将这层关系暴露出来。

    王?微眯双眼,半响后才低声问:“这一个多月来,京中遍传李怀仁之名,有人言其暴虐好杀,有人言其仁义为先,有人为其夸功长安……坊间传闻,李怀仁筹谋定计,劝退突厥,力败敌军,擒杀刘黑闼……”

    “玄成巡视山东,可知几分真?几分假?”

    月余来,伴随着淮阳王李道玄先败后胜,擒杀刘黑闼,关于李善的传闻在长安城内……特别是清河一事后,传的已经有点变味了。

    连暴虐好杀的帽子都扣上了。

    李世民、房玄龄、杜如晦等人要么通过李楷,要么通过田留安、凌敬等人知晓内情,而东宫这边的信息渠道明显滞后很多。

    魏征略为整理了下思路,但还没等他开口,李建成就苦笑道:“暴虐好杀,仁义为先……不知真假,但其筹谋定计之功……却是十真无假。”

    看了眼王?,李建成解释道:“适才淮阳王在父亲面前为李怀仁请功,父亲……等下月科举之后,再行召见

    “李怀仁要以科举入仕?”王?敏锐的察觉到了这一点,“玄成,今日可谈到此事?”

    看魏征点头,王?追问道:“应是明算科,或明经科吧?”

    魏征嘴角抽搐了下,“进士科。”

    “进士科?”

    “进士科?”

    李建成和王?都大为意外,李善在京中名声相当一部分来源于算盘,怎么会选进士科?

    “他回京太迟了,通过县衙考核后,只能选进士科……秀才科倒是缺,但长安令也不敢举荐。”魏征解释了几句,指了指桌上细长白瓷瓶,“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虽然浅显,但也别有意趣。”

    虽然李善自称只是略懂,而且这首诗是在岭南听别人吟诵的……但魏征压根就不信。

    这方面……李善的信誉度基本是零。

    魏征适才已经将山东诸事讲述了一遍,现在细细讲起……讲起那些自己在山东打探的关于李善的各种信息。

    关于山东战事的细节,李善并没有对魏征进行隐瞒……这也是很难瞒得住的,馆陶县令都是清河崔氏的族人。

    “倒的确不负少年英杰之名。”王?啧啧称奇,“几度死里求活,反败为胜,放火烧船……奇思妙想,摧敌士气。”

    “夜袭敌营,尽显胆气!”李建成点头道:“难怪玄成前次回京后,几度举荐!”

    魏征苦笑道:“但臣也没想到……怀仁在山东能折腾出这么大动静。”

    李建成沉思片刻,低声问:“以玄成观之,李善何许人也?”

    这句话问的是李善,问的是能力、品行,更问的是李善的政治立场……这样的俊杰,能不能为东宫所用?

    关于这个问题,魏征显然已经经过深思熟虑,“李怀仁其人,心机深沉,目光长远,手段犀利,更兼行事果决。”

    “内清河崔氏子弟就有三人,依附李建成的清河崔氏、博陵崔氏子弟多达七人,短时间内他不可能将李善招致麾下……即使招揽,只怕李善也不敢相投。

    “民乱兵变已起,斩杀崔帛,最为明捷。”魏征想了想补充道:“毕竟是未至弱冠之年的少年郎,一再退让,苦主被搜捕重刑而死,胸中块垒,不吐不快。”

    王?笑道:“日后再说吧……秦王也……”

    李建成点头表示赞同,反正二弟也没得手……只怕也是因为李善斩杀清河崔氏子弟的缘故。

    魏征微微垂头,掩饰着眼中的狐疑之色……他总觉得,李善斩杀崔帛这件事有些古怪。

    正是因为斩杀崔帛,导致李善回到长安后……再东宫、秦王之间还能泰然自若,很自然的没有做出选择。

    “今日得王公、魏公授计,孤已然心定,此后还请先生多多教诲。”

    面对东宫太子的郑重行礼,王?、魏征后退两步,大礼回拜,“自当尽心竭力。”

    “至于李怀仁……魏公与其颇有渊源,还请为孤怀柔。”

    魏征瞄了眼那边……韦挺早就又睡过去了,想了又想,脸颊不自觉的动了动,“殿下欲怀柔李怀仁,如今正有个好契机……”

    呃,当日黄昏,东宫太子李建成手捧礼盒……

    “父亲,小口……小口,此酒太烈!”

    “这是酒还是清水?”李渊试着抿了口,品味良久,“性如烈火,大郎从哪儿来的好酒?!”

    “清如水,烈如火。”李建成笑道:“入口极烈,入喉如火,入腹却暖……是魏玄成送来的。”

    “山东名酒吗?”李渊好奇的说:“魏玄成其人,公正无私,从不阿谀,居然会以此献上?”

    “非也非也……淮阳王地今日登李家门拜谢,魏玄成数月前在陕东道突发旧疾,得李怀仁援手而活,所以一同登门。”李建成解释道:“这是李怀仁的赠礼,孩儿一品……便知父亲必喜。”

    “大郎,好大郎!”李渊大笑,虽然外间人人称道次子,但长子更得自己的喜爱,所行所言都符合心意。大风小说

    李建成拱手道:“明日设宴,不如就用此酒?”

    “李善,李怀仁……”李渊沉吟片刻,哑然失笑道:“大郎倒是……罢了,既然大郎开口,为父总不能驳了。”

    “谢过父亲。”李建成笑道:“魏征、崔昊巡视山东,今日返京,虽微有小功,但也颇有波折,父亲还是日后再说吧。”

    李渊盯着儿子看了会儿,叹道:“大郎,数月相争,今日终恍然。”

    接见魏征、崔昊,李渊自然会有所加赏,这是李建成坚持要求的……不能被二弟那边压下去。

    但事实上,李渊很清楚,魏征、崔昊山东一行的实际作用很有限,朝中官员都知道安抚山东的功劳大半都被召入天策府的凌敬抢走了。

    所谓的数月相争,李渊的意思很明白,太子非要在军事这一头上费尽心思,捞取军功制衡秦王……实在不是明智之举,如此退一步,才是正确的选择。

    身为东宫太子,勤于政事才是应该做的,只要不出纰漏,我有什么理由用秦王取代你呢?

    心神大畅之余,李渊多饮了几杯酒,笑道:“李怀仁此人,还真有些奇思妙想……那算盘,的确好用,光大前几日入宫,还特地教导荆王、汉王。”

    “孩儿都在学呢。”李建成附和了几句,“三表弟最喜几位弟弟,平日教导,事无巨细,正巧宗正卿出缺,不如……”

    “光大年轻了点吧。”李渊叹道:“可惜窦兄过世太早……”

    光大就是太常卿、国子祭酒窦诞,所谓的窦兄是指李渊的妻堂兄窦抗。

    李建成没有继续说这件事,而是聊起宗室子弟,好一会儿后突然说:“父亲,三妹驻守并州好些年了,也该回京了吧?”

    “妹婿一直在京中,夫妻两地,久难团聚,而且妹婿为右骁卫大将军,军务繁忙,两子少有照料。”

    李渊怔了下,叹道:“平阳……平阳……”

    “平阳的确该回京了,就算驻守关中也好。”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