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 第二百七十七章 觐见(上)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历朝历代的开国帝王中,论功绩,论胸襟,论资质,李渊都算不上出挑,但在生育方面,堪称头把交椅,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还特别高。

    能和李渊一较高下的也就刘邦、朱元璋两位,前者有个汉文帝,后者有个永乐大帝,但人家李渊除了唐太宗之外,还有个平阳公主……即使是李建成,也并不是一无是处。

    三代以下,圣明无过唐太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成立的,这是个有着极强自制力,从一开始就决定做一个完美帝王的君主。

    而平阳公主,历史长河中并不是没有女将,而平阳公主在功绩上无人能比。

    开国帝王,往往对子嗣颇为宽容,这一点李渊表现的特别鲜明,女儿苏醒、好转再到将近痊愈,他要么亲自探望,要么让主持后宫的万贵妃探视,更频频赐下诸多名贵药材。

    两仪殿内,议事已毕,李渊目送宰辅离开,转头看向李建成,“今日平阳如何?”

    “一早观音就去探视,三妹康健颇速,还说起再过些日子出城骑猎。”李建成笑道:“柴绍劝了又劝,但哪里劝得住。”

    “平阳自小如此。”李渊大笑点头,“此次平阳得以康复,大郎举荐有功。”

    “三妹病危,无论如何都要试一试。”李建成正色道:“历朝历代,唯吾家最重情。”

    李世民微微低头,嘴角扯了扯,这种话他就说不出口……在他看来,本朝比前隋好不到哪儿去。

    “有功便是有功。”李渊挥手道:“待为父想想,该赐下何物以赏……”

    “父亲,孩儿不愿受赏,此分内之事,还请父亲重赏李善。”

    “那是自然。”李渊笑道:“今日已召其觐见。”

    李世民微微抬头,视线正与李建成的视线撞了撞。

    如果没有李德武这档子事,如果李善不是个穿越者,李建成的所作所为堪称恰到好处,能顺理成章的将李善揽入麾下。

    李世民可从来没有让李善打入东宫为内应的想法……李善本人更不会有这种想法。

    李建成与李渊细细说起平阳公主的康复的细节,李世民坐在一旁默默听着,

    李世民倒是不怕李善倒戈相向,只是面无表情的在心里想,李善前几日为什么要拒渤海高氏女。

    祖籍陇西成纪,曾祖申国公,祖辈多有爵位,曾显赫一时,本人又颇有才,配渤海高氏女,理应是门当户对……更何况,高士廉还是妻子的舅父。

    从哪一方面,李世民都想不通李善为什么要拒绝……他也让妻子打探过了,之前河东柳氏有意,但也遭到婉拒。

    但偏偏那日又托观音婢带话,婚事还要指望我来做主……李世民有点摸不着头脑,只在心里暗骂这厮真是个滑头。

    此时此刻,滑头已经进了皇城,

    这一块儿,李善在赴考和看榜时候都来过,这一次格外留心。

    皇城内,太极宫外,东侧是尚书省、门下省,右侧是中书省。

    和尚书省、门下省相连往南的就是十二卫官衙,而三省之北,最靠近太极宫的几间房子,那是左监门卫的所在地……换句话说,左监门卫负责守卫太极宫的正门。

    “怀仁来了。”

    李善回过神,视线扫了扫,躬身行礼,“拜见诸公。”

    迎面而来的是刚刚从两仪殿议事归来的三高官官、副官,开口打招呼的是中书省侍郎宇文士及。

    “先在中书省坐一坐,待会儿会有内侍来召。”

    “是。”李善瞄了眼,裴寂、裴世矩等人都往东面去了,只有一个中年人踱步过来。

    “近日可有诗作?”

    “怀仁理应拜谢。”宇文士及介绍道:“这位乃是门下侍中陈国公。”

    “拜见陈国公。”李善赶紧行了一礼,“近日实是无暇……”

    陈叔达大笑道:“无暇推敲?”

    “月余都在公主府,自然无暇。”宇文士及打圆场道:“他日新作,怀仁记得请陈公点评。”

    “何敢言点评?”陈叔达摇头道:“长安北地,难见江南,愿聆旧景之作

    面前的陈叔要称我崔公?

    那意思就是不想负责了?

    可怜女儿还在心心盼着呢!

    哎,其实李善称一声崔叔,崔信更来气……你个不要脸的,还真是两首歪诗就想骗走我女儿!

    那边杨恭仁和宇文士及从走廊过来,看到如此场景不禁一愣。

    “李善字怀仁,但观其行事做派,却有锐气。”杨恭仁摇头道:“怎的如此俯首帖耳?”

    对李善很了解的宇文士及更奇怪了……你在清河县斩崔帛头颅,如今却这般模样,难道是想和清河崔氏和解?

    “崔舍人,这是……”

    崔信转过身,行了一礼,勉强笑道:“当日在清河也算旧识……”

    杨恭仁才不会去管李善和清河崔氏的纠纷,随意点点头就走远了,宇文士及却留了下来,“怀仁年少气盛,又多有仁心义举,崔舍人当多加谅解。”

    当日李善斩崔帛头颅一事,一度在长安掀起风波……但随着细节传来,风波渐渐平息。

    一方面在于李善以诗才扬名,另一方面在于东宫暗中压制……说到底,李善斩杀崔帛是帮了东宫的忙。

    “仁人兄说的是。”崔信面无表情的点点头,狗屁,这厮都和我女儿暗通书信了,还有脸说什么仁心义举

    此时内侍来召,宇文士及并肩和李善走出中书省,低声道:“前些日子,坊间传闻,你亲手斩杀史万宝,此事……理应有崔昊。”

    李善微微颔首并没有说话。

    宇文士及补充道:“放心,此事必不得陛下责罚。”

    李善又点了点头,心想李渊当然不会责罚……这种有名义却能削弱门阀世家名望的事,他恨不得天天都有。

    压制门阀世家,几乎是从魏晋开始后,每一任帝王的责任和本能。

    进了太极宫,并没有入殿,李善在内侍的引路下绕行,他饶有兴致的四处张望……论封建时代的皇城,最有名的就是长安了,可惜这些在后世都见不着。

    看了眼面前这座不算宏伟,但颇为精巧的建筑,李善眯着眼打量着匾额,两仪殿。

    他曾经听凌敬提起过,太极殿用以正朝,两仪殿乃圣人、皇子、重臣议事之地,李渊在这儿召见,算是很重视了。

    “臣李善拜见……”

    “怀仁来了。”李渊连连抬手,“大郎!”

    不称李卿,而是称字,类似的称呼只出现在李渊与极为亲近的老臣之间,比如李渊称呼裴寂为裴监,称呼窦抗为兄,称呼萧?的字时文。

    李建成上前挽住李善,笑道:“今日乃吾家父子三人相谢之宴,怀仁不可行此大礼。”

    “大郎说的是。”李渊点头道:“如此医术,足以名传后世。”

    “平阳已然痊愈,朕当重赏之!”

    李建成笑吟吟道:“父亲今日卖关子,连孩儿与二郎都不知父亲有何赏赐。”

    “若是赏赐过轻,孩儿可要为怀仁抱不平。”

    李善连连谦让,眼角余光扫了扫一直沉默的李世民……今日看起来,李建成可真不是省油的灯啊,没有李世民的果敢勇决,但玩起这等手段,一点都不逊色。

    李世民到最后选择掀了桌子,或许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宫斗,那是人家李建成的长项。

    李渊捋须指了指李建成,“此次怀仁立下大功,当赐爵县公,赐食邑一千户。”

    李建成一怔,沉默的李世民都忍不住诧异的看来……这样的赏赐,实在有点夸张。

    李唐一朝爵位,宗室的亲王、郡王之下,是国公、郡公、县公。

    也就是说,李善这个县公已经排在臣子的第三序列了,而且食邑一千户……这是个超出县公规格的赏赐。

    一般来说,县公食邑在六百户到八百户,郡公在八百户到一千户,国公在一千户以上……比如驸马都尉柴绍,封爵谯国公,食邑也不过一千两百户。

    适才李建成还口口声声不能轻赏,但眼下都没话说了。

    但让李建成意外的是,李善突然拜倒在地,扬声道:“臣不敢受此赏。”

    “怀仁?”

    “爵位乃国之重器,如何能因私事而赏臣下?”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