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 第三百四十一章 烂摊子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代县,春秋为晋,战国归赵,据山川之险,为兵家要地。

    简而言之,河东乃李唐根基所在,而代州为河东门户,代县又为代州门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事实是,李善趋马在城内城外转了一圈,甚至还去了不远处的一个小镇,路过五六个村落……一股熟悉感在心底滋生。

    官道两旁稍好一些,各种农作物大都快要收割了,但李善走上岔路,往前扫视,路旁的田地上稀稀拉拉,甚至都看不到什么人影。

    翻身下马,李善不顾还潮湿的泥土,走进田地,蹲下细看,还抓起一把泥土攥了攥,不禁叹了口气。

    “这是作甚?”

    李善丢下泥土,直起身摇头道:“虽非上等田,亦属良田,却如此荒芜。”

    马周听了这话沉默片刻后才说:“代县多历战事,农户或裹挟入军,或府兵征召,或徭役不断,再或南窜避祸……”

    今天出行这一路上,李善亲眼所见,城内虽然破败,但还稍好,城外在村落里几乎都看不到多少青壮,老人、妇人、孩童占了绝大多数。

    孤苦的老人,留守儿童,被抛弃的良田……这如何不让李善心生感慨,前世他从一个幼童开始,完整的经历了农村从鸡犬相闻到良田长满野草的变化。

    “本朝设折冲府,河东道的折冲府数量仅次于关内道,共计一百四十七府,代县占了四府。”马周解释道:“但代县多历战事,死伤颇重,如今四府合计兵力不过两千。”

    按道理来说,折冲府分上中下三府,上者千五,中者千人,下者八百,但如今代县四府合计才两千,平均一府才五百人

    而且还要考虑到代县战事频繁,府兵阵亡后的递补。

    “代县府兵如今都在雁门。”一旁的杜晓小声提醒了句。

    马周瞥了眼,“还不止如此,今日探听,代县徭役极重,江夏郡公于半月前征伐民夫,备战突厥,至今尚未放还。”

    杜晓回了句,“按制,徭役年二十日,加五十日可免税赋。”

    “秋收在即,而突厥已至朔州,江夏郡公会放还民夫以备秋收?”

    听身后两人的争论,李善一直沉默不语,出来转了一大圈,很明显,如今代县最大的问题在于,人口不足。

    战事频繁,突厥频频来袭……去年颉,若以徭役计……”

    马周苦笑打断道:“年加二十五日减半,加五十日可免之……已然问过了,今年徭役未至五十日。”

    李善脸颊动了动,也是,去年突厥打穿了河东道,今年上半年突厥基本没什么动作,七月高满政突然投唐,马邑一失,突厥不敢贸然进犯

    局势的变化导致突厥至今尚未攻入河东,所以,今年的徭役倒是不重。

    马周瞥了眼李善,凌敬赐字怀仁,倒是眼光毒辣。

    马周早就察觉到,李善如今最担心的就是青壮或为府兵驻守雁门,或出徭役,导致青壮不足,使秋收难行。

    但这是个死结,谁都解不开的死结。

    突厥往往是夏秋两季来袭,这两季也是农户收获的季节,冬小麦是夏时收获,麻、粟米等是夏秋都可能收获,而这些都在突厥兵掳掠的主要目标之内。

    马周的思绪越飘越远,心想对面这位到底曾经经历过什么……能文善诗,腹藏良谋,目光长远,医术高超,这些都罢了,今天手攥泥土,显然对农事并不陌生。

    “慢慢来吧。”马周劝道:“自前隋大业年间起,代县就战事频繁……当时还是雁门郡。”

    李善点头道:“倒是听闻炀帝于雁门被围。”

    马周嗤笑道:“炀帝斩史蜀胡奚,意欲震慑突厥,不料始毕可汗率兵突袭,雁门郡大小四十一城镇,只余雁门、崞县未被攻破,若非义成公主,早已兵败身死。”

    “后河东陈孝意出任雁门郡丞,此人洁身自好,有名臣之相,惜寡不敌众,败于马邑鹰扬校尉刘武周。”

    李善苦笑了声,从隋炀帝还没南下江都之前就开始折腾,一直到现在还没消停……也难怪代县如今这幅模样。

    烂摊子啊!

    “不过陈孝意手腕毒辣,当日雁门前郡丞杨长仁、代县令王确欲迎刘武周入代州,却被陈孝意探知,两族千余人头落地,举郡震惧,无敢反者。”

    这件事李善临行前登门拜别魏征时候听其提起过,杨家、王家都是代州大族,陈孝意举族皆杀……这也是为什么如今代州少有豪族的一大原因。

    一个不好就是全族都要倒大霉,谁想试试?

    代县没有世家门阀插手,但却只以武力称雄……李善在心里想,自己是不是可以走出一条新路?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