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 第四百五十五章 崔家事(续)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平心而论,“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两句诗虽然在后世流传甚广,但算不上什么千古佳句。

    但配上李善此番壮举,诗文中昂然之意跃然而出,自有一股雄浑气势。

    崔小娘子细细想象,笑意甜美,不知不觉中脸上脖颈处绯红一片,看的崔信一肚子气没处发泄。

    但女儿自迁居入京,因婚事多遭其母训斥,整日愁容,如今却笑容满面,也宽慰了崔信爱女之心……罢了,便宜那小子了!

    不过还是要等到十五岁及笄!166小说

    不对,不对,那小子身边美妾俏婢,万一弄出个庶长子那就糟了……要不稍微提前一点?

    崔信一时间心如乱麻,突然又想,李善虽然家道中落,但终究是名门之后,听说其母也不是凡品,应该不会弄出什么庶长子吧?

    女儿又缠着问起代县诸事,崔信叹了口气,随口叙说着霞市盛况,又说起当日所见,叹道:“此生未见如此父母……赴任半载,有此盛名,怀仁不负怀仁之名。”

    崔小娘子眼睛都亮晶晶的。

    崔信轻声道:“吾女慧眼,怀仁实是少有俊杰,又有《爱莲说》一文,实是天合之作。”

    崔小娘子举起袖子遮住泛红的脸颊,笑道:“父亲大人刚回京,还不知道呢……当日马邑战报传至京中,陛下金口一赞,言李郎君为世间第一流!”

    “世间第一流?”崔信喃喃重复了一遍,“倒也配得上。”

    崔小娘子脸上喜色一现,“父亲说的是!”

    崔信有些诧异,问了几句才知道,“世间第一流”的评价传入坊间,颇有议论,虽然李善与陇西李氏、太原王氏、范阳卢氏子弟都有交情,但还是有人颇有异议。

    这是难免的,虽然李唐一朝行科举事,而且弃隋时科举不举寒门之例,但门阀依旧占据着主流……虽然很多人都猜测李善非寒门子弟,但毕竟父祖辈不为人知,自然有人为此不满。

    因为九品中正制中,只有最顶级的门阀子弟才有资格被评为第一品……比如东晋的书圣王羲之。

    崔信心想,申国公李穆历经魏、周、隋三朝,官居太师、上柱国、太傅,赐予丹书铁券,拥有,有意许女,正好做彩礼。”

    “那如何使得!”张氏哼了声,“这本就是女儿的!”

    崔信懒得再分说,胡乱瞎扯了几句出了门,虽然昨日才回京,但今日还是要去中书省转一圈,至少要和中书令、两位中书侍郎打个招呼。

    当然了,崔信还有其他目的。

    第一个上前打招呼的是中书侍郎宇文士及,“崔公终于回来了。”

    寒暄几句后,崔信低声道:“临行前,怀仁嘱咐,代其问候……尚有些许礼单,这两日送到府中。”

    宇文士及了然点头,笑道:“他日还要讨一碗喜酒。”

    “那是自然。”

    迟疑了会儿,宇文士及低声问:“怀仁在代县现况如何?”

    “此次马邑一行,未有受伤吧?”

    崔信深深看了宇文士及一眼,摇头道:“安然无恙。”

    崔信也曾经问过李善,为何宇文士及如此维护……李善用莫测的口吻提起了南阳公主与魂归九泉的宇文禅师。

    虽然不懂心理学,但崔信也隐隐感觉得到,宇文士及对李善的维护是无关利益纠纷的。

    陆续拜见了中书令杨恭仁和另一位中书侍郎温大雅,崔信踱出中书省,迈过承天门大街,去对面撞了撞,代李善拜会门下省侍中江国公陈叔达……宰辅中,陈叔达和李善私人关系最是密切,有点像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味道。

    “怀仁开拓商路,看来获利不少。”陈叔达大笑道:“居然拜托崔舍人为其赠礼。”

    崔信也很是无语,临行前李善列了张名单,拜托他为其送礼……春节不能回去,但礼还是要送的。

    就今日所见的几位,杨恭仁、宇文士及、陈叔达都在名单上……只不过未必是本人,比如杨恭仁那边就是其长子杨思谊。

    闲聊了会儿,崔信起身告辞,突然问道:“对了,尚未拜会裴相……”

    陈叔达一点都没察觉,“弘大兄前几日偶感风寒,在府中休养。”

    崔信目光闪烁,行礼告辞离去……他身为清河崔氏,此次险些被裴世矩害得陷入马邑,李善暂时不能反击,只砍下了代县赵氏的五颗头颅,但他崔信是有足够底气去怼裴世矩的。

    还真以为我脾气那么好?!

    【1】

    【6】

    【6】

    【小】

    【说】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