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 第五百一十六章 齐王(下)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一切的源头在去年的玉壶春

    弄出玉壶春是一次意外,而用玉壶春做生意,那只是李善想赚一笔钱而已,但随后发生的事情让一切脱离了他的控制。

    愚蠢的王仁佑不过是个引子,之后杜淹暗中请了东宫的太子家令韦庆嗣出手封了玉壶春酒肆,这件事李善最终是直接捅到了杜如晦面前才得以勉强解决。

    事件发生的时间正巧是李善赴考前后,那篇《春江花月夜》若不是陈叔达出面,必被时任吏部尚书的封伦落榜。

    这两件事看似毫无关系,李善也并没有联系在一起,直到不久后发生的另一件事。

    圣人李渊下禁酒诏,李善意外的发现,杜淹接手的那间玉壶春酒肆不仅没有关门大吉,而且还一直运营……只是多缴纳税而已。

    对此,李善非常的诧异,下禁酒令,本身就是因为关中粮食不足,就算京兆杜氏是本地门阀世家,也不可能始终提供那么多粮食。

    更何况,粮食不足导致米价升腾,用来酿酒,其实利润已经大大降低,杜淹何必如此呢?

    杜淹是天策府属官中,明确对凌敬表示出敌意的人,同时又和自己结怨……出身京兆杜氏,虽然是杜如晦的叔父,但叔侄结下了这辈子都解不开的仇怨,李善没有客气,遣派人手盯住了这厮,主持这件事的就是范十一。

    范十一没有辜负李善的期望,长时间蹲守之后,意外的发现,杜淹和封伦同住在延康坊,而且经常在夜间宵禁之后还有来往。

    按理来说,杜淹出任天策府记室参军,封伦是天策府的司马,两人是同僚,又是近邻,私下来往也算常事……但李善敏感的从中窥探到了一丝诡异。

    因为凌敬告诉李善,杜淹和封伦明面上少有来往,而且也没听说两人曾有交情。

    短暂的权衡后,李善决定从粮食来源入手,这不是最可能发现内情的线索,但却是能看得见,最可能出问题的线索。

    不过之后李善就赴任代县,范十一是军中斥候,不可能留在长安,临走前举荐了范丰,一直盯着杜淹,一直追踪粮食这条线。

    此次回到长安后,李但门阀世家之间的来往并不会受到太多的影响,这不是将封伦甚至杜淹和齐王挂钩的理由。

    “非一日。”范丰继续道:“每一次此人拜访封伦,次日荣九思就登门来拜,当日入宫……应该是去了武德殿。”

    “自去岁八月开始,至今年正月,一共八次,每次均是如此

    武德殿就是齐王李元吉的寝宫。

    李善没有再发问,这个理由是说得过去的,不可能那么巧……连续八次,平均每月一次,显然是安排好的。

    具体的细节,李善一无所知,但现在可以肯定的是一件事,李元吉绝不甘心于一个亲王爵位。

    历史上,李元吉显然是可以躲过儿子被斩尽杀绝,老婆被霸占的下场的,他手上没什么战功,也没有什么理政之能,不会遭到太子、秦王的忌惮,只要两不相帮,必然能安稳度日。

    李善并不相信史书中李建成许诺的什么皇太弟的狗屁说法,但如果李元吉对太子之位没有兴趣的,又怎么会在玄武门之变中被杀呢?

    这一世,李建成没了擒斩刘黑闼平定山东的战功,李世民虽然局势比原时空中好得多,但终究被李渊、李建成隐隐联手压制。

    关键在于,如今东宫威望不着,所以,李元吉开始蠢蠢欲动。

    “封伦……”李善喃喃道:“如今是工部尚书……”

    “咳咳。”范十一小声说:“今日入城听闻……陛下召见封伦,大喜,进位道国公,升中书令。”

    “中书令?”李善眼珠子都掉下来了。

    从工部尚书直升中书令,位列宰辅,这不是一般的宠信!

    而且前隋惯例,中书高官官中书令两人,但李唐建国之后,始终只有一个中书令,如今封伦补上了空位。

    这么算来,李元吉明面暗地里的实力也不算太弱了,明面上有太原元谋功臣之一的李思行,暗地里有中书令封伦。

    李善叹了口气,心想过世的那位窦皇后还真不是普通人,看看她亲生的四子一女吧,李建成、李世民、平阳公主、李元吉,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就连早夭的李玄霸,那也是手持八百斤擂鼓翁金锤骂天的牛人。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