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 第五百四十二章 夜谈(上)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昏暗的烛光边,李善抢先一步挽起行礼的秦武通,“勿要行礼,托大称一声武通兄

    “礼不可废……”

    “武通兄早年为陛下近臣,又驰骋沙场,建功立业,听闻足下与临汾柴家是姻亲?”李善笑呵呵道:“算起来还是某的长辈,何敢受礼。”

    秦武通一怔,坚持行了半礼才落座,“下官弟媳出身临汾柴氏。”

    “似乎是霍国公的堂姐?”

    “是。”

    李善还未离京的时候就听平阳公主说起过,当年关中之战,平阳公主单领幕府,秦武通就是其麾下将领,之后平阳公主移驻晋阳,秦武通才与柴绍归属李世民麾下,两人既是姻亲,又是同僚,关系颇为亲密。

    李善猜测,李渊挑选秦武通,未必没有考虑平阳公主的意味……这是不是证明了秦武通的政治立场呢?

    秦武通虽然是李世民旧部,但在武德二年之后就没有再在其麾下,最重要的洛阳、虎牢、洛水三战都没有参与……而之前的柏壁之战,那是关乎李唐存亡的大战,关内几乎能用得上的将校、兵力都用上了,并不仅仅是秦王府一脉出战。

    在那之后,秦武通伤重归家,李世民与其很少有联系,毕竟太忙,倒是李渊在年节时分都赐礼,以示恩宠。

    简短的寒暄后,李善选择了单刀直入,“太子、秦王夺嫡,日益惨烈,复设代州总管府,亦是东宫、秦王府双方对峙,如今勉力压制,只望不坏军国大事。”

    “殿下放心,下官多年未入京。”秦武通浓眉一扬,“得陛下授意助守马邑,皆听令于殿下、宜阳县公。”

    这么干脆的表态让李善有些意外,这句话一方面显示了秦武通没有也不愿涉入夺嫡之争,另一方面也显示了他的性情,至少他表现出了对自己,甚至对刘世让的尊敬。

    迟疑了会儿,李善才点头道:“还请武通兄襄助。”

    “请殿下吩咐。”

    “尚未加冠,称一声怀仁吧。”。”秦武通神情振奋,“如此说来,只需处置将校即可?”

    李善点点头,低声道:“武通兄乃陛下钦点,在下不愿视若外人,一应谋划尽可告知,还请武通兄襄助。”

    “自当遵命。”

    李善不再说话,拍了拍手,片刻后门外守着的王君昊领着头发灰白的刘世让入内,身后还跟着一位身材粗壮的中年人。

    “拜见邯郸王。”

    “拜见邯郸王。”

    “风雪交加,不见十步,亦敢纵马冲阵,大败突厥。”李善亲手挽起那位中年人,笑道:“刘公兄弟二人均有名将之姿。”

    “不过匹夫之勇。”刘世让难得的露出个笑容。

    这位中年人是刘世让的亲弟弟刘宝,常年伴其左右,是他在军中最重要的助手,去年末苑君章、刘世让击败突厥,起源就是率旧部出塞的刘宝冒险侧击敌阵。

    “朔州虽大,但能信得过的,不过三人。”李善延手让众人坐下,突然笑道:“武通兄之前与宜阳县公……”

    “久闻刘公之名,只是未能蒙面。”秦武通是太原府人,当然知道李善这话是什么意思。

    刘世让那脾性在整个河东都是有名的,这两三年内,与襄邑王李神符闹的不可开交……又因为性情倨傲,得罪的人数不胜数。

    刘世让挤出个尴尬的笑容,却没说什么……可能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大风小说

    李善哈哈一笑,“武通兄初至马邑,还请刘公分说一二。”

    刘世让沉吟片刻后,正色道:“苑君章部属杂乱,前承刘武周、宋金刚旧部,又掳掠朔州、代州、云州青壮随军,如今他已然入朝,军中号令不一,各行其事。”

    “无人为首?”秦武通有些诧异。

    “约莫以席多为首,但军中也多摇摆不定。”刘世让解释道:“席多此人,马邑人氏,早年为刘武周帐下,后随苑君章,少有领兵,打理内政,筹集粮草,出谋划策,为苑君章所重。”

    毫无疑问,这是个关键人物。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