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 第五百五十五章 公平吧?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昨天的改过了,今天最后一天,明早启程回。

    虽然之前有经验,但在十多天内吞下近万民众,这对代州、忻州官府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更何况在这个时代,各级官府中官员、吏员的配置远不如明清时代那么明晰。

    一直到明清时代,都有皇权不下乡的说法,在隋唐这个习惯性以世家门阀来统治地方的时代,有的时候,皇权都未必能出得了县城。

    当然了,代州不同。

    本就少世家门阀,不多几个豪族又因为刘武周、苑君璋引突厥入寇纷纷南迁,李善赴任以来,陆续几番施恩,后又雷霆手段,将本地势族收拾的非常乖巧,从而导致如今代州总管府的命令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实施。

    李善的要求并不多,首先得让迁居代州、忻州的人活下来,食宿如果不能自理,各地各级的官府都要承担责任,为此李善将身边亲卫都遣散出去,明察暗访……刚刚赴任两个月的崞县令被李善当众大骂,便是因为此人处事不当,导致民乱,丧生十九人,伤百人

    李善不指望手下这些官员那么听话,但让这些迁居而来的百姓活下来……他觉得这个条件并不高,而且那些粮食都是从军粮中调拨而来的。

    那位崞县令……倒霉催的,七拐八拐和李世民的侧妃燕氏有点亲戚关系,算算看,北上赴任的将校官员中,李善斥责的基本都是秦王一脉的,从张公瑾到忻州总管房仁裕,从大将段志玄到这位崞县令。

    李善也挺无语的,让李善私下写了封信给杨思谊,李世民的妾室燕氏是中书令杨恭仁的外甥女,自己也让亲卫带了口信回去,让李世民费费心,挑几个能用的……历史上几年之后你就登基为唐太宗,夹带里不可能没人用吧?

    其二就是军屯,其实不仅仅是军屯,李善早在去年就开始设学堂授算学,去年末开始在代州清点田亩,几个月前让张公瑾正式接手,此次迁居来的民众很快得到了授田,已经是二月底三月初了,虽然晚了点,但抢种一波,到秋收也能收获……毕竟免除税赋是李善早就许诺的,不缴纳税粮,足够自家人糊口的了。

    其实最早起意行军屯,李善并不像某些人想象的那样有意塞外……他开拓商路,吸纳民众,代州粮食肯定是有缺额的。

    所以李善才先后折腾出玉壶春、马引,基本上都是和粮食挂钩的,要知道霞市边的粮仓从名义上来说可不算朝中的公仓,这里面的粮食也很少外拨,但这次也不能不拨出去了。

    看起来如今代州不缺粮,但迟早是要缺粮的,更别说李善早就打定主意充盈人口……所以在活下来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要种地,不管是授田还是军屯。

    这里面问题还挺多,耕牛不够,农具不够,种子也不够……张公瑾头发都熬白了多少,李善派人去河东各府买,买不到就借,借不到就租。

    在这种局势下,几乎所有属官都忙得不可开交,后面的李善几乎是举着鞭子把他们往前撵。

    但在所有大小官吏中,只有一个人无所事事,官居左武卫中郎将,但至今没有得到正式授职的张士贵。

    五台县一处宅院内,张士贵的神情还算镇定,其实自己被闲置也没多少时间,如今代州、忻州两地有多忙他也心里有数。

    最重要的是,张士贵虽然不知道李善授予的重任是什么,但隐隐察觉到,应该是还没准备好。

    外面脚步声响起,满头大汗的张公瑾大步进来,连声让仆役拿来凉水,大口大口喝了两碗这才坐下。

    “又被邯郸王训斥了?”张士贵随口问,他们这些天策府属官口中的殿下向来只有一个指向。

    “光是军屯就有五六千人,还不包括家属,怎么可能不出错。”张公瑾虽然性情端谨,但也不禁埋怨,“邯郸王今日……算了,说的也在理,只是薛万彻那厮今日挑衅!”

    “他来作甚?”

    “好还是有话聊的。

    比如张士贵和常何是老乡,而且当年洛阳大战两人虽然地位高低不同,但也算同僚,特别是张士贵任骑兵总管,常何曾经一度为其直属麾下将校。

    再比如张公瑾和薛万彻的兄长薛万均关系不错,和薛万彻不同,薛万均性情谦逊,与天策府的同僚关系非常不错。

    李善突然发现,东宫、秦王府塞到代州来的……全都是外来将领啊!

    第一批里倒是有个晋阳老人段志玄,但却被自己赶回去,换过来的张士贵虽然在秦王府资历深,但也的的确确是外来人。

    李唐一朝,起于晋阳,占据关中,但实际上立足不稳,西秦薛氏、马邑刘武周都对这个新生的王朝产生了根本性的威胁。

    开国皇帝李渊,本人虽也是宿将,但纵观杨隋二朝,实在算不上什么出挑的将领,环绕在他身边的那些老人、旧人也实在没有什么名将之流。

    面对薛举、刘武周的威胁,李渊不是没有用过自己信任的老人,但现实摆在面前,元谋功臣榜单上排名靠前的那几位,刘文静、裴寂、长孙顺德、刘弘基无不大败,损兵折将,丧师丧地,初生的李唐王朝几乎是摇摇欲坠。

    在这种情况下,李世民挺身而出,浅水原大捷灭西秦固关中,柏壁一战尽复河东故土,这可以说李唐王朝的运气……纵观古今,年方弱冠的如此名将,少之又少。

    但随后李唐王朝的内部,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变化,特别是心怀大志的李世民尽揽英杰……而且专门从降将中挑选人才。

    事实上,李唐王朝能一统天下,李世民能取得关键的洛阳虎牢大捷抵定中原,本人杰出的军事才能是一个原因,但如果没有环绕在他身边的众多英杰,也很难取得一战擒两王的伟业。

    李世民当时实际上的副手,如今执掌陕东道大行台的屈突通,本为河南人氏北上相投的张士贵,一度险些被杀的尉迟恭……类似的人太多太多了。

    事实上,被李世民视为杀手锏的玄甲骑兵的四名统领,翟长孙、秦琼、程咬金、尉迟恭全都是降将。

    这种情况的出现促使了李唐王朝尽快的一统天下,也直接促使了秦王一脉没有退路,与东宫不可避免的发生了冲突。

    李善想到这儿不由自主的看了眼薛万彻……按道理来说,这位是罗艺的旧部,与苏定方有宿冤,东宫怎么都不会挑选他北上赴任。

    李善心想,搞得不好是薛万彻身为外来者,被东宫老人排挤导致的……他曾经听凌敬提起过,同为外来者的魏征虽然得太子李建成信重,但在同僚中人缘并不太好,风评颇恶。

    李善在想着心事,坐在左首第二位的张士贵也在想着心事,来到代州已经小半个月了,这位年轻郡王的面目似乎清晰,但又似乎模糊起来。

    勇于任事,有建功立业之心,不愿涉入夺嫡事,对两方势力还算平衡的不错,持公而断。

    而且手段很是了得,从逼降苑君璋,再到数月之后将其麾下近万大军近乎肢解,牢牢的将马邑握在手中……这不是谁都能做得到的。

    张士贵甚至都有点羡慕嫉妒李靖了……谁想得到,几年前还默默无闻的那个中层将官先一跃而起为名将之流,如今北山赴任代州总管还能接手如此丰厚的遗产。

    正在想着这些有的没的,李善突然笑着说道:“如今芮国公旧部大都清洗完毕,率军抵崞县的骑兵也被定方兄整编,但马邑那边……”

    顿了顿,李善叹道:“宜阳县公毕竟年迈,而朔州司马秦武通……毕竟当年重伤,所以,马邑少一员能率骑兵出战的骑将。”

    “下官愿往!”薛万彻立即嚷嚷起来。

    “录事参军事……”李善做哭笑不得状,“你捣什么乱……你手头的事忙的过啦吗

    “再说了,虽然某也觉得你为将,比为文官要合适……但……”

    说着说着,李善的视线落在了常何身上。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