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 第六百章 天赐良机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突厥大举南侵的消息很快就在长安城内散播开,对于这个初生的帝国来说,随随便便就能组织起十万大军的突厥,似乎永远是盘旋在头顶的阴云。

    其实事实上,李唐立国之后,突厥只在武德五年组织了一次大规模战事,同时攻入河北、河东、关内道三处,总兵力超过十五万人。

    但那种压抑甚至恐惧的气息依旧笼罩着这个如今全天下最为庞大的城市,坊间各种乱七八糟的,什么样的离谱消息都有。

    甚至都传出了突厥已经攻破雁门关,兵锋直逼太原府的消息,多有朝中“有识之士”认为圣人当遣秦王再出山。

    不过各种消息中,有一条是得到几乎所有人公认的。

    颉利可汗如此大动干戈,和邯郸王李善是有某种联系的。

    没办法,山东一次、代州一次,李善两次生擒欲谷设,颉利可汗花了那么大的代价才将丢人现眼的儿子换回去,怎么可能不报复?

    甚至坊间还有人对李善颇有异议,比如近日的平康坊内,一个宽袍大袖的青年义正言辞,“李善此人,以商贾起家,看似怀仁,实则精于算计!”

    “若非其生擒欲谷设,还几度羞辱,甚至在太极宫内还大打出手,颉利可汗何至于起大军来攻?”

    “结果呢,他倒是得陛下信重,列入宗室,册封郡王,荣华富贵,何曾顾及民众?”

    旁边几个青年面面相觑,一时间都说不出话来,倒不是对方条理清晰无法反驳,而是对方虽出身名门,但这番话实在有点无耻啊。

    这位无耻的青年,是李善不多的仇家,不同于裴世矩是因为前身的渊源,这位是李善穿越后实实在在结下的仇家。

    太原祁县王氏子弟,王仁佑。

    不得不承认,太原王氏子弟的名声还是挺好用的,不说别的,王仁佑来平康坊饮酒取乐,多得是捧臭脚的。

    但捧臭脚是为了能借助太原王氏的名声,也不都是心里没数的……邯郸王这两年名声鹊起,扶摇直上,无论文武,都堪称绝品,陛下都赞其世间第一流人物。

    王仁佑如此大加抨击,而且还以怜惜民众的角度……实在让人有点听不下去

    一个略微年轻点的青年笑着说:“邯郸王赴任代州,先逼降苑君璋,后有雁门大捷,想必此次当能坚守雁门关……”

    “只怕未必。”王仁佑嗤笑的都已经离他远去。

    早几年,仗着太原王氏子弟的名头,仗着同安长公主的名头,王仁佑在长安城内名声不小,谁都要给他几分面子。

    但自从李善横空出世后,一切都发生了变化。

    最早结怨是因为王仁表,那只不过是小事罢了,但之后,王仁佑几度出手,特别是引了秦王府子弟出手……结果呢,长乐坡一场斗殴,王仁佑被揍得挺惨,之后私下还被秦王府子弟找过麻烦。

    但这都无所谓,让王仁佑难以接受的是,李善居然和秦王府子弟结交……你们是不是贱啊,被揍了一顿还贴上去?!

    之后王仁佑略为老实了一点,也学乖了一点,玉壶春封门一事他只是起了个头,将祸水引到了京兆杜氏头上。

    但让王仁佑吐血的是,这个锅最后还是砸在了自己头上。

    被淮阳王痛殴的时候,王仁佑几乎都要脱口而出了,“夺产业者,京兆杜氏!”

    简而言之,经过几件事后,王仁佑的名声越来越糟糕……世家门阀子弟,也不都是能出仕的。

    想出仕,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得有名气……当然指的不是王仁佑现在这种名气。

    在李善救回平阳公主之后,曾经因为王仁佑喋喋不休而向李渊提及的同安长公主也不肯出手了。

    在李善和清河崔氏定亲的消息传开后,王仁佑大醉一场,他觉得此生再也没希望将李善如何了。

    但没想到,世事奇妙如此,鲜花着锦,烈火烹油,已经有了一条青云大道的李善居然失陷在了顾集镇。

    虽然不能亲眼目睹李善的下场,但王仁佑很确定李善逃不过这一劫。

    今日王仁佑以心怀乡梓为由,特地请了两位同样出身太原的兵部官员赴宴……突厥大举来袭,兵力或过十五万之巨。

    最关键的是,其中一位官员提及,刚刚收到雁门战报,邯郸王李怀仁被困于顾集镇,而朝中共议,急遣永康县公李靖北上赴任代州总管,但并没有立即派遣援兵北上小】

    【说】

    王仁佑当时要不是死命掐着大腿,险些当场手舞足蹈的庆祝起来。

    那位官员还好心的提醒,雁门关如今战事惨烈,但短期内无虞,若有亲眷,还是接入长安的好。

    在王仁佑看来,这段话的意思很明显,如果没有援军,那么雁门关最后很可能会失守。

    王仁佑觉得,这实在是天赐良机啊。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