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 第六百零二章 可能引发的后果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日月潭。

    李宅的院落内,崔信气急败坏到险些不顾仪态飞起一脚踹在面前两个憨货身上,但看了眼屋内的众人,强行忍耐住,低声喝骂道:“少不更事,谁让你去的!”

    刚才还得意洋洋……呃,事实上今日是特地来表功的张文?、李昭德都是一脸的懵懂。

    王仁佑那厮大放厥词,难道我们还揍错了?

    花了我我们不少心思呢,要不是我们,可未必想得到王仁佑那厮,就算猜到了,也未必能堵得住门呢!

    不表扬也就罢了,还要训斥……还有没有天理?

    难不成清河崔氏怕了太原王氏?

    太原王氏虽然名列五姓七家,但王仁佑如此做派,即使是太原王氏子弟也看不下去……太子中允王?都忍不住在半公开场合喝骂了几句丢人现眼呢。

    崔信铁青着脸转头看向李昭德,再看看若有所思的王仁表,“他们俩年岁尚小,孝卿也跟着胡闹什么

    王仁表试探道:“不应该闹大?”

    崔信气的一跺脚,“现在说这些还有甚用?”

    王仁表突然想到了什么,神色大变,声音都有些发颤,“顾集镇……”

    张文?、李昭德都是后来官至宰辅的人物,也很快想通了,他们这些与李善亲近的世家子弟会刻意打探战局,特别关注李善的处境,都通过不同的渠道知晓李善如今在顾集镇。

    但民间是不同的,这消息尚属绝密,但经过这次一闹,消息会迅速扩散开。

    毕竟是太原王氏子弟,在平康坊被打的只能抬出去,必然会引发很多人的关注,到时候消息很难控制住。

    如果万一突厥那边知晓,回师途中,必然不肯放过在顾集镇的李善。

    李昭德想了想,“未必如此……一来突厥未必能攻破雁门关,二来就算破关而入,也未必能打探到这等消息。”

    张文?补充道:“怀仁兄于代州多有施恩,应该不会有人透露这等事。”

    崔信细细观察李昭德和张文?的神色,侧士贵有大将之才,薛万彻乃河北名将,怀仁看似常常剑走偏锋,但实际上极为谨慎,应该能应付得过来吧?

    但转念一想,顾集镇就那么大,一共也就千余士卒,若是颉利可汗知晓怀仁在顾集镇,再如何擅攻城拔寨,毕竟麾下十几万大军,用人堆,也能破寨了。

    想到这儿,崔信不由大恨,咬牙切齿道:“江淮均非良善之辈!”

    毕竟南北对峙数百年,如今一统天下也不过数十年,南人北人之间始终有着隔阂……事实上这种隔阂还要往更早时候追朔,西晋衣冠南渡,江左大族就极为鄙视南下的世族,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利益的侵犯。

    但这种局势后来渐渐发生了变化,原因也很简单,北强南弱

    五姓七家除了郑氏之外,都位处北地,其实就算郑家,也被视为北地世族。

    天下一统之后,同样因为利益关联,北方望族对于南地的是家门发有着天然的排斥,也就数百年间散布在南方的旁支情况会稍好一些。

    比如东宫太子的第一心腹幕僚王?就是个例子。

    但今日崔信如此失态,却不是因为清河崔氏对南方世族的排斥,而是因为江淮战事落幕后的一些纷争,这其中也是有南方世族的影子的。

    旁边响起了一个无奈的声音,“时也命也,时也命也。”

    “凌公回来了。”崔信行了一礼,苦笑道:“若非如此,怀仁何至于滞留代州。”

    凌敬摇摇头,“再等等吧,再等等吧。”

    顿了顿,凌敬补充道:“适才得报,临济县公阚棱随永康县公李药师急行北上,按路程算,应该已经抵黄河左右。”

    凌敬点点头,他也认识阚棱,去年招抚苑君璋,阚棱随李善往马邑一行,之后被调往江淮平定战乱,据说颇有战功。

    李善对杜伏威有恩,此番或许有所回报。

    凌敬瞄了眼崔信,他知道这位对江淮内幕一无所知。

    不是阚棱要随李靖北上,而是李靖携阚棱北上。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