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 第六百零四章 战报(上)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缓缓停在大门外的马车朴实无华,没有一丝一毫的装饰,和城内普通人家的马车几乎没有任何区别,但天策府的护卫能一眼认出这辆马车的主人是谁。

    原因很简单,马车很普通,但拉着马车的两匹健马却不是普通人买得起,用得起,养的起的。

    虽然唐初不像汉初那么惨,连天子出巡都找不到八匹同色马,但如此良驹,当用之战场,如今却只能……这令这些随秦王南征北战的护卫大感可惜,心中都牢骚,邯郸王实在是狗大户。

    如今谁不知道李善手笔大,不管关系远近,但凡有些交情的,都会赠其良驹……更别说至今还住在日月潭的凌公了

    呃,只有一个人没有……被赶回长安,寓居中郎将常何家中的马周。

    凌敬掀开门帘,缓步下车,脸上犹带忧色。

    “凌公来的好早。”恰巧抵达的房玄龄笑着打了个招呼。

    “玄龄来的也早。”凌敬勉强露出个笑容。

    如今,房玄龄依旧是白身,每日都来的很早,不过他依旧被外界视为秦王的左膀右臂,而凌敬拜兵曹参军事,手掌大权,按时点卯,今日来的这么早,自然是因为心有忧虑。

    来得早的不仅仅是他们俩,两人刚刚坐定,杜如晦、长孙无忌也到了,再过一刻钟,秦王李世民也到了。

    气氛有些许压抑,房玄龄刻意提及昨日崔信请假登门拜会李家一事,凌敬勉强应了几句后,倒是复述了一遍崔十一娘那几句话。

    房玄龄、长孙无忌大为惊讶,连声夸赞,就连向来脸冷的杜如晦也不禁赞许,唯独和凌敬对视的李世民嘴角流露出一丝苦笑。

    对于如今的战局,李世民和凌敬有着同样的判断,危在旦夕。

    房谋杜断堪为古代名相,他们是后世千余年无数人尊崇的偶像级别人物,但正所谓尺有所长寸有所短。

    论识人之明,论心胸豁达,无过房玄龄,天策府内大量的谋臣、名将都是由他引荐的。

    论理政之能,论纵谈大势,无过杜如晦,房玄龄对其“王佐之才”的评价早就得到了公认。

    但军略并非他们所长,他们跟随李世民参与诸番大战,自然立下了大功,但在这方面,李世民才是主角,甚至如李玄道、唐俭、薛收、苏勖等人也比房谋杜断更加出使的可能性就不大了。

    众人一时间找不到什么头绪,李世民凝神细想,他倒是有一些猜测,但这种事是不能胡乱揣测的,至少不能随随便便的说出口。

    房玄龄、杜如晦陷入了沉默,长孙无忌却突然低声道:“殿下,或要预备一二?”

    李世民斜了一眼过去,不置可否。

    又是一阵沉默,凌敬的视线在诸人脸上一一扫过,杜如晦、房玄龄面带忧色,而长孙无忌看似平静,实则暗自欣喜。

    凌敬不自觉的又想起了如今还被困在朔州的那个青年年初的那一席话,房玄龄、杜如晦必为一代名相,顾全大局,而长孙无忌其人却不同。

    以今日观感来看,凌敬不得不承认,李善又说对了。

    房玄龄、杜如晦担忧的是河东北地的战局,一旦突厥破关而入,休养生息一年多的河东将再遭浩劫,不说其他州府,代州、忻州必然损失惨重,朔州八成会再度沦陷,这对李唐、突厥对战刚刚改善的局势是一次重大打击。大风小说

    而长孙无忌更看重的是,一旦突厥破关而入,圣人李渊很可能不得不再次放出秦王李世民这头猛虎,一旦李世民握有兵权,很多事情都会向着不可预测的方向发展。

    凌敬清晰的记得李善那晚对长孙无忌有这样的评价……此人心胸狭窄,最好玩弄权术,偏无陈平之能,不类其父,殿下登基之后,或多有宠信,但绝不会授其重任。

    历史上的确如此,贞观年间,虽然长孙无忌地位高崇,但除了编修律法之外,只在建储上有着不小的影响力,事实上从来没有涉入朝局核心,一直到李世民远征高句丽,才让长孙无忌临时出任宰辅,等长孙无忌正式成为宰辅辅佐太子李治的时候,已经是贞观末年了。

    对长孙无忌的心思,李世民一览无遗,但他至今还没有放弃……没有放弃与太子争雄,兵变上位,无论如何,史书上终究会落下一笔,这是完美主义者不想承担的。

    就在这时候,外间传来喧闹声,片刻后近侍在门外禀报,“殿下,河东军报。”

    李世民身子一僵,“何人来报?”

    “忻州刺史房仁裕。”

    凌敬霍然起身,神色紧张,忻州位于代州南侧,太原府北侧。

    忻州军报……难道雁门关已经失守了吗?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