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 第六百零八章 首战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不得不说,有见识的英杰天下到处都是,也不是只有读书明理的人才有见识,草原部落在武器、装备上有极大差距的前提下,能与中原王朝抗衡千年之久,依仗的并不仅仅只是奔腾的战马,犀利的弓箭。

    他们从来不缺少狡诈、阴险的一面,他们更擅长用的是偷袭、急袭的手段,这和胡人以游猎为生有着很大的关系。

    颉利可汗舍出一个儿子,裹挟突利可汗以及那么多部落一同南下,怎么可能甘心在雁门关撞个头破血流呢?

    自古以来,胡人从塞外窥探中原,能走的路其实很多,但在长年累月的交战后,很快确定了只有不多的几个地方才有资格容纳大军的行进,比如雁门关,虽然道路狭窄,但关内关外都地势平坦,足以容纳十数万大军攻伐。

    相对来说,其他地方条件就比较差了,比如朔州西面,不是不能过人,但那块儿是黄土高坡,沟壑纵横,在冷兵器时代,这样的地形显然不适合布阵作战,更别说草原部落大都是骑兵……过了黄土高坡还要过黄河,难道游过去?

    所以,草原部落和中原王朝的交战,大都发生在雁门关左右。

    但有一个例外。

    那就是宁武关,也就是楼烦关。

    早在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曾在此置楼烦关,以防匈奴。

    秦汉时期设楼烦县,置楼烦关。

    雁门以山为天险,骑兵难以突破,但胡人入侵往往还是走雁门关而不走楼烦关,自然是有原因的。

    因为楼烦关以河为天险,关北有一条恢河,不善水的胡人很难通过这道天险,只有等河水断流的时候,才有可能由此挥师南下,恢河河谷虽然不大,但也能容十骑并进。

    但河水断流往往是在春东两季,在胡人入侵的主要季节夏秋两季,河水往往充盈,这使得胡人的主要攻击方向还是在雁门关

    也难怪很多人都记不得,最近几十年内,楼烦关唯一露脸还是大业三年,出塞巡视的隋炀帝杨广在朔州就是从楼烦关回程的。,放眼望去,唐军约莫数千士卒,多为步卒,但也有千余骑兵,想绕过去……只怕可能性不大。

    突厥骑兵不讲行军队列,一旦遭到骑兵追杀,很可能会出现建制散乱,漫山遍野的情况……而阿史那·社尔还指望这四千多骑兵给雁门关守军施加压力呢,自然不肯也不敢绕过去小说

    “自邯郸王掌代州,筹建代州军,首战雁门大捷,雪夜追击,生擒欲谷设。”代州司马尔朱义琛眯着眼打量着对面,朗声道:“此战勿要损了殿下颜面!”

    马三宝抹了一把额头泌出的冷汗,“没想到怀仁还真猜对了……”

    三日前,还在顾集镇的李善以薛万彻出兵吸引围军注意力,遣派十名亲卫从不同方向奔向雁门关,再弃马从小道上山,翻山越岭抵达雁门关。

    那时候已经是五月二十二日了,闻听突厥可能借道楼烦关后,苏定方没有迟疑,立即遣马三宝、尔朱义琛率三千步卒,一千骑兵即刻南下。

    行军途中,各种坏消息接踵而至,尔朱义琛、马三宝很清楚一件事,不能让突厥骑兵逼近雁门关,所以自己也不能据城寨而自保,就算不能击败突厥,也必须将他们拦在崞县以南。

    这也是为什么忻州刺史房仁裕明知道自己难以匹敌,但也没有固城而守的原因。

    关键在于时间。

    阿史那·社尔寄希望迅速抵达雁门关,与颉利可汗里应外合,攻破雁门关,那接下来的事就好办了。

    而从太原府到忻州,再从忻州到雁门关途中,所以的唐军将校都希望将突厥挡在崞县以南,使军心难以动摇。

    而且马三宝、尔朱义琛心里清楚,在他们启程之时,颉利可汗再次加强了攻城力度,雁门关那边已经不能再分兵了。

    只有三千步卒,一千骑兵,能挡得住吗?

    突然有劲风拂过,黄沙被席卷在空中,让双方影影绰绰看不清晰。

    下一刻,山呼海啸一般的呼声响起,突厥骑兵游走在唐军阵营左右两翼,黑压压的羽箭铺天盖地。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