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 第六百四十八章 最后一战(上)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武德七年,六月六日,代州军出雁门关。

    六月七日,大唐邯郸王李善率残卒死战于顾集镇外,恰六千唐骑分东西两路疾驰来援,汗旗坠地,大汗逃窜,突厥大溃。大风小说

    身披五创的邯郸郡王亲率骑兵衔尾追击,于当日黄昏,在云州境内再次大破突厥,斩首数千,血流成河。

    六月八日,唐骑继续向北追击,连破数军,压至长城一线。

    六月九日,大战再起,五千唐骑与万余突厥正面交锋,一时间僵持不下。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张士贵率一千骑兵抵达了战场。

    山顶上,张士贵放下望远镜,迟疑道:「是苏定方?」

    这是个简单的判断,因为有李善在,军中主将必为苏定方。

    一旁的阚棱挠了挠下巴上的浓密胡子,「苏定方精通兵法,但他是出身山东……应该不识云州地理山势吧?」

    「或是宜阳县公建言……」阚棱接过望远镜细看,「也有可能是马邑的何流、张仲坚之辈……他们久居朔、云二州,熟知地理。」

    张士贵也不再多说,只在心中盘算,一千唐骑在什么时候投入战场,投入到战场什么区域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昨日张士贵率一千唐骑北上,但直到今日才抵达预定的合军地点,打探后得知,唐军主力昨日已经开战数次,张士贵只能继续往北,一直到抵达长城边才觉得不对。

    虽然现在的长城已经起不到庇护的作用,但在长城内和长城外交战,对双方来说,意义都是不一样的,没有完备的后勤,几乎算得上孤军深入,唐军是不太可能出长城,攻入草原的。

    张士贵沿着长城一路往西而去,终于抵达了战场附近,他亲自率数人打探军情,李善留给他的望远镜起到了关键作用,也让他清晰的观察战局。

    虽然黄沙滚滚,虽然距离比较远,但通过骑兵的走向、冲阵、避让以及旗帜,张士贵很快发现,局势僵持,但利于唐军。

    突厥军依长城而守,西侧勉强展开队列,大部分兵力位于后方和东侧,颉利可汗实在怕了唐军……或者说实在是怕了李善,怕这个疯子不管不顾又来一出直取中枢的好戏。

    而唐军分为三军,两军左右冲阵,奋勇杀敌,中军竖起大旗,蓄势待发,时而轮换,时而进逼。

    最关键的是战场的选择。

    东侧有延的张仲坚才提出了这个方案。

    六月八日,扫荡游骑的苏定方率唐军突然急袭长城缺口,正在整军的颉利可汗虽然有所防备,但薛万彻、薛万均兄弟勇不可当,狂冲勐打,突厥骑兵习惯性的展开队列应敌……早有准备的苏定方顺势由东向西,将突厥军逼向西侧,将其半封锁在长城、苍头河附近的狭长地带中。

    现在的局势是,长城缺口虽然距离不远,但颉利可汗不敢随意撤兵……虽然缺口宽达数里,但一旦撤兵,唐骑追击而来,很可能导致一场大溃败。

    事实上,背靠长城的颉利可汗并不是不能脱身,长城缺口几乎处处都是,只是缺口不大而已,而数日之内,第三次重竖汗旗的颉利可汗如何肯弃军而走呢?

    更别说麾下都是阿史那一族的嫡系,一旦弃军,就算自己回到五原郡,再也无法和突利可汗一争高下了。

    看着薛万均在西侧杀得痛快淋漓,杀得突厥兵弃马跳河,李善有点手痒,不自觉的趋马向前……但身边的王君昊、郭朴一左一右抢过来,带住战马。

    这位邯郸郡王数次不顾生死,奋勇冲锋,如今军中士气大振,隐隐有强军之相,但身边的王君昊、李楷数次胆战心惊,冷汗不断……就在昨日,李善冲阵之际,坐骑被射杀导致落马,要不是郭朴,说不定就要亡于阵中了。

    所以昨日夜间,王君昊亲自在军中挑选勇士,主要以代州本地人和迁居至代州的府兵为主,再补充苏定方、李楷身边亲卫,重组亲卫队小说

    「怀仁放心,颉利必不会遁走。」一旁的李楷劝道。

    李善勉强笑了笑,在心里盘算……要不要穷追到底,虽然恨之入骨,恨不得将颉利可汗千刀万剐,但一方面要考虑到大局,总不能让突利可汗如此轻易的上位,另一方面唐军追击数百里之远,临近草原,粮草、军械补充很难,难以久战,若是伤亡太重,只怕得不偿失。

    顾集镇内三千人的性命是性命,而眼前的唐军士卒的性命同样是性命。

    就在这时候,隐隐有号角声传来,苏定方神色一凛,亲自登高而望,视线之内,数十突厥斥候狂驰而来,在他们身后,千余唐军自东侧席卷而来。

    苏定方登时大喜,高声传令,中军向东,战局在张士贵抵达之后出现了不可逆的转变。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