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 第七百五十二章 准备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二月二,龙抬头,古代称为“中和节”,也称为“春耕节”,意欲提醒一年的农忙要正式开始了。

    二月初,是农户最为忙碌的时刻,驱赶着耕牛耕田,忙着育种各式农活,因为今年二月初庄子里先后几场婚礼,不少村民都忙前忙后,从而导致现在更加忙碌。

    刚刚嫁来还没几日的李氏一个人待在家中有些无聊,丈夫苏定方还在宫中,还有三天才能休沐,婆婆苏母一大早就出了门,也不知道哪儿去了。

    对于嫁给苏定方,李氏自觉颇为幸运,虽然丈夫并不是世家子弟,但却战功卓着,被视为当世名将……对一个自幼父母早亡的孤女来说,已经是不错的结局了

    李氏平日寡言少语,但内秀于心,其实心中也有些隐忧,一方面是她听堂弟李昭德提过叔父李药师与邯郸王之间的纠葛,代州诸事在朝中并不是隐秘,李善不止一两次在公开场合表达出对李靖的恨意。

    毕竟如今陇西李氏丹阳一房,代国公李药师是头面人物,分量不是李药师、李乾佑所能比的,如果日后邯郸王与李药师再起纠葛……李氏对此颇为担忧。

    不得不说,李氏比其婆婆苏母在这方面强太多了,只不过嫁来几日,就通过李昭德的描述,以及对丈夫与李善之间的交流的观察,很快就判定,苏定方与邯郸王之间的关系,牢不可破……甚至可以被视为一体。

    另一方面,李氏敏锐的察觉到,婆婆苏母似乎对邯郸王颇有不满……这是她难以理解的,婆婆都是人家从鬼门关拉回来的。

    坐在那发了会儿呆,李氏决定去东山寺上一炷香,毕竟是世家女,陪嫁过来的侍女、下人不少,虽然苏宅因为迎亲而扩建,但还有部分仆人不得不借住在李客师、李乾佑宅子里。

    沿着用鹅卵石铺就的小路缓步登山,眼见亭后的杏花林,嫣红雪白,混杂一片,李氏心神大畅,无声吟诵,“沾衣欲湿杏花雨……”

    李氏也曾诵读过大名鼎鼎的李推敲的诗集……心里还在想着,那位崔十一娘真是好福气。

    “夫人!”人最为熟悉,朱八是朱氏族人,也是跟着李善最早的,张仲坚、齐老三、曲四郎分别是一支的头领。

    李善和朱韦在门房处坐定,后者笑道:“可谓一呼百应,大郎仁厚,又屡屡沙场扬威,难怪众人踊跃。”

    李善横了一眼,这话说得……我是去陇州种棉花的,谁说我要上战场了?

    其实前几日朱韦一直提心吊胆,倒不是怕李善出京后会遭遇什么凶险,而是觉得去了同洲……按道理来说的确很难出什么事,但总觉得不安心。

    现在好了,安心了……自己的预感果然没错,一转头要换成陇州了。

    陇州不比同洲,不说那位裴宣机……也不知道这位裴世钜独子知不知晓内情,但至少要防备突厥,因为武德五年,颉利可汗汇集苑君章、高开道大掠河东,同时遣派偏师从灵州南下攻入关内道。

    不过数千偏师,硬生生打穿了灵州、原州,一路杀入陇州,甚至攻破了大震关……距离长安也不过数百里。

    而大震关就位于李善即将去的?F源县的西南侧。

    朱韦在那浮想联翩,若不是因为庄子要留人主持,自己都想跟着去……去年顾集镇一战,虽然凶险,但也快意小】

    【说】

    “既然三百亲卫,那就要准备妥当。”李善叹了口气,“战马不缺,再不济去平阳公主那边讨要,铠甲、军械?”

    “除却弩箭之外,其他都齐备。”朱韦笑道:“大郎如今册封郡王,应该能去少府讨要些弩箭?”

    李善点点头,唐弩的威力在顾集镇一战展露无遗,他也颇为心动,心想少府那边不给自己棉籽,那也得给平阳公主面子吧,再不济自己入宫直接向李渊要……这点小事应该会许可。

    “王君昊此次随某一去去陇州,庄子这边就拜托七叔了。”李善想了想,低声道:“若是春耕人手不够……如今也是青黄不接之际,以粮米雇佣些人手吧。”

    “大郎放心就是。”朱韦一口应下,迟疑了会儿才道:“此去陇州,务必谨慎。”

    李善咧嘴一笑,笑容中夹杂着几丝自嘲,“那就要看运气如何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