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 第一千零六章 再难上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承乾殿内。

    李世民笑着说:“所学驳杂至此?”

    今日在场的除了李世民、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之外,还有不久前才调入京中的于志宁、韩良、李世绩,凌敬侧头看了眼,才平静的说:“后汉马援故计。”

    房玄龄点头道:“伐陇西,马援聚米为山,指画形势,使光武帝虏在吾目中矣。”

    众人正在看着地上的沙盘,用石头、泥土、草芥堆积成峻岭、密林、平原,于志宁、韩良啧啧称奇,而李世绩沉默不语,他隐隐猜到了秦王说的那位所学驳杂的人是谁。

    山东战事中,李善使张文?急奔长安,李世民与心腹幕僚就是在李世绩的别院中见到张文?的。

    李世绩与李靖是不同的,他早年是瓦岗大将,后与郭孝恪一起投唐,在李世民麾下参与了洛阳虎牢两战,而且在洛水大捷时候受李世民重恩,从此被视为秦王嫡系。

    “懋功视之如何?”李世民笑吟吟问。

    “邯郸王历战均前有谋略,后有武勇,突厥难挡锋芒。”李世绩随大流的赞了句,心里有些许苦涩,自己百战余生,从瓦岗寨到独领一方,再到投唐败于河北,虎牢关雪耻后不料再次于河北大败,而那位青年郡王却每战必胜,胜即大捷。

    李世民笑了笑,“懋功陋言至此?”

    李世绩也笑了,自己的心态颇有微妙之处,想了想正色道:“此战首在择机得当,次在邯郸王携中军大旗冲阵,使突厥大溃。”

    详细的军报已经送来了,众人都看过了,自从洛水大捷之后再也没有回到战场,李世民常常在承乾殿、天策府做类似今日的战场推演。

    “观望战报,苏定方、张仲坚实有大功,若非张仲坚扰乱大阵,拖延突厥退兵,邯郸王未必赶得上。”李世绩继续道:“苏定方破阵后急行向北,不使都布可汗从容聚集兵力,不过若非邯郸王携陌刀队,未必能击溃突厥断后兵力。”

    没有问题,即使突厥败而不溃,唐军斩获不多,但也能顺利的驱逐突厥,收复要道……只是这样的伤亡会稍微重一点。

    “不意有邯郸。”李世民叹了声,“孤此生只怕难再跃马持槊。”

    于志宁、韩良、李世绩都心有戚戚,如今河东道有代国公李药师,关内道有邯郸王李怀仁,当年气吞天下如虎的秦王的确很难很难再领兵上阵了。

    而杜如晦却正色道:“殿下虽有将才,但却非将。”

    众人纷纷点头,李世民也笑着应声,如今夺嫡局势依旧晦暗不明,但总的来说,秦王一脉并不处于下风,而东宫隐有不稳之像

    以目前的局势,太子不倒,秦王是不可能领兵的,如果李世民入主东宫,也不可能亲自领兵,等李世民登基后,那更不可能了……总而言之,李世民这辈子基本上不可能再上战场了。

    对于曾经跃马扬鞭立下赫赫军功的秦王来说,心里总是有些许遗憾。

    李世民看了眼凌敬,“他日怀仁当能大用。”

    房玄龄、杜如晦都点头赞同,如果说早年在山东还是以谋士的身份出谋划策,代州几场战事要么规模不大,要么不是实际的主控人,但泾州一战,李善是以堂堂正正的姿态指挥数万大军击败突厥的。

    凌敬没有说话,心里却有着担忧,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怀仁几战而名扬天下,从长远角度来说未必是什么好事……不说其他的,他日秦王登基,麾下那么多大将,谁不想领军立功?

    似乎察觉到了什么,李世民笑着摆手道:“他日再言,他日再言。”

    那小子滑熘的很,等自己入主东宫或者登基之后,八成会主动身退……李世民在心里想,不急,不急,比自己还要年轻呢。

    东西突厥、铁勒九部、吐蕃、高句丽、新罗以及北方那么多的胡人部落,有的是机会,那一夜李善所说所赞,让这位尚未满三十岁的亲王胸中豪情万丈。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