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唐第一驸马爷 > 第433章 臣弹劾房遗爱贻误战机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长安。\n  两仪殿。\n  中设蹑席,熏炉袅袅。\n  文武百官位列两侧,李世民身着龙袍,坐在高高的龙椅之上,身后的黼???鐾?稀?n  今日早朝,主要议的是瘟疫。\n  以尚书省为首,悬念各道报上奏折,经过牛痘的种植,虏疮得到遏制,各地已经没有大规模的死亡案例。\n  听着那一组组的数字。\n  李世民虽然早有准备,可依然感到心潮澎湃。\n  “竟真的成了!”\n  “令前人束手无策的虏疮之毒,竟被朕控制住了!”\n  “有了这份功绩,贞观一朝的荣耀,将再添浓墨一笔……驸马,果然没有让朕失望!”\n  李世民的拳头,在大袖中死死握紧,然而脸上却平淡如水,令人看不出悲喜。\n  ……\n  奏对完毕后。\n  李世民扫视四周,淡淡问道:“众位卿家,可还有上奏?”\n  台下。\n  群臣神色一片轻松。\n  虏疮被遏制,官员们的胆子轻了不少,临近年末,终于可以过个好年,不用提心吊胆了。\n  众人放松了下姿势。\n  早朝持续了两个时辰,大家已经开始准备下朝了。\n  就在这时。\n  武将之中,侯君集忽然站了出来,躬身道:“陛下,臣有事要说。”\n  李世民随意抬了抬手:“讲。”\n  侯君集拱手道:“陛下,根据昨日边关战报,北方的薛延陀……依然还未撤兵!”\n  话音落下。\n  群臣皆是一惊。\n  刚才还一片轻松的空气,瞬间变得沉重起来。\n  不久前,薛延陀部大军压境,彼时,正是瘟疫肆虐之时,大唐内困外焦……\n  就在那时,驸马房遗爱出计“推恩令”,解了燃眉之急。\n  然而令人没想到的是。\n  过了这么长的时间,薛延陀竟没有退兵…这是不是意味着,推恩令一计失败了?!\n  如此一来。\n  岂不是战火再起!\n  大唐刚刚抑制住瘟疫,还未经过休养生息,现在又要耗损国力,百姓,经得住这么折腾吗?\n  想到这里。\n  文武百官神色渐渐凝重。\n  偌大的两仪殿,因为侯君集一句话,变得落针可闻。\n  “臣也有话要说。”\n  又一名大臣站了出来。\n  众人纷纷望去,是长广公主之子,开化郡公赵节。\n  “陛下。”\n  赵节弯腰拱手,神色阴沉:“当初,正是驸马房遗爱出计,我大唐才发布昭书,封夷男两个儿子为小可汗。”\n  “可如今,薛延陀依旧兵指大唐,丝毫没有退兵的意思!”\n  说到这里,赵节的神色变得激动起来,大声道:“试问,如果此时真珠可汗大军进犯,边军,能挡得住吗?”\n  “故,臣弹劾房遗爱,贻误战机!”\n  望着声色厉然的赵节。\n  群臣纷纷变了脸色,呼吸沉重。\n  如果说,侯君集还不明显,那么赵节的出现,就令事情一下变得明了了。\n  众所周知,他和侯君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太子党。\n  而太子和房俊的恩怨,朝野皆知。\n  照这么看。\n  太子殿下,终于要对房俊出手了吗?\n  还是说,他背后的国舅长孙无忌,借着对付房俊的幌子,剑指首辅房玄龄……\n  众人心头阵阵发凉。\n  打眼朝文臣之中望去,却见房玄龄和长孙无忌,竟面不改色的站在原地,古波不惊。\n  好像大殿上发生的事情,与他们毫无干系一般。\n  “臣,也要弹劾房遗爱!”\n  再次有大臣站了出来。\n  众人定睛一看,顿时眼皮子直跳。\n  是尚乘奉御,已故名臣杜如晦之子,杜荷。\n  “陛下!”\n  杜荷大声说道:“房遗爱信口雌黄,混淆视听,致使我大唐准备不足,罪无可恕!”\n  “臣,附议!”\n  李安俨也站了出来,忿忿说道:“若两军开战,先不论边关城池是否能守住,若是夷男围而不打,绕过边城,直入我大唐腹地……”\n  “届时,我大唐圣君,岂不是又如当初面对颉利可汗一般,再受城下之辱!”\n  很快,再次有大臣出列:\n  “臣,附议!”\n  “臣,也要弹劾房遗爱贻误军情!”\n  “臣请圣裁,治罪房遗爱!”\n  ……\n  两仪殿内。\n  不断有人站出。\n  不一会,大殿中央就呼压压站了一群人,全都要皇帝治罪房俊,声势骇人。\n  群臣震惊无比。\n  太子的出手,毫无征兆,上来就以烽火燎原之势侵袭,这是要把房俊按在地上摩擦啊!\n  而且理由正大光明。\n  薛延陀没退兵,现在眼看这就要出大事了,房俊,就是那个背黑锅的!\n  龙椅上。\n  李世民巍然而坐。\n  一双龙目深处,泛着丝丝冷冷冽。\n  房俊的重要性,李世民比谁都要清楚。\n  别的暂且不提,就说正在组建的“飞骑”,房俊的功劳就已经逆天……直至现在,被重军把守的房家铺子,还在不断的改进翼装材料。\n  可这一切,都在秘密进行。\n  然而现在,这群不知死活的东西,竟然要动皇帝的宝藏男孩,这让李世民愤怒不已。\n  就在这时。\n  有小太监匆匆入内。\n  跑到龙椅不远处,停了下来,神色焦急,高高举起手中卷书。\n  立在皇帝侧下方的张阿难,走过去,接过手书,摆了摆手,示意让小太监退下。\n  然后回到站位,展开一看,是国师袁天罡的亲笔书信。\n  然而。\n  他刚刚看了几行,便目光一凝。\n  “太子,竟然做了这等大逆不道之事!”\n  张阿难看完,合上手书,老脸虽然古波不惊,可握着书信的老手,指关节已经攥的发白。\n  他知道,这等级别的消息,必须第一时间告知皇帝陛下。\n  于是后退两步,附在李世民耳边,细若蚊蝇的说了几句。\n  下一刻。\n  李世民的脸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阴沉了下来。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