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穿越隋末当皇帝 > 第117章 传国玉玺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孙国安走上前来,没有说话,摆了摆手,几个人冲了过去,从人群中拉出几个宫女太监。

    另外几个人则冲到了寝殿之中搜寻起来。

    “太后,救命啊,”几个被抓的宫女太监叫喊着。

    萧太后看到身边的人被抓,感觉自己要气死了,一个小太监,居然敢来自己这里抓人。

    还有没有王法了,还有没有尊卑了。

    “住手,放了她们。你们好大的胆子,居然敢进哀家的寝宫之中。”萧太后黑着脸,上前说道。

    孙国安没有说话,静静的等着。

    没一会,几个人抱着个盒子走了出来,孙国安打开盒子一看,玉玺正在里面。

    萧太后见到这帮人把玉玺拿走了,赶忙上前制止:“你们好大的胆子,居然敢动玉玺。不怕死吗?”

    “回太后,玉玺本就是陛下之物。理应交由陛下报保管。”孙国安不卑不亢的说道。

    萧太后更气了,这个玉玺,自己偷偷带了几千里路。中间无论是宇文化及,还是窦建德,或者是突厥可汗,自己都没有交出去。

    没想到现在居然被人,就这样给拿去了。

    对了,他们怎么知道在什么地方。回头看了下,见自己身边的一个小太监和孙国安他们站在一起,也就明白了。

    深深吸了一口气,萧太后也知道,玉玺是要不回来了。不过自己本就是给他们杨家保管的,至于用这种方法吗?心里也不由得对自己的孙子不满起来。

    不过眼下木已成舟,也只能这样了。

    “哎,杨家的子孙,还真没一个简单的啊。”萧太后无奈的说完,不再管宫外之事,转身进入大殿。

    孙国安忍住内心的兴奋,带人赶忙往宫外走去。玉玺要赶紧交给陛下才是。

    ...

    这个晚上,杨正并没有休息。

    而是搬了个软塌,躺倒了大殿外的院落之中,休息。

    今天晚上的行动杨正倒是不担心,出动军队抓几个混混,如果还出问题了,那他们就太没用了。

    但是人抓了之后,如何处置,倒是一个难题。

    这个不仅仅是涉及到后宫萧太后的事情,更主要的是现在的律法规定,官员犯法后,可以纳铜赎罪。

    对于这个规定,杨正也是了解的。这是封建社会对于权贵的照顾,在律法方面的体现。

    汉朝李广全军覆没,打了败仗的时候,也缴纳过金铜来赎罪。

    可是杨正却知道,这个条款对于民心的伤害。

    百姓们会对官员充满恐惧,因为没有任何人,没有任何律法可以保护他们。哪怕是官员欺辱了他们,也可以缴纳金铜来抵罪。

    在送到报社,明天准备刊印的文章中,杨正提出了“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并且取消了权贵可以缴纳金铜来抵罪的条文。

    这一点杨正并没有和任何官员商量,因为他知道,官员不会同意的,哪怕是跟着他从漠北过来的官员,恐怕也会有异议。

    躺在软塌上,杨正也知道,明天之后,恐怕自己就再也不能和世家和解了。甚至可能和很多权贵离心。

    在发布之前,杨正也犹豫了很久,很久。

    有人说领先半步是天才,领先一步是疯子。这条领先了一千多年的条文,会造成什么后果,杨正还真的是不知道。

    不过这是一个最好的机会,趁着这次有官员犯罪,直接取消这个条文,造成既定事实。让官员们来不及反对。

    现在手下官员还比较少,两个行省,城池也就几座。如果等到后面官员越来越多,城池越来越多的时候。

    那么阻碍会越来越大,这个条款还真的取消不了了。

    更让杨正担心的是,提出法制的时候,就意味着和儒家的决裂。

    意味着中原的儒家书生,再也不会支持自己。

    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就是一家独大,法家学说的人,都不知道跑什么地方去了。

    也不知道,千年之后还有信奉法家学说的学子吗?

    旁边坐着的如兰画眉二人,见到杨正有些发愁的面容,劝解到:“陛下,不用担心。近卫军都是从各军抽调的精锐,抓几个地痞流氓还不是简单的吗?”

    杨正睁开眼睛,笑了笑,说到:“我不是因为这个担心。”

    看着二人疑惑的眼神,杨正拍了拍二人的脑袋,“你们啊,如果哪天知道我为何担心。至少可以担任巡抚,治理一方了。”

    正聊着,孙国安飞快的跑了进来,举着个盒子,见到陛下在院落中,赶忙跑来跪了下来。

    “陛下,奴婢找到玉玺了。请陛下过目。”孙国安两首托着盒子,说道。

    杨正听到玉玺找到了,也来了兴趣。

    赶忙起身,接了过来。打开盒子,果然里面放着一个玉玺。

    传国玉玺是秦始皇登基用的,上面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大字。后代的皇帝登基都要抢夺玉玺,不然总感觉底气不足。

    不过杨正只是当成价值连城的文物来的,来自后世的他,倒是不相信这个迷信。

    朱元璋也没有传国玉玺,也开创了将近三百年的大明王朝。中国几千年,大一统的王朝,也就秦汉,唐,明,清,这么几个。明朝也算是排的上号的。

    当然,在原本的历史中,隋亡后,萧太后带着玉玺和孙子一起来到了草原,中原建国时候,并没有传国玉玺。太宗李世民还专门刻了一枚“受命宝”,聊以**。

    直到贞观四年,李靖率领军队讨伐突厥,萧太后带着杨政道回到了中原,才将传国玉玺交给李世民,李世民也是龙颜大悦,给与了封赏。

    杨正总感觉,原本杨政道能够活着下来,就是因为献上了传国玉玺。毕竟作为隋朝的嫡系,把关系传承的传国玉玺献上,也就是意味着他彻底认输了。

    天命从此归于大唐,对大唐统治比较有力,所以得到了优待。

    不过后面这方玉玺被蒙古人带到了漠北,消失无踪。

    杨正激动的拿起传国玉玺,脑海中就传来一个声音,“发现传国玉玺一方,价值壹千亿,是否出售。”

    杨正一个激灵,赶忙把脑海中不切实际的想法仍掉。虽然壹千亿能够再扩军几十万,说不定都能打下中原了。

    不过说什么都不能卖,这个是国宝啊。哪怕放到21世纪,这块玉也是多少钱都不能卖的国宝。

    不错,方四寸,上纽交五龙,边角还有用黄金补上的一个角,上面刻着小篆。

    “不错,是块好玉啊。”杨正捧着玉玺,仔细端详着。

    有块不对的地方,杨正发现玉玺的侧面,居然还有几个小字,仔细看了下,“天命石氏”。什么玩意。

    眨巴了下眼睛想了想,也不是不对,有这几个字反而确认这是真的了。应该是后赵石氏,石勒在得到玉玺之后,特意在玉玺旁边加上的,想保佑后赵政权。

    可惜的是,二十年后,后赵就亡了。

    在之后的日子里,传国玉玺颠沛流离,南朝宋齐梁陈,一路继承下来。

    直到隋朝建立,杨广率军从陈朝手中取得,后就落入了隋朝手中。

    在宇文化及政变,很快就失败,被窦建德给灭杀。所以就落在了窦建德手中。

    不过草原义城公主,去中原窦建德那里连同江都政变后残留的隋朝的人员一起要了过来。

    窦建德不敢得罪突厥,然后就一起送到了草原之上。

    萧太后带着玉玺,来到草原后,就把玉玺藏了起来,再也无人知晓。

    直到现在被杨正派人拿了过来。

    这块玉石,可是说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历史,最具代表性的一件文物了。

    “恭喜陛下获得传国玉玺。”,一阵恭贺声,打断了杨正的臆想。

    孙国安画眉如兰他们见陛下拿着玉玺呆住了,赶忙跪下恭贺起来。

    “免礼。”杨正说道。

    突然有些发愁,这可是国宝啊,可不能让自己给搞丢了,万一丢了的话,自己就真的是民族罪人了。

    哪怕被中原大周得去都行,杨正都能够接受,怕万一被人偷了,岂不悲催了。

    总感觉放什么地方都不合适,杨正从来没有这个患得患失的感觉。

    哪怕以前见过那么多的金银珠宝,也都是放库房里面。

    现在朝局不稳,放大殿,还真可能丢。

    想到了系统,杨正开始闭上眼睛交流起来。

    “系统啊,你们这里开空间是怎么开的?暂存个物件”

    “按照规格,最小的一个立方,年费一千万。”

    杨正不由得脑海中飘过一群马。

    最后商量好久,五百万一年,租了个最小的一个立方的空间。

    把玉玺偷偷的放了进去,终于安心了。

    租金直接缴纳了二十年的,又是一个亿没了。

    二十年的时间,应该能够稳固朝纲了吧......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