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穿越隋末当皇帝 > 第199章 丰收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傅奕在安排好闹事的僧侣之后,便带着宗教管理局的官吏衙役,来到了定襄清凉寺。

    没有理会乱跑的和尚,也没有让小和尚通报。

    傅奕直接带人闯到了大殿,院落中一阵阵的鸡飞狗跳。虽然没有鸡和狗,但是僧侣乱跑吵闹的声音,比鸡和狗大的多了。

    智云大师内外面的声音惊扰到,从入定中清醒过来。

    转头往屋外望去,见到傅奕正在带人往自己这里走来。

    智云主持也明白了,慧可那些人,恐怕又被抓了,而且现在衙门也来找寺庙的麻烦了。

    只能站起来,走到屋外,迎接起来。

    “欢迎傅大人光临寒寺,不知有何请教?”智云大师上前问道。

    “没别的事情,主要是有僧侣慧可,带人在衙门闹事,现在被抓了,后期要流放漠北。听闻他们是在清凉寺落脚的,所以来调查一下。”

    傅奕往前走了几步,来到了智云主持面前,缓缓说道。

    听到傅奕如此说,智云禅师也确认了,慧可他们确实出事了。

    不过这也在预料之中,所以内心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波澜。

    “慧可他们从中原过来,确实是暂时落脚到清凉寺的。不过此事清凉寺没有参与。”

    智云主持试着解释道。

    傅奕可不管这些,你说没有参与就没有参与了,我还抓到人了呢。

    “是吗?不过本官在抓捕过程中,可是有二十余僧人口口声声的说他们是在清凉寺的啊。这是怎们回事啊?”傅奕接着逼问到。

    智云禅师听到这,一时之间也不知道如何回答,只能看着院中的几颗榆树,盯着上面快要落下的落叶。

    “既然你默认了。那就好办了,鉴于清凉寺收容中原过来的暴徒,更有僧侣协同暴徒冲击官衙,本该重处。不过念在清凉寺比较配合官衙关于宗教的改革,所以处以罚款一万银元。交钱吧,智云禅师。”

    傅奕也没有再说废话,在院中转了个身,看了一圈后,对着众人说道。

    不过院落中的和尚却没有说话的,都在看着他们的主持,智云大师。

    智云大师思考了一会,觉得此事也许这样解决更好。

    “阿弥陀佛,慧空。”智云主持对着下面的弟子说道。

    “弟子在。”一个中年和尚,从和尚群中走了出来,双手合十说道。

    “你去带着他们,从库房取些银钱,缴纳罚款。其余人,都散了吧。要抓紧复习才是。”智云大师接着安排道。

    “是,师父。”慧空禅师说完,来到了傅奕前。

    “阿弥陀佛,傅施主,请随小僧前来。”

    傅奕看了看慢慢走进屋子的智云大师,转过了身子,带着衙役往寺庙的库房走去。

    ......

    时间飞快流逝

    转眼间,漠南的秋收已经开始了

    因为今年种的是春小麦的原因,所以在八月底九月初,各地的粮食就已经熟了。

    当然了,同时熟的还有百姓们自己种植的高粱、土豆、玉米、红薯等作物。

    虽然新式作物得到了大量的推广,可是百姓还是有些担心,所以种植方面还是以小麦为主,其他的作物只是种植了几亩地试着看看。

    如果好的话,相信明年定然会得到大量的推广。

    五原城外

    各家各户都已经准备好了镰刀,今天就是下地割麦子的时候。

    五原县令一大早就派遣衙役到了各地各个村子里面,对收割情况进行记录和指导。

    因为内阁再三下了严令,要求各地必须做好秋收工作,所以各地县令也不敢怠慢,毕竟大多都是刚从吏员晋升上来的,万一一个不小心,再被撤职了,那就太冤枉了。

    曹迪骑着马匹,带着几个衙役,也亲自到了一个村子。

    因为路途原因,或者因为百姓的勤劳,在县令曹迪到来的时候,村子里的农户都已经下地开始收割了。

    看着劳碌的场景,又看着蓝蓝的天空,不错,好天气,未来几天也是好天气,曹迪也是松了口气。

    田里的农户也见到了路边的曹县令,毕竟在原先分地和开垦田地的时候,很多人都见过五原县令,赶紧打着招呼。

    “见过曹大人。”

    其他人听到声音,也反应过来,赶紧行礼。

    曹迪见到百姓们行礼,赶忙制止。

    说道:“众位免礼。今日是收割的日子,不用那么多的规矩了,还是赶紧收割的好。”

    “是,大人。”百姓们纷纷应和道。

    村长这时从田里走了出来,来到了张县令身边。

    “李村长,今年看着收成如何啊?”

    “好啊,好啊,我也种了这么些年的地了,就没见过这么好的种子。这里都是熟田,一亩地要有五六百斤。”李村长咧开了嘴角,说道。

    “那就好啊。只要粮食顺利入库,今年就不缺粮食了。”

    “是啊,现在这么高的产量,每家可都吃不完。再有一些年轻人在县里修城修路赚来的钱,明年都可以娶媳妇,盖房子了。”

    “哈哈哈,那就好啊。对了,你们村的土豆红薯收了没?”曹县令问道。

    “也在收呢,家里的男丁基本都在这里割麦子,麦子种的比较多。妇女们在那里带着孩子收红薯土豆呢。”

    “那就好啊,我去那边看看。”曹县令说着,往土豆红薯田那边走去。

    因为这周围几个村子,刚开始没人愿意种植土豆红薯,还是县令好说歹说才同意种植,不过种植的也不多。

    曹迪县令是漠北过来的,在漠北那里就已经见识到了土豆的高产,所以直接用官帽和百姓做了保证,才得到了一些信任。

    李村长跟着曹县令一起到了旁边的土豆红薯种植的地方,他也有些好奇,一亩地究竟能够挖出来多少土豆红薯。

    当时推广的时候,因为种植比较麻烦,毕竟需要起拢才行,不如种植小麦方便,所以很多人不愿意种,还是在县令的劝说下,自己家才种了几亩,红薯土豆各两亩,其余的种植的小麦高粱和一些菜。

    地里的土豆已经收一部分了,曹迪县令也是走到跟前,拿起个拳头大的土豆,和跟着来的村长说道:“怎么着,没骗你吧。你自己看看,大不?”

    李村长见到,也大为惊奇。

    赶紧跑到了地里,亲自拔出来一颗土豆秧苗,只见秧苗下耷拉着四五颗土豆,李村长高兴的咧起了嘴角,好像想到了什么,拿起锄头把秧苗根部的土壤扒开,又是几个土豆映入眼帘。

    “这个,一株就是这么多,一亩地恐怕要有两千斤啊。”李村长高兴的说道。

    土豆他也吃过,推广的时候专门有衙役到各个村子讲解种植、保管包括以后的吃法。

    可菜可粮,确实比较好吃。

    “怎么样?没亏了你吧?”曹县令走到地里,和李村长打趣说。

    见到土豆的收成,曹县令也知道今年的粮食收成稳了。只要有吃的,辖内便可以安定了。

    等到收成结束,让县里的壮丁还可以去国道打工,一直可以干到明年的春播,又是一笔钱入账。至于秋季结束后,地里的种植,曹迪也已经想好了,到时候种上萝卜,白菜,菠菜等,明年开春采摘了,就可以做萝卜干,泡菜了。

    这样至少可以吃一年的咸菜,还可以往外卖一些。不错,不错,曹迪想着,不由得点了点头。

    “让你们中的辣椒,全都种了吧?”

    “种了,种了。那个辣椒好啊,去年冬天的时候,就在皇家商行买了。还别说,吃了后,即便是大冬天的,都能出一身汗。好东西啊。所以今年村子里家家户户都种植了,辣椒收成早,都已经晒干放家里了。”

    人逢喜事精神爽啊,李村长今天的嘴,就没闭上,脸上一直洋溢着笑容。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