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穿越隋末当皇帝 > 第297章 和亲公主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陛下,这里有高昌荣华公主送过来的信件,说是亲手交给陛下的。另外高昌城内派来的使者,被崔浩大人打发回去了。”

    安排好近卫军的事情,杨正正在软塌休息,陈兴国走了过来,汇报说道。

    杨正点了点头,接过信件,放到了软塌旁的桌子上。

    问道:“和谈条件都通知高昌了吧?”

    “是的,陛下。崔浩大人已经通知使者了。”

    杨正“嗯”了一声,拿起桌面上的信件,拆开后,看了起来。

    “臣启奏陛下,现突厥已联合西域各国军队,合兵四十万来犯。高昌王妄图抵挡天军,必败无疑。臣劝阻不得,心甚忧伤。望陛下早做决断。臣容华公主敬上。”

    信件只是通告了下情报,很短,别的事情也都没有谈。

    杨正心中叹了口气,对于这位长辈,或者说按照辈分,应该也是自己的姑奶奶,自己爷爷那一个辈分的。

    本文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欢迎下载APP免费阅读。

    “隋朝和亲的公主有多少啊?”杨正抬头问道陈兴国。

    陈兴国听到这个问题,愣住了,表示不知道。

    “这个,末将也不清楚。要不末将去找崔大人打听下?”

    “嗯,待会去问下。另外和容华公主的使者说声,一切都在掌握之中,让她放心。”杨正交代到。

    “是,陛下。”

    杨正摆了摆手,陈兴国赶忙出去通知使者去了。

    杨正则是拿出了现有的部队编制,看了起来。

    现在每个军只有六千的步枪手,其余两万多都是冷兵器,所以火力还是不足。

    但是如何分配,也是个难题。

    战区倒是可以简单组建一支机械化或者说摩托化的快速反应部队,使用三轮车运输都行,但是各个军,该如何调配呢?是否全部都换成热兵器?

    本文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欢迎下载APP免费阅读。

    杨正拿起了笔,在纸上写写画画。

    因为需要计算出各种方法,不同的后勤需求。热兵器是需要良好的后勤的,冷兵器反正是刀剑,坏了容易修一些。

    如果是全部换成热兵器的话,那在庭州,还真要修建后勤仓库了,还要组织一支机械化的运输补给队伍,不然很有可能补给会出问题,毕竟伊犁,疏勒,吐蕃,吐谷浑都距离庭州太远。

    弹药还是其次的,关键还有粮食罐头之类的。要让士兵吃的饱饭才行,不过到时候也可以在每个兵城附近,移民屯田。然后直接在城池周围购买粮食,这样的话,百姓的粮食也能卖掉,士兵也有了吃食。

    主食解决后,其他的就好办了。

    肉类,菜类,都可以当地解决。

    看来问题又回到了移民上面了。每个地方移民一万到两万户,可以开垦五十到一百万亩土地,一半种植粮食,其余的种植蔬菜,牧草之类的,也行。

    想到这里,杨正也松了口气,有解决的办法就行,大不了花钱嘛,虽然现在自己的余额,已经被自己给计划成了负数,但西域几百年的丝绸之路,还缺金银财宝?

    把笔放到了桌子上,杨正站了起来,伸了个懒腰。

    “陛下,末将把崔浩大人带过来了?”陈兴国这时也走了过来,汇报说道。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嗯,进来吧。”

    “微臣见过陛下。”

    “免礼。刚才陈兴国问的那些,你清楚吗?”杨正问道。

    “回陛下,臣有些了解。”崔浩说道。

    “嗯,讲讲吧。”

    “是,我大隋和亲的公主共有六位。”崔浩说道。

    杨正听到六位,还是很惊讶的,自己怎么就知道两个啊,一个高昌的容华公主,一个突厥的义城公主。

    “第一位是光化公主,是文帝开皇十六年嫁给吐谷浑的慕容世伏。后吐谷浑内乱,慕容世伏死于内乱,其弟弟慕容伏允继位,光化公主嫁给了慕容伏允。”

    “第二位是安义公主,在文帝开皇十七年的时候,嫁给**厥的启民可汗。后安义公主在开皇十九年薨,然后义城公主到了草原。”

    “义城公主是第三位和亲公主。第四位是信义公主,在明帝大业十年,嫁给西突厥的处罗可汗。第五位是华容公主,在大业年间,嫁给高昌。第六位是淮南公主,是萧太后的女儿,中原内乱,投奔萧太后,后嫁给了突利可汗。”

    本文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欢迎下载APP免费阅读。

    听了崔浩的话,杨正才知道自己居然忘了这么多的事情。

    别的不说了,吐谷浑的光化公主,信义公主,自己都没找过。特别是淮南公主,那是自己的亲姑姑,居然给忘了。

    不对,好像有也印象。

    当时突利可汗死后,好像孙国安和自己汇报过,当时自己着急在城外迎接义城公主,所以也没在意。

    现在回想起来,确实有些印象。

    应该是爷爷杨广的小女儿,也是自己的小姑,因为明帝喜欢南方,所以封号淮南公主,长大于扬州。后来,江都事变,逃难到了突厥,投奔萧太后。

    在萧太后的指婚下,嫁给了突利可汗。

    杨正回想起自己脑海中的一些资料,应该就是这样。

    后来淮南公主和萧太后,和义城公主决裂,二人投靠了中原,义城公主慷慨赴义。

    也是,自己也没见过几面,年纪又小,应该忘了。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淮南公主现在在何处?”杨正问道。

    “在皇宫啊。”陈兴国说道。

    “什么?在皇宫?我怎么不知道?”杨正惊讶的问道。

    “那个,我们攻入定襄的时候,没几天,淮南公主就和萧太后一起了。”陈兴国小声的提醒道。

    杨正不好意思的“吭吭”咳嗽了两声,也是,宫里萧太后那里自己就没怎么去过,去了也是聊完就闪人,没见过也是正常的。

    “给孙国安发报,让他寻找活着的五位公主,安顿好。”杨正站起来,对陈兴国说道。

    不知道就算了,现在知道了,肯定要有所安排的。长辈不安排,百姓要骂死自己了。

    也有些庆幸,幸亏自己问了下,不然宫里一个公主,自己的姑姑,自己都不知道,也太让百官遐想了。

    萧太后没提的原因,可能也是因为自己和义城公主关系太好,而她和淮南公主又是反对义城公主的,所以有些担心吧。下面的官员和身边的人,可能有些把握不住自己的心思,不好上奏。加上公主本就在宫中,也没什么需要建议的,所以也就没有上奏。

    “是,陛下。末将这就去发令。”陈兴国说完便去了旁边的帐篷发电报去了。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高昌外围的城池,我已经派近卫军进攻了,准备先攻打下来,安顿好百姓。不然百姓这一个月的围城,不好过。”杨正对着崔浩,说了自己的安排。

    “陛下英明。提前组织好百姓,对我军百利而无一害。”崔浩赞扬道。

    “那些城池,近卫军安顿好之后,你那里的官员要立刻送过去,整顿城内秩序。人员的话,让内阁抽调。和皇家商行的飞艇一起过来。”杨正说道。

    “是,陛下。臣回去就安排。”崔浩道。

    “这里的官员,你也要考核下,没问题的可以先用着,等明年的时候,和漠南漠北的官员对调交换一下。”杨正想了想,多说了一句。

    高昌外围十几个大大小小的城池,就不信还没有好官员了。不行的要打击,表现不错的要送到定襄培训,好了也可以在送到各地。

    “是,陛下。臣已经和近卫军韩安沟通好了,没有问题的官员,送到微臣这里。”崔浩说道。

    “现在还是修城修路阶段,等战争结束后,这里就应该要进行建设了。所以官吏要提前准备好,春耕的计划,也要安排好。高昌这里,是个好地方啊。适合种植小麦棉花以及各种瓜果,到时候种子都会在商行里面,百姓们你们这里也要沟通好,以前的那些种子,也就不要种了,产量太低。”杨正想了想说道。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