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穿越王府后长生不死 > 第十二章 儒道之争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天汉二十五年,四月。

    三位嫡出皇子膝下的列位皇孙被送入宗学。

    天汉帝提拔太学博士董天与李敦二人为宗师,教授诸位皇孙。

    这其中,董天为当世大儒,一手炮制了迫害百家的祸乱。

    李敦是这一代道家领袖,祖上师承楚国贤人环渊。

    继百家祸乱以后,只有儒家和道家这两派的师徒依旧活跃在大汉朝堂。

    待这一切布置完毕,有些臣子已经猜到了天子的用意。

    若说挑选嫡出皇孙是为继承大统,那么两位宗师的角逐,一定程度上又代表了儒道两脉的气运。

    李敦与董天这二人,无论是谁培养出新君,这场绵延千年的百家之争都将终结于此。

    朝臣暗自噤声,却又佩服陛下的帝王心术,利用这气运之争迫使儒道两脉的贤者全力施为

    不论最终结果如何,大汉新君都将收获一脉显学的忠诚,这无疑替新君积累了压制朝臣的资本。

    当然,聪明人只是少数,他们即便猜出了事实,同样不敢对外声张。

    ……

    魏郡,邺。

    这是王甫迁居魏郡的第八个年头。

    靠着岳丈荀嵇的提拔,他一步步从平头小吏爬到决曹掾,再到如今的录事掾史。

    录事掾史,主管郡府的记事和簿书事务,哪怕在郡守府中都算是有头有脸人物。

    在这过程中,王甫结识了不少魏郡当地的望族。

    他初来此地,根基浅薄,想要立足还需仰仗当地望族相助。

    这些是荀嵇无法帮助他的。

    王甫自有妙计。

    他依靠交趾王氏的力量,炮制了一场针对魏郡郡望冉氏私通百越部族的栽赃,使冉氏家主牵连入狱。

    在冉氏危亡之际,他调用了昔日身为“决曹掾”的人脉,核查出了所谓的“真相”,还得冉氏清白。

    冉氏家主冉肃为表感激,与王甫结义相交。

    通过冉肃的推举,王甫逐渐被其余魏郡郡望家族接纳,魏郡王氏得以正式落地。

    值此时。

    荀嵇由于考核上佳,再得朝廷提拔,即将升任颍川郡守。

    临行前,荀嵇想替王甫推举孝廉。

    王甫考虑自家家世眼下算不得清白达各个部族,传递大萨满的神谕。

    “坐冬雪降临”

    在匈奴族人的眼中,“坐冬雪”是与“大黑天”并列的两大灾难。

    每每发生,都会导致大量族人和牛羊的死亡。

    左大都尉部。

    若禾同样调度起了族中的青壮。

    相比其他部族,左大都尉部才刚收获了这一年的粮食。

    虽然产量略少于从前,可这足以让他们全族度过这一场“坐冬雪”。

    若禾总共下达了三道命令。

    其一,宰杀老弱和未孕的母羊,取其肉作积粮,取皮毛作厚袄。

    其二,将那些年老的战马货与汉廷游商,折价换取粮食。

    其三,收拢秋收的粮食,统一交由他与各当户分配。

    命令下达以后,立即被各当户执行了起来。

    依照匈奴人的惯例。

    他们将各家穹庐集中在一起,一并的还有各家牲畜。

    在此大寒之际,抱团取暖才是求得生存的治理。

    大穹庐。

    李常笑回绝了若禾的好意。

    他自己平日也有耕作,自然也积累了粮食,足够他和白龟二人吃用。

    见此,若禾不再坚持。

    当夜他就将各当户集中喊来。

    之后数日,不断有汉廷游商押着粮食前来,换取战马。

    同样地,左大都尉部也有一支全副武装的匈奴骑兵,押解粮草向北面的方向赶去。

    那是单于廷的所在地,历来归于左贤王。

    李常笑将这一切看在眼里。

    他的情绪很是复杂。

    既有弟子能够独挡一面的骄傲,可同时又有杀意涌现,是针对若禾的。大风小说

    李常笑暗自设想。

    倘若舒敖在位时遇上了这等白灾,他或许只会严令收拢部族。

    毕竟从根本而言,舒敖并不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

    相比之下,若禾则狡猾得多。

    在这人人自危的关头,他将能救活性命的粮食进献给左贤王,这心思可就耐人玩味了。

    匈奴王庭中,左贤王的地位相当于大汉的太子,是单于的接任者。

    李常笑暗暗思忖。

    至少,眼下若禾身居高位符合他的想法,甚至还能扩大农耕派系的势力。

    可这小子的精明,同样让李常笑产生了忌惮之心。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