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穿越王府后长生不死 > 第六十七章 吃面看戏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二锤子不愧是方圆百里著名的“包打听”,知道的信息还不少。

    在场的酒客,有一个算一个,无论是否见识过风浪,全都被他的话头吸引住。

    诸如“东郡太守被杀”,“汝南都尉战死”,发生在郡县长官身上的事,往往最能勾起大家的兴趣。

    加上二锤子表演得生动形象,仿佛就是他亲自出场,领着一众义军完成造反大业。

    正好,李常笑盘里的油渣吃完了。

    他用手捻起花生米,把酥脆的外壳剥掉,放在嘴里嚼碎,之后才会去吃花生仁。

    一时兴起,他用手蘸酒,浅浅画好舆图。

    汝南、山阳、东郡。

    他又用花生米当做士卒,到处路子,用以衡量双方兵力。

    当花生米够多,桌上的酒液会被沥干,像是大汉朝廷布置的郡县力量,彻底被义军消灭。

    李常笑神色一凝,陷入沉思。

    铁官徒叛乱的背后,直指一项唤作“卒更”的徭役。

    起义的原因,有相当一部分是铁官压迫过甚,可另外的原因,还得归咎于“富人可以资财抵”的规矩

    纵观古今,“不患寡而患不均”,一向是难以分辩的话题。

    想到这,李常笑摇摇头。

    却是夹起花生,把里面的酒液剔除。

    “光靠一场小起义,想要动摇汉廷统治,还是想得简单的。”

    “可若只是作为尝试,那就恰到好处,消耗了汉帝在民间的威望。”

    “大秦的名号,经由义军扩散,必会对大汉产生些许冲击。这样一来,哪怕日后有什么大唐,大新,百姓就不会大惊小怪了。”

    ……

    又过了半晌。

    花生米吃完了,酒也喝完了。

    二锤子还在口吐飞沫,手里鼓囊囊的。

    大多是酒客叫好,赏赐的银钱。

    只从他那弯起的眉角来看,今日没有少赚。

    李常笑起身,临走时也弹了一枚大钱,足有十文,博得了二锤子的感激。

    他缓缓下楼,与掌柜的结清,徒步走出酒楼。

    路过街市,又寻了一处卖面的摊子,正对酒楼的位置。

    他时不时抬头看着酒楼,眼底露出看好戏的神情。

    “客官,您的二两面。”

    伙计吆喝着,枥。

    最重要的,派他出去,可谓一举两得。

    ……

    半月后,凭从龙之功晋位的飞来侯李匡,卸去南卫将军一职,统帅冀州、青州、扬州这三州的兵马,前往平叛。

    大军开拨,南卫将军换成了建宁帝的心腹。

    加上早以投效的北卫将军,天子三卫中的两卫,回到建宁帝手中。

    唯有大太监阴疑掌管的秘卫,尚且没有回归。

    倒不是老奴才有反心,他曾纳首叩拜,愿意效忠。

    建宁帝清楚这点,可帝王之心使然,由不得最精锐的天子秘卫假借他手,一直想着逼阴公公告老。

    可对方身负从龙之功,建宁帝自恃身份,不愿意背上兔死狗烹的名声,暂且隐忍。

    李匡出征,倒是给了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顺带敲打阴疑这老奴。

    若后者是识相,也该明白其中的意思了。

    果不其然,又过了三日,大太监阴疑自请告老。

    建宁帝再三挽留,无果,只得应允。

    他下旨厚赏阴疑,是一笔相当优厚的钱财,以及相当不错的虚职,足够安详晚年。

    只是,事情又一次出乎建宁帝的意料。

    时隔一月。

    大太监阴疑离世,在自家的院子里。

    仵作查验,是大限至极而死。

    建宁帝略显惊讶,可心里的石头何尝不是落下。

    这样死了也好,省得他还要担心,阴疑这老家伙是不是布置后手。

    愉悦之下,建宁帝大手一挥,破格对阴疑追封。

    “怀恩伯”

    纵观古今,对太监封爵还是头一遭。

    朝臣们或多或少猜到内情,顾忌阴疑曾经秘卫首领的身份,还有就是不愿拂了陛下的面子,这道具有开创性的圣旨,在朝堂通过了。

    ……

    建宁二年,三月。

    李匡率部先后剿灭了四股义军,其中就包括起义的源头,山阳义军

    余下还有三路义军,分布七个郡县。

    随着捷报频传,平定叛乱不过是时间问题。

    长安,新野侯府。

    地下宫殿。

    王道左幽幽睁开眼,看着底下人递来的消息,却是没有多少意外。

    “此战,倒是见证了汉廷衰落,还有民心可用。”

    “接下来一步,是该收拢民心。”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