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穿越王府后长生不死 > 第一百零二章 文武相宜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凉州,唐国公府。

    李昱和马远再聚到一起。

    他二人作为凉州的定海神针,如今也面露老态。

    尤其是马远,他年过古稀,纵然常年习武,可身体每况愈下。

    未来还剩多少活头,真不好说。

    “马叔,荆州之乱,我凉州是否插手。”

    “公爷莫急,依老朽看,这场风浪未必能吹垮王氏。”

    说罢,马远顿了下,表情凝重。

    “不过这天道,确有异端。昔年大秦末世,纵有人主伐累,亦是天灾不减。两相齐下,至于今日。”

    “老朽有些担忧……”

    李昱同样严肃起来,他作为大秦皇室的后裔,自然没少了解祖上的事情。

    忽然间,李昱像是想到什么。

    他朝外头厉声吩咐,“千牛卫。”

    屋外很快传来答复,“在。”

    “警戒全府,即刻起,方圆百米为禁地。胆靠近者,遑论何人,皆死!”

    “喏!!”

    说罢,公府的上百道身影铺开,遍布各殿屋檐。

    原本的府卫继续退散,和李氏骑兵一起,将整座公府封锁起来。

    听到声音远去,李昱与马远对视,而后走到首座,拨动机关,走进密室。

    待四下无人,李昱才动动唇角,并没有发声。

    从他的动作,可以读出内容。

    “老祖宗”

    马远读懂了意思,同样嘴唇动作。

    “公爷,三思。”

    虽是这么说,可他整个人都紧绷了几分。

    涉及李氏一族的秘辛,即便他作为马氏家主,依旧格外慎重。

    “老祖宗出马,可能颠覆这贼天?”

    马远知道,李昱口中的老祖宗,是大秦皇室中,最神秘莫测的靖王。

    二百余前,一身的实力就达到罡气境。

    凭借那可怕的武道天赋,倘若真的在世,恐怕是神话仙人一般的人物,由他出手,或许真有一线生机。

    马远本想着,忽然回过神。

    他摇摇头,“公爷,不可。”

    李昱有些疑惑,“为何。”

    “多年,靖王并未主动现身,且百年尘土,物是人非。恐怕靖王……”

    马远没有继续说下去,李昱却明白他要表达的意思。

    靖王归属的,是二百多年的大秦,而不是一个陌生的大秦。

    同样,与靖王有亲缘的,是他的嫡孙,西北的第一代鲁王,李墨先祖。

    而隔了数代的唐国公。

    他们之间的关系,至多不过是有血缘的陌生人。

    冒然联系,只怕会惹怒那位纵横人间数百载的老怪。

    顺着这条思路往下想,李昱不由头皮发麻,冷汗沿着手背划落。

    “滴答”

    “滴答”

    每一声都像锤子敲在心弦。

    他下意识地打个寒颤,望着马远,神情不复淡然。

    神情后怕地开口。

    “李昱险些招致大过,多亏马叔提点。”

    马远转着扳指,看上去也很不平静。

    良久,他再度开口。

    “公爷所虑甚多,稍有偏颇亦无妨。”

    “往后的日子,却是需要公爷好生度量,凉州上下百万之众,荣辱均系公爷。”

    李昱深深一礼,“晚生受教。”

    余下的时间,二人又商量了许久。

    其中就包括,倘若新朝无以为继的情况。

    “兵出陇西,占领北地。”

    这是他们思考再三,最终得出的方案。

    凉州经过这些年的修养,形成了一套耕战的体系,即便脱离长安,依旧可以稳住自身局面。

    同样的,全州境内百姓数目暴增,加上月氏、羌人,总数超过三百万。

    穷尽兵力,可组起控弦之士二十万。

    吞并陇西之后,实力再度增强。

    即便无法定鼎中原,可自保却不成问题。

    ……

    始皇十九年,三月。

    新朝大军与荆州军交战。

    凭着地势,加之防守优位,朝廷方面并没有占到便宜。

    崔道察觉到这一点,当即往外散布消息。

    “新军大败!”

    荆州军如今掌控的领土,横跨益州、荆州、扬州。

    虽然无法占领全境,但想要传播消息,还是可以轻易做到的。

    尤其是东面,徐豫之地。

    他们未能及时获悉朝廷动向,以及大战情况。

    很快,“朝廷大败”的消息蔓延开来。

    恍若一道惊雷,落在地上,将平静的日子砸得稀碎。

    平日就不安分的流氓、贼匪,顿时产生异心。

    莽撞一些,早早就打出起义的旗号。

    虽然相应寥寥,而且很快就被郡兵镇压。

    可终究是带来了一种盛世终结、乱世降临的错觉。

    沉着一些的,譬如马膺。

    他只是暗中调集棋子,活络了关联。

    还有就是加强了与刘玺的关系,一旦世道有变,刘氏子弟的牌子,还是有一定作用的。

    至于明面上。他是妥妥的良民。

    那种碰见衙役都能哥俩好聊上许久的良民。

    ……

    长安城,丞相府。

    孙仁深得王凉的信任,手中掌握大汉的监察力量,安插在各州刺史身旁。

    全力运作之下,孙仁能够获悉最新情报。

    王氏皇族是舆论打法的始祖,手中还保留不少族卫。

    孙仁将他们分散出去,反击荆州方面的假情报,顺带清剿荆州的密探。

    除此之外,孙仁密切关注前线。

    尤其是严勇统帅的那一支。

    他将亲信布下,押运各个州郡的粮草,确保没有人从中作怪。

    甚至为了明细化,他向王凉请命,将铁鹰锐士排出。

    粮道每一道关隘,都会有专门核准。

    速度是慢些,却能够保证后方的通畅。

    执政六年积累的经验,发挥出了空前的作用。

    ……

    许是被严勇和孙仁,这两位武将和文臣之首的影响。

    朝廷上下,无论中央,还是州郡。

    大大小小的内耗减少许多,越是靠近荆州的地界,文武相宜的趋势就越明显。

    体现在战场上。

    新朝大军士气高涨,在攻入荆州境内之后,一路势如破竹,攻占了许多荆州控制的郡县。

    战争的天平,不断向着朝廷的方向倾斜。

    反观荆州军一方。

    武陵侯府的嫡系士卒损伤惨重,为补足兵员,各郡县的郡兵、县卒都被抽调进来。

    在督战队的威逼下,投入战场之中。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