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穿越古代当富商 > 第1530章 讨楚檄文!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是一个很俗的番号,也很普通,但却很有蕴意。\n  起义,是王康给楚民灌输的一种思想。\n  在严格的层层分封制度之下,楚民逆来顺受,从来没有想过敢于反抗。\n  现在王康就给他们带这个头,改变他们的思想。\n  该站起来了,该反抗了!\n  激发人心!\n  而这个番号也会给他们带来最大的激励,并且王康有意让这支起义军成为表率。\n  将来便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个行列!\n  这就是目的!\n  很明显,项泰就成为了表率人物,在起义的最前列。\n  他虽然被废了,但这并不妨碍他的影响力,将来会起到极大的作用。\n  重新整编的起义军,整体的气势更以前完全不同,因为他们已经有了目标!\n  推翻大楚,建立新朝,解救更多受苦难的民众!\n  这就是大义!\n  项泰没有多耽搁,立即对其展开严格的训练,通过选拔考核,设立将官。\n  这些事情王康都没有插手,没有派人过去,全权交给了项泰。\n  正像他说的,疑人不用,用人不疑!\n  这支起义军,正在快速的改变风貌,相信他们将成为一支具备完整战斗力的正规军。\n  同一时间。\n  王康也在香河城进行着相关整合。\n  最关键的当然是粮仓。\n  这给了王康惊喜。\n  平国是一个老牌诸侯国,前任平王项福,辈分高,资历老,平国虽不是一个强国,但也在中游位置,积累深厚。\n  尤其在战时,项之荣不但把各地守军抽调到香河,同时也到处纳粮。\n  粮仓堆积,有不少陈年积谷都发霉了!\n  这给王康也带来了及时的补充。\n  随着战线的不断深入,补给线漫长,而且还是冬季,后勤补给困难。\n  战争进行多年,后勤压力很大。\n  这也是赵皇姜承离坐镇后方,王康才无后顾之忧。\n  如今又扩军了,又增添了不知多少嘴。\n  愁啊!\n  兵少愁,兵多还愁。\n  这些糟心事都堆在了王康的身上。\n  不过还好,并没有遇到太大的困境。\n  香河城安定了。\n  收刮了一波富家大族,王康也算是吃饱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只能以战养战。\n  兵与匪,有时候并没有明确的界限!\n  占据了香河城,王康正式对整个平国各城各地下达最后严令,及时投降,不然等大军压境,就没有什么好下场!\n  同时,王康也正式发布讨楚檄文,公告天下!\n  这篇檄文是王康亲自执笔所作,历数大楚体制弊病,对民强权压迫,揭露其深恶痛绝一面,公布与众!\n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国有至尊,是曰人权,平等自由,乐天归命,以生为体,以法为界,以和为德,以众为量!\n  全篇以民为本,洋洋洒洒数千字!\n  这篇檄文,绝对会成为后世檄文模板,一经发布,很快遍传于人口,传遍诸地!\n  这是王康第一次光明正大的表露自己的意图!\n  此战,不求胜负,只求楚朝覆灭!\n  而发布檄文,也是正常的流程,其实就是找一个正当的理由,占据大义!\n  现在时机到了!\n  五路大军齐攻寿春,而今各路皆取得不菲战果。\n  此时发檄文,增士气,壮声威,灭敌风,意义非凡!\n  檄文是从香河流出,立即引起广泛讨论,并得到认可,并且立即传向周边。\n  如今王康大军气势正盛。\n  他又发出严令,要求平国各城各地域主动投降,贵族士卿若是表现好,可网开一面,抓住这最后的机会。\n  在这种情势之下,效果显著。\n  各城各地域政务军事主官相继表态投降,接受战王统辖。\n  王康并没有派兵。\n  他就坐镇香河,等着这些人主动过来。\n  连日来,香河城外人前来,络绎不绝,更有不少慕名而来,想要参军的。\n  他们都因一篇檄文而改变思想,有了起义之意。\n  起义!\n  这两个字,是最近所传最广的。\n  同时伴随着还有王康的仁义之名,以前称他为战王,现在有人称其为义王,逐渐取代战王这个称呼。\n  王康知晓后,也是苦笑不得。\n  他的称呼真的是太多了!\n  自从檄文发布之后,作用非常,这更是代表了一种大势!\n  大势所趋!\n  各地都有民众自发组织响应。\n  这证明王康走的路线是正确的,军队可能无法击败这个庞大的国家!\n  但民心民意却能够将其摧毁!\n  这个曾经大陆上第一大国,而今如同一个败坏的茅屋,四面露风,风雨飘摇……\n  平国就这样被拿下了!\n  而这带来的影响还在不断的扩大,传至周边其他诸侯国,越来越远……\n  火烧镇。\n  隶属于平国与元国交界处的一个小镇,独孤信就在这里,准确的说是他逃亡到了这里。\n  那日,情势危机,他果断决定,抓住机会从南边突围而出,很顺利,没有遇到敌军的围堵拦截,还没有遇到追击。\n  这很奇怪。\n  如果他是王康,他也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n  可却反常的,连象征性的追击都没有。\n  这就很明显的看出,敌军是故意的。\n  王康为什么会这样?\n  思来想去,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项泰求情了,他肯定向王康提出了条件,要求放过自己!\n  这让独孤信有种极强的挫败感!\n  一路逃亡,不敢停歇,终于历来平国境内,而逃到了元国,暂窝在这个小镇休整。\n  这已经是他逃离到的第三个诸侯国了。\n  可就算到了元国又能怎样?\n  像在平国那样,重新建立防线吗?\n  元王项起必然是死了!\n  元国已经大乱,还能如何?\n  一种无力感弥漫心头!\n  他越发的感觉到了,这个国家已经到了最后关头,而他却什么都做不了!\n  他是大楚的上柱国,却如同一个丧家之犬般四处逃亡,需要敌军的放过,他才能逃走……\n  这难道不是最可悲的吗?\n  “柱国大人,刚探得情报,敌军主帅王康,发布檄文,我们该怎么办?”\n  “檄文?”\n  “对!”\n  独孤信面色大变,他知道王康这是要下定决心,不灭楚不罢休!\n  “我们应当去往元都,重整兵力,重新……”\n  “不!”\n  独孤信直接打断副将的话,开口道:“哪也不去,我们直接回寿春,现在只能死守寿春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