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穿越古代当富商 > 第1649章 如火如荼!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要论勤勉,王康觉得姜承离称第一,再没人敢称第二,简直是无人能比!\n  一天中,他有绝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处理政务,垂拱殿就是寝宫,有很多时候,都是整天整夜的不休息。\n  这在赵国是人尽皆知的事情,因而姜承离极具威信。\n  简直是劳模中的劳模。\n  王康没称帝以前,两人便关系不错,配合默契,非君非臣,更像是好友。\n  称帝之后,就更融洽了,因为平等了。\n  姜承离对他也没有丝毫不满,总之是相当的和谐。\n  因而姜承离也会跟他传授一些做皇帝的经验。\n  而且,不厌其烦,滔滔不绝。\n  用姜承离的话说,王康智计无双,治国理政绝无问题,唯一的缺陷就是太懒散。\n  所以他总是在这方面督促。\n  “勤能补拙,治国理政可不是一个小小的新奉,也绝对不止一个寿春,而是整个国家地域。”\n  姜承离开口道:“政治,民生,赋税,建设……这些事宜你都需要了解,一定要勤勉执政,不然你就是对城民百姓的不负责……”\n  这个时候的姜承离分为唠叨,不过王康只是头大,而不心烦。\n  他知道姜承离的出发点是好的,完全是一片好心。\n  “我知道了。”\n  王康开口道:“说起来勤勉,倒是你要多注意一些,这次见你似乎面色不太好,气色比以前差了很多。”\n  听到此。\n  姜承离瞳孔微缩,神情略显不自然,只不过他掩饰的很好,王康跟慕容昭都没有注意到……\n  “赵国现在重新崛起,我也算是完成了皇兄的嘱托,已经心满意足了,就算是……”\n  “就算是什么?”\n  王康知道当时姜承离继位,也有很大的内幕。\n  “没什么。”\n  姜承离摇了摇头,又笑着道:“你不是说能轻易解决东楚诸侯王的问题,我们两个行程拖延,就是等着看好戏,你可不要让我们失望。”\n  “是啊!”\n  慕容昭开口道:“可别打了脸,要我说,那些诸侯王还不一定来不来。”\n  “肯定来,这一点毋庸置疑。”\n  王康笑着道:“你们不会白等的,绝对能够看一场好戏!”\n  “那我们可就拭目以待了。”\n  三人聊的愉快。\n  王康也没有去处理政务,该安排的都安排下去了,事情需要一项项的办。\n  劳逸结合。\n  王康可不会像姜承离那样,不分昼夜的处理政务。\n  历史上积劳成疾的皇帝可是有很多……\n  他在这边闲聊时,整个新朝的已经开始运转了。\n  新改的官制可以保证即使他不参与,也能保证正常,这也是王康在为以后自己做甩手掌柜而做准备。\n  同时,也因为这种体制,使得权利分散制约,难以形成独掌权臣,所以王康还是很放心的……\n  依据王康的命令,各项事宜都在推进中。\n  朝廷各部署依旧在完善补充建制,有些官员是空缺的。\n  新的治安体系已经建立起来,在这方面倒是不缺人。\n  征战多年,军中不少人都到了退伍的年纪,或者是劳苦功高的那种,有一部分转到了治安。\n  跟了王康这么多年,自然不能亏待。\n  有很多人都到了地方坐镇,也有进了枢密院执掌大权。\n  军队体系也进行了重新编制,招降的楚军打乱重组。\n  关于赵国军队的问题,王康已经跟姜承离商议,达成共识,将会有一半留在新朝,是以借调的名义。\n  战争结束了。\n  对于赵国来说,周边已经没有敌国,曾经边境守军是为了防卫楚国,而今没有必要了。\n  在这种情况下,军队的存在就没有意义。\n  哪怕回到国内,可能还要面临解散的问题。\n  养军队是要花钱的,而且还是一笔不菲的消耗……\n  但新朝却依旧有面临战争的风险,王康派骑兵将卫国军队全部消灭,这已经不可调和。\n  卫国是临国,不得不防备。\n  因此会留下来一部分赵军,以自愿的方式,当然军费是由王康这边负担。\n  对于越军王康有同样的打算,只是越君也不在这,王康也不好意思直接留下。\n  现在还在纠结中。\n  总之,各项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这是一个富有朝气的新朝。\n  同时,新律也开始了正式推行!\n  在朝廷各部署的布置下,关于新律的布告张贴在了街道各处,也有专人进行宣扬解读。\n  受王康的命令,邢部尚书杜怀远亲自监督执行情况。\n  没到一天的时间,就有多位贵族按新律查处。\n  起因很简单,一个街头的流民见到一个贵族没有跪拜让行,这位贵族便气极不忿,教唆下人将之打死。\n  在前朝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人们都见怪不怪了,可现在却不正常了。\n  流民也是有正式身份的国民,现在应该称为秦人了。\n  既然是秦人就受律法保护,他没有义务跪拜让行,而打死了他,就是犯了重罪!\n  这位贵族的来头不小,但还是被处死了。\n  同样的事情,发生了好几起,也让人们感叹,也有更多的贵族在哀嚎,这位陛下难道是要把贵族折磨死吗?\n  同时他们也感觉到极其不忿,最大的贵族不是他们,而是那些诸侯王。\n  新律在东楚肯定推行不了,凭什么他们就要执行?\n  怎么还双重标准?\n  矛盾就这样产生了,当天有很多人都联名上书表达不满,但无一例外,都得到了强硬回应……\n  眼看着新律推行如火如荼,新朝加之每个人身上的烙印越来越重,短短时间,已经有不少人自傲的以秦人自居。\n  在这种情况下,温漳却越发的感觉到有种不好的预感。\n  他们并没有回去,因为过不了几天他们各自的王上就要来京朝见了。\n  虽然王康已经明确表示会和平解决,但却冒出来一个新律。\n  这新律如果在东楚推行不下去,这不是打自己的脸?\n  可王康会打自己的脸么?\n  肯定不会。\n  所以温漳就感觉到了不安,可到了这个时候,他也没什么好办法。\n  这几天,他一直都在想王康跟他定的赌约,可怎么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n  只能等着了。\n  不止是他,现在寿春所有人都在等着诸侯王进京朝见……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