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乱世边军一小兵 > 第178章 技惊四座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见太子已经将此事儿,在朝会上给提了出来,兴和皇帝也只得咬牙说道:

    “太子既然有了推举的人选,那便提出来与众臣们都议一议吧!看看此人,是否能担此重任。”

    兴和皇帝说将人选提出来议一议,他是打算预留着后手的,他生怕太子一个脑热,推举一个没有资历和经验的人来,到时候群臣们反对不说,他还将自个儿给弄个大笑话出来。

    之前在朝会上,他说将礼部尚书推举的人选,交给太子来处理,这会儿他生怕太子推举的人不能服众,当儿子没干好事情,他当老子的自然得想办法给他兜着。

    大多数的大臣们都等着看赵永利的笑话,沈派的许多官员们,此时已经在心里想好了,只要太子提出的人张景一派的人,他们都站出来反对。

    但让兴和皇帝和众臣们却没有料到的是,太子赵永利推举的人选,让他们所有人都大感惊讶。

    “回禀父皇!儿臣经过一晚的深思熟虑,就目前朝堂而言,这礼部尚书一职,儿臣推举宋清廉宋大学士来担任。不知父皇和诸位大人们,觉得由宋大学士,他来担任礼部尚书一职,可否合适?”

    兴和皇帝愣住了,百官们也愣住了,沈派的官员松了一口气,只要不是张派官员们来担任礼部尚书一职就好,至于宋清廉他愿不愿意就任,这就不在他们都考虑范围以内了。

    张派官员们也松了一口气,好不容易斗跨了一个沈派的主要官员,就怕礼部尚书的这个位置上,又再给上一个沈派的官员,这可不是他们所乐意见到的。

    兴和皇帝诧异的看着端站在殿下的宋清廉,向他问道:“宋卿,太子举荐你就任礼部尚书一职,不知您可愿意?”

    兴和皇帝的话语充满了不确定,在场的官员和他都知道,宋清廉代表的是整个广平宋氏,他们宋氏一门的人,要么就专做学问,要么就去地方做实事儿,很少参与朝堂的政事。

    宋清廉这时候战列出班,他向兴和皇帝行了一礼道:“臣,愿意暂时待任礼部尚书一职,太子昨夜与臣畅聊过,如今大魏正处在多事之秋,朝堂又发生了如此大的变故。

    如今新法实行才刚开始,朝廷正是用人之际。臣这把老骨头,还能再在为大魏和陛下拼个几年,等将来朝廷有了合适的人选,臣再退位让贤便是。”

    “好!没想到宋先生竟如此深明大义,真乃是我大魏的良臣!朕觉得这礼部尚书一职,就由宋先生代为就任,再好不过了。

    众位臣工们,你们对太子推举宋大学士担任礼部尚书一职,可有何不同的意见?”

    众大臣们你望望我,我看看你,人家宋氏一门的口碑摆在那里的,要是这样的人都不能去担任礼部尚书,要是换做别的人,那就更不合适了。

    首辅张景首先站出列说道:“臣附议,臣觉得由宋大学士担任礼部尚书一职,最为合适。”

    见首辅如此,张派的官员们赶紧出列说道:“臣等附议!同意由宋大学士担任礼部尚书一职。”

    沈坤全和他沈派的官员们,这时候也都赶紧站了出来,附议道:“臣等附议!”

    太子赵永利的不出手则已,一出手便技惊四座。

    他这一出手,迅速帮兴和皇帝解决了目前的朝堂之争,缓解了两派官员,为争取礼部尚书一位,造成现目前这不稳定的局面,将压在兴和皇帝心里的石块儿给拔了出来。

    兴和皇帝见事情已定,立刻当着百官的的面,宣布了由宋清廉暂代任礼部尚书一职的旨意,群臣们纷纷向宋清廉道贺。

    兴和皇帝哈哈大笑,看了一眼正乖巧的站在他右下方的太子道:

    “哈哈哈!今日太子举荐的礼部尚书人选,群臣与朕都甚为满意,看来太子你在这方面,是下功夫了的。不错!不错!还望太子将来再接再厉!”

    太子赵永利赶紧笑着一行礼说道:“多谢父皇夸奖,儿臣今后定当会再接再厉,不过儿臣还有一个小小的请求,恳请父皇能够允准!”

    “噢!~太子你有什么请求,你就直说吧!只要是朕能办到的,朕一定答应你。”

    兴和皇帝此刻心情大好,他笑眯眯的看向自己的儿子,对他提出的要求,只要不是太过份,他一定会竭尽全力的去答应。

    赵永利清了清嗓门说道:“咳咳!儿臣想去六部轮流学习,如今新法在我大魏全境实施,工部如今正在对各地的共建社,投入初期的建设之中,儿臣想先去工部学习学习,还请父皇准许!”

    兴和皇帝见太子赵永利,并不是向他索要奖赏,也不没提别的要求,而是提出想去六部轮流学习,这是太子参政以来,第一次向他提出最正式的要求。

    “好,朕允了!莫有延,太子想要先去你的工部学习,你这就去安排一下吧!今后早朝之后,太子就随你去工部学习,先在你的工部待一个月吧!”

    “臣,领旨!”

    兴和皇帝立马就向工部尚书莫有延,下达了旨意,莫有延赶紧出列向兴和皇帝磕头领旨。

    众大臣们这会儿对太子殿下纷纷刮目相看,眼前的这个太子殿下,哪里像是一个刚参与议政的雏鸟,不知道到的,还以为他是一个政治老手呢!

    不过众臣们此番对太子向兴和皇帝提出,向六部学习的要求大为赞赏,一个肯放下身段去六部学习的太子殿下,将来一定会是一个圣明的好君主。

    “散朝!~”

    随着大太监海星的高声唱呵,群臣们相继退出了武英殿,各自向着宫门外走去,官员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边走边谈论着太子赵永利今日的表现。

    沈坤全正独自一人站在殿门外等候,他是在等宋清廉出来,见宋清廉不急不慢的走出了殿外,他微笑的向前恭贺道:

    “恭喜啦!文山!没想到,到老了,你还愿意出山,来替朝廷和陛下分担!”

    “呵呵!何喜之有啊?尧章呐!要不是你们逼迫陛下,太子又何须请老夫出山,咱们都到了耳顺之前,你就别再贪恋权力了。

    就此收手吧!现在收手,还为时不晚,如今大魏正处在多事之秋,你们这样内斗下去,于大魏国家不利。

    老夫言尽于此,你好自为之吧!”

    说完宋清廉背着双手,佝偻着身躯,向着宫门外走去,嘴里还忍不住吟唱道:

    “廉风醒木清华梦,法雨浇心沐醴泉。记得当初昂首誓,家祠莫使断香烟……”

    看着宋清廉渐远的身躯,听着他嘴里念出的诗词,沈坤全整个通体发寒,他忍不住浑身一颤。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