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乱世边军一小兵 > 第247章 商议军情(二)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听了首辅张景的话,兴和皇帝忍不住点了点头,他看向众人说道:“张卿说的不错,此次统帅,朕看还有由靖国公来担任吧!

    各地共建设可以筹措多少军粮?咱们又该出兵多少迎击楚敌?各路领军将领又该让人担任,咱们君臣一并议出来吧!”

    众人听后开始讨论了起来,这时候云阳侯吴文照站了出来,他主动请缨道:“陛下,臣愿意担任前锋军主将,以报国恩!还请陛下恩准!”

    “云阳侯,这事儿待会儿再议吧!现在是讨论出兵多少和军粮的事情,你着什么急?”

    一旁陈德玉忙出言打断了吴文照的话,惹得吴文照心里一阵不快,他一拂衣袖又站了回去。

    沈坤全这时候站了出来,他颤颤巍巍的走出来说道:“陛下,老臣以为此次出兵三十万即可。

    因我大魏是以守为主,进可依托淮河与敌展开对峙,退可固守永州城池消耗楚军,臣以为,三十万大军足矣。

    三十万大军,所耗军粮不在小数,楚军出兵五十万,军粮消耗更在我军之上,一旦楚军越过淮河,战线必然拉长,到时候供给难,就成了他们的问题。”

    一向反对对楚用兵的沈坤全,这次却破天荒的没有阻挠出兵,而是给出了自己忠恳的意见,这让众人大感意外。

    “沈太傅所提的建议不错,众卿以为呢?此次我大魏当出兵多少?”

    兴和皇帝笑着看向众人,这次他连对沈坤全的称呼也有所改变,看来沈坤全说的话似乎很合兴和皇帝的心意。

    众臣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王磊站在下方思量许久,他认为大魏以守城为目的防御,出兵十万人就足够了,但他现在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

    以他现在的身份,能够参加此等议事就已经很不错了,出言发表意见的话,恐怕自己还不够格,所以他打算等等看,看看众位大佬们怎么说。

    众勋贵和武将们也都在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有人提出当像上次一样举全国之力,调动所有兵力迎击楚军,也有人认为沈次辅的话在理,出兵三十万足矣。

    兴和皇帝耐心的听完了众人的意见,这时候他看向了人群里的王磊,招了招手,向他问道:“小王统领,对于此次用兵,你有何看法啊?不妨也说出来与朕听听。”

    见兴和皇帝向王磊询问意见,殿内的所有的人,这一刻都不约而同的看向了他,如此年轻的三品武官,大魏也就只此一人而已。

    只见王磊走出人群,他向兴和皇帝郑重的行了一个抱拳之礼,最后沉声的说道:“回禀陛下,臣以为此次抗击楚军,出兵不宜过多,十万精锐之师就够了。

    正所谓兵不在多,而在于精,将不在勇,而在于谋。

    此次楚国兴兵五十万来攻我大魏,如此多人数的大军,那每日所需的粮草甚多,看来楚军是做了充足的准备,想与我大魏长期消耗下去。

    可就我大魏目前国力而言,大举出兵迎敌,不是一个明智之举,到时候大军长此以往与楚军其消耗下去,与我大魏而言非常不利。

    不如派遣一支精锐之师于淮水南岸构筑防御工事,慢慢消耗楚军有生力量,最后时刻再拒城而守,将战事长时间的拖延下去,消磨掉楚军的斗志,消耗掉他们的粮草。

    楚军久攻不下,必然心生退意,在关键时刻,我大魏再集结兵力,大军压上,都时候楚军必然兵败,届时可解永州城之围,也让楚人不敢再轻易对我大魏用兵。”

    王磊的话让众人眼界大开,崔岩摸着胡须看着下方的王磊连连点头,而兴和皇帝则是看向了身旁的崔岩,忍不住开口问道:

    “靖国公,王磊此言听着倒是还行,你觉得呢?”

    崔岩忙向兴和皇帝一行礼道:“呵呵,陛下,王磊他说的不错,兵不在多,而贵在精。

    如今楚国强势,举大兵攻我大魏,目的很简单,就是想长期消耗我大魏国力,也乘机想攻克永州之地。

    上次淮水之战,我军能够取的大捷,还是沾了王磊他们的功劳,平峰堡一战让楚军石啸阵亡,封赏王磊的圣旨一到全军,就立刻点燃了我军的士气。

    楚军得知消息后大感震惊,我大军就是趁着这股子士气和楚军的低落,这才打了淮水南岸的楚军,一个措手不及。

    可这种事情不可能有第二次,上次若没能顺利击退楚军,那我大军现在,必然还将与楚军对峙下去。

    所以这次,不易大举出兵御敌,十万精锐之师再加上永州城的五万守军,依臣看来,这十五万人马足矣。

    余下大军在关键时刻再行集结,这样可以打楚军一个措手不及!”

    “嗯!靖国公说的有理,既然如此,那这次朕就派高陵军前去前线迎敌吧!”

    兴和皇帝听了崔岩的话后,当下就采取了王磊的意见,他觉得既然要精锐之师,那就派高陵军前去吧,岂料被崔岩当场拒绝。

    “陛下,臣以为不妥。不到关键时刻,还是不要轻易全部出动高陵军的好,此次出动两万高陵军人马即可。

    余下人马,臣觉得,还是从卫所征调精锐之士吧,再调拨一支一万人的骑兵来做大军的策应即可。”

    兴和皇帝听后点了点头,他转头看向了群臣问道:“众卿以为如何?若是没有意见,那朕就照靖国的话来办了。”

    “臣等附议!”

    武将和文官们都没有再发表自己的意见,他们都对崔岩的话表达了认同,毕竟大将军可是常年领兵征战的人,他说的话,那是有一定道理的。

    兴和皇帝又人对众人继续道:“那好!既然如此,出兵之事那就这么定了,待会儿朕就拟旨。

    靖国公崔岩坐镇中军,前锋军,左路军,右路军和后路军,这四位领兵将领和副将,咱们今日也一并都选出来吧!”

    文官们开始齐齐交头接耳了起来,武将们开始跃跃欲试,云阳侯吴文照刚想站出来说话,却没想在这个时候,竟被王磊给抢了先。

    就见王磊从武官群里站了出来,他单膝跪地,大声向兴和皇帝说道:

    “臣,府前卫一万三千名将士,愿为此次抗敌之先锋,恳请陛下允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