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定南卫:楚王府 > 第1章 就藩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大宁王朝永文五年七月初一,在帝都长安城长乐宫朱雀门外,帝国的官员们正在最后安静的等候那位九五之尊的召见。当今的中州大地在历经先皇开国三十年之后后,俨然一派治世之象,各类礼制也早已完善。沉默,是对于礼制的尊崇,更是对于权力的尊重

    今天的百官,因为当朝的永文帝以仁治天下,已经是被颇为优待,比起先皇广武帝动辄廷杖,抄家灭门,祸及九族,日日忧心的境遇早已是云泥之别。

    “陛下有诏,百官觐见”伴随着越来越近的声响,朱雀门缓缓打开,百官则井然有序的缓缓进入。进门之后,先是阔大的宫廷广场,再是威武站立的禁军卫士,沿台阶而上,

    “奉天殿”。

    三呼万岁之后,未等百官开口,也未宣百官平身。就这样,跪着的百官,站着的禁军和宦官,以及那龙椅之上正坐的皇帝,在让人略感窒息后背发寒无声静默中开始了这七月的第一场朝会。

    “宣诏”

    这种场合的静默只能是由这龙椅之上的人来打破。

    只见,身着红色宦官服的司礼监总管太监也就是这天下宦官之首的陈和缓缓打开手中的圣旨,开始在奉天殿内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皇七子杨宸,年已十五,品行贵重,诚孝博学,崇礼尊教,深效朕躬今封为楚王,就藩定南卫,辖制两州四关之地。”

    听至此处,朝臣震惊,心中不免腹诽“今日怎如此突然,莫不是宫中生变?”

    但更令人震惊的是接下来的话:

    “着礼部备藩王之仪,三日后由锦衣卫护楚王就藩,钦此”

    “这,于礼不合”众臣心中正在疑惑,只见礼部尚书景彦,锦衣卫指挥使王翰起身走出臣列又跪下“臣,接旨”

    望向言官,这群平时最喜弹劾百官,冲撞陛下的人却低头不语。

    “原来陛下已经和言官通过气了”

    其实,这确乎是这大宁王朝朝堂近半年来最大的政治变动。

    皇子就藩并不是首例,当今陛下第三子辽王杨复远就藩北宁卫,皇四子秦王杨威就藩抚西卫,皇六子吴王杨洛就藩平海卫。

    只是皇子,久久不能平静。作为宫里在皇后身边长大又有早慧之名的他怎不清楚这其中计较。

    “父皇一向对我冷漠,今突然封我为王定是母后和舅父建言所为,三哥,四哥,六哥虽已就藩势重,但心中对皇兄(太子)之位未尝不是有所企望,有我就藩,太子之位只会更加牢固,而父皇一向喜欢贤明之声,此番南夷犯边就让我就藩定会有视军民如子的贤名

    “至于其他皇兄母族,或许只是认为我尚未加冠便就藩未来的筹划尚有可期,况且又不是大张旗鼓的就藩,未曾让我在朝堂领旨,仅仅三日便要我离京,还是锦衣卫护送,而楚王的封号,三年前皇叔谋反被夺王爵之前所用”

    心思深沉,却早已经意识到,后宫之中自皇太后崩逝,皇后在宫中虽得以使六宫令行禁止,然而后宫之中的波云诡谲暗流涌动对于他这位生于此长于此的七皇子子殿下又怎么可能感受不到。

    “这件事,应该去给皇祖母讲讲。”心中想着,“倒是皇祖母一向对我恩宠如初,虽从小在母后宫中长大,但总是感觉有一种无形墙隔断了心底亲近的母子之情。父皇一向忙于政事,往往很难有所亲近。皇祖父在时,常常宣我入宫考校课业骑射。在父皇登基以来,皇祖母也不时宣我去启宁宫中陪她用膳。我记得她总是说,我很像皇祖父少年时的那样用功课业,也用心骑射。”

    “皇祖母,今日父皇封我为楚王,三日后便要离京。孙儿不能时常来给您磕头了。您要保佑孙儿守好我大宁的南疆”说完,心中有些难受。这位开国之后第一位皇后的骤然崩逝,让丧葬之仪有些仓促。暂时奉灵于宫中,等九月之初由皇帝陛下亲率文武百官护送到先帝的阳陵安葬。

    说罢,低头垂泪,这不是因为知道今日所作为会一字不落传入许多人耳中的刻意作秀,而确实是真情的流露。天子宫中,多少暗处的刀光剑影,多少明处的逢场作戏。

    “不过,终归是可以离开京城去暂时躲开这些算计了。”

    大宁王朝的新楚王殿下心中默念着,握紧了双手。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