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定南卫:楚王府 > 第175章 阳陵(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回陛下,待明日大行皇太后奉安,玄宫即闭,臣等以从此山东南的磨石矶取巨石一万六千块,铁水一万斤,不日便启封山之事,臣愿用项上人头作保,太祖皇帝陵寝,可历千百世而绝无荒废之忧”

    无他,多少帝王,大汉武帝的茂陵,大奉太宗皇帝的昭陵,修建之时如何恢弘,可历百年之后还不是被乱臣贼子给盗掘了去。

    杨景从来不避讳所谓的千秋基业,甚至讨论生死之事,如今这阳陵的安危,他可是比自己的福地桥陵要上心太多。

    “朕信你,今日不在长安,免得听那百官聒噪,朕也一并将朕的福地密诏于你,一切从大汉文帝的霸陵,一应从俭便可,不必生人工匠殉葬,不必豪奢随葬,瓷器金玉一应废止”

    “陛下!”柳永跪地不敢接旨。

    “你柳永是朕可信之人,方才密诏于你,他日天子若有责问,你取其示之即可”

    谈笑之间,就已经将身后的事安排好了,对杨景而言,死从来就不是他所害怕的事,也更明白,陵寝真正不必忧心的策略,既不是以山为陵,也不是巨石铁水封之,而是薄礼葬之,而是千秋万世的史册里,留个贤名小说

    “太祖皇帝慕大奉太宗之伟业,可朕独愿有大汉文皇帝民一分”

    皇图霸业,时势所造,非孜孜以求所能及。以百姓之心为心,以百姓之念为念。便是杨景为人君的全部信念。

    “陛下圣明!”柳永重重的跪在地上回了话,也顾不得什么君臣不议死生之事的顾忌,毕竟比没有人比他更能明白,这座营建了整整三十年的阳陵,耗费了多少民力,用了多少蜀地的木材,蓝田的石料。用了多少朝廷府库的银两,杀了多少其实无辜而死的人,为了满足一个帝王关于身后之事的主意,耗费了多少人的心血。

    祖父死在了阳陵监造的任上,父亲也死在了这里,原本家中承继家业的兄长因落石而死,仅仅他们柳家,就在这里耗尽了三代人的所有心血,留了十几条人命在阳陵东南那数千个木牌为碑的泥土下面。

    “起来吧,这阳陵忙完了,回长安去歇歇,朕的福地,慢慢来,朝廷如今正是颇费用度的关头,有些事可玄宫大门之前,更是有仿大奉太宗昭陵六骏而勒石所刻的阳陵骏马图。若无意外,今日之后,这些就会随着石门闭合,永远的沉睡在这山中的地下皇城

    只有倏忽闪烁的微弱火光,大多数人都已经留在了玄宫大门之外,只有内宦亲随数人,还有杨宸等几位藩王随同杨景,走在前头,为礼官扛起的那太后灵柩引路。

    即使烛火闪烁,众人皆无言谈,杨宸还是被身侧的壁画所惊羡。仪态万方的贵妇,亭亭玉立的侍女,皆是雍容华美又激情洋溢。

    风靡长安的龟兹乐舞,阔口卷发的胡人侍者,高鼻铮铮的武士,商旅,游僧,使臣,外邦求学士子自玄宫大门一直画到了主宫所在,皆是栩栩如生。

    好似在昭示着庙号太祖,谥号高皇帝的大宁开国之君的赫赫武功。没有胡人和中州百姓高低贵贱,文种殊途,一同视之的那股胸襟,自古帝王里也只有让广武帝杨雄敬佩了大奉太宗皇帝所有。

    行了数百步之后,方才到了玄宫真正的所在。如今在杨宸等人眼前的,是高七十五丈的巨大石门,两侧各还有五重石门。修缮各代荒废皇陵,派人监守祭祀的广武帝,对自己身后的事,可不是一般的用心。

    仅在阳陵自广武元年破土动宫,他便来了足足五次,每次都是吩咐柳襄把他那一个又一个疯狂且大胆的想法变为现实。

    广武一朝的工部尚书,可极少留在长安城,就是因为这个缘故。如今的制度宏丽,不异人间,大多出自柳襄手笔。

    满目的珍奇之物,对出自天家的这几人不过寻常,可随之一同进入到史官却是仔仔细细的张望,唯恐错了一点。让后世小瞧了阳陵这第一座大宁的帝陵。

    棺椁安定结束,这玄宫正殿内,站立之人不过二十。

    望着那眼前分别书有:“大宁太祖高皇帝”“大宁孝慈高皇后”的灵牌,杨景心中滋味不可谓不悲戚。

    尽管还是未能避免登上帝位之后,亲亲相害的惨剧,可北宁城中的父母慈爱,他愿意相信没有算计,没有虚情。

    这个连自己生母都不知的皇帝,对这天下的一切都已经尽了最大的善心。

    “跪!”礼官开始宣读祭文。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